不符世界趨勢的教育 大學的迷惘從小學開始

成大教授蘇文鈺推廣創新教育,他認為要讓孩子在學習中突破自我,找出自己的極限,他讓孩子利用程式創造許多新奇功能,讓學習變得更有趣。圖/Program The World粉絲團
成大教授蘇文鈺推廣創新教育,他認為要讓孩子在學習中突破自我,找出自己的極限,他讓孩子利用程式創造許多新奇功能,讓學習變得更有趣。圖/Program The World粉絲團
優質教育

感受、想像、實踐、分享,「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Design for Change Challenge,簡稱DFC挑戰)認為,只要掌握這4步驟,每個人都能擁有解決問題的超能力!

DFC台灣更相信,若能活用這4步驟,人人都能化身探索者、冒險者、實踐者、拓荒者、指路人5大超級英雄,而成大教授蘇文鈺,便是教育界中的「冒險者」,他大膽地「想像」程式教育的不同可能,不僅帶給孩子學習一技之長的機會,更盼望偏鄉能因此翻轉,成為讓人安居樂業的樂土。


一般大學教授的日常生活,多半忙於做研究、發表論文,不過成大教授蘇文鈺的「課後活動」很特別,他長年開車往返離台南一小時車程遠的嘉義小漁村,只為了教當地的孩子寫程式。

有感於台灣資訊科技教育的不足,2013年蘇文鈺創辦「Program the World」計畫,帶領研究生走入偏鄉教孩子寫程式,盼望孩子藉此學會一技之長,翻轉貧窮人生。

計畫推行多年後,如今他更希望從程式教育轉為生命教育,讓孩子不只是學會寫程式,學成後更懂得回饋家鄉,替偏鄉創造正向循環。

感受:大學生的迷惘,從小學就開始

曾於美國留學多年,回台後於成功大學任教的蘇文鈺,經歷20多年在教學現場的觀察,他感受到台灣的教育現況,並不太符合世界進步的趨勢。然而龐大的結構性議題,絕非一人之力可以解決,於是蘇文鈺決定從自身的專業背景--資訊科技開始思考,該從何處著手改善教育的問題。

蘇文鈺從身邊的學生開始觀察,「我觀察我大學部跟研究所的學生,大概是教改前後那幾屆,他們比較傾向問封閉式的問題,表示這個問題侷限在一個範圍內,而且是有答案的。他會期待老師把後面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都講清楚了,才開始動手做。」

他發現許多學生習慣被動地等待標準答案,較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往往因此喪失探索不同可能的機會。蘇文鈺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我國小六年級就自己去買烙鐵、電子零件來焊了。」反觀現今的小學生,往往期待師長替自己安排生活中的大小事。「追根究柢,這個迷惘不是從大學才開始,而是從小學就開始迷惘了。」

因此蘇文鈺認為,假如想訓練孩子獨立思考,需從教育的源頭做起。如同DFC挑戰4步驟的第一步「感受」,蘇文鈺依據自身的教學經驗發現問題,並進一步探索背後的原因。

想像:突破既有框架,落腳始料未及的地點

DFC挑戰的第二步,是透過創新與創意思考解決辦法。蘇文鈺認為程式設計是培養邏輯的開始,有了基本的邏輯,才能進一步深度思考,再加上本身的資訊專業背景,從一開始蘇文鈺就決心以推動程式教育為目標。

不過蘇文鈺坦言,一開始對教授程式設計的想像,只侷限在菁英教育,因此原本想從台南一中、台南女中等學校做起。不過由於高中升學壓力大,學校很難開放額外的時間讓學生上程式設計,蘇文鈺的首次嘗試便處處碰壁。

山不轉路轉,「當時跟我一起發起Program the World的兩位研究生,在聊天的時候想到,為什麼不從弱勢的孩子開始?」蘇文鈺十分贊同這個想法,因為學習程式設計不僅能培養邏輯思維,還能培養專業,讓弱勢孩童們未來有機會自行創業,翻轉人生。

因此蘇文鈺突破既有的思維,改變目標對象,從台南市附近的育幼院接洽起,不料,這些育幼院也難以接受讓小孩學程式的點子。「他們覺得這是一個奇怪的想法,『我們的小孩連國語英文都不懂,為什麼可以寫程式?』」在接洽了許多單位、打了無數通電話之後,最終Program the World計畫的落腳處,在嘉義東石鄉一處偏遠小漁村裡的過溝基督教會。

蘇文鈺盼望用程式教育翻轉孩子們的世界。圖/Program The World粉絲團
蘇文鈺盼望用程式教育翻轉孩子們的世界。圖/Program The World粉絲團

實踐:前往偏鄉,陪伴孩子學習程式教育

2014年暑假,蘇文鈺帶著兩位研究生第一次踏入過溝教會,打算教授Scratch程式。這款程式將程式碼化為圖像化的積木,小朋友只需透過拖拉積木就能寫程式,因此是初學者最容易上手的程式設計工具。

蘇文鈺懷著興致勃勃的心,將電腦發給15位過溝學生,沒想到學生彷彿脫韁的野馬,一心一意只想上網玩線上遊戲,甚至和鄰座好友開起同樂會。吵雜混亂的情況,讓從沒管過上課秩序的大學教授十分頭疼,最後課沒上成,只好灰心喪志的返家。

第二次上課,蘇文鈺和研究生努力思考後想出妙招,將學生的座位前後錯開,使他們無法回頭跟後面的同學互動,更把較愛講話的同學兩兩拆開。最後教室的確變「安靜」了,不過孩子們卻只是靜悄悄地打著電動,依然沒有專心聽課。

第三次上課,蘇文鈺決定發動人海戰術,多帶了7位研究生前往,上課時每位學生後面都有一位老師盯著,這次學生終於肯乖乖上課了。之後每星期學生都會調整座位,課堂上不斷上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戲碼,卻也加深了師生之間彼此的了解。

蘇文鈺體會到,孩子學習更重要的是細心陪伴。傳統課堂上一位老師對上數十位學生,難免有學生脫隊、甚至被放棄,最後連學生也自己放棄自己。

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一整個暑假的課程,師生比始終維持在1:1.5,儘管幾乎耗盡了整個實驗室的人力,但是學生的確慢慢步入軌道。最後蘇文鈺設計的過關考試更是別出心裁,考試期間可以上網、可以看書、可以自由進出考場,只要在規定時間8小時內寫出要求的程式就過關。

原本學生興高采烈地想要翻書找答案,卻發現怎麼找都找不到,蘇文鈺的巧思正是想要告訴學生,並不是凡事都有標準答案,而且解答也不一定只有一種。

通過過關考試後的學生,可以在下一個寒暑假選讀進階課程,例如APP Inventor 或 Arduino課程,繼續往程式設計的路精進。

反思:想使偏鄉變成樂土,需帶動正循環

在成大和過溝之間披星戴月地往返兩年之後,蘇文鈺漸漸發現了新的問題。「我到那地方最大的感想是,政府不管投再多的資源到弱勢地區,它就像無底洞一樣,你沒有辦法救他,你給他釣竿都沒有用,(因為)他釣完魚就離開了。」

蘇文鈺感嘆道,讓孩子學程式設計,就像是給他釣竿,只讓一個人可以豐衣足食,卻沒有辦法解決整個村子的貧窮問題。「我希望偏鄉要變成樂土,」蘇文鈺口中的樂土,是鬼島、鬼村的反義詞,是人人都願意在此安居樂業、回鄉耕耘的土地。

想讓偏鄉成為樂土,蘇文鈺認為,一定要讓「正循環」開始轉動。「我們一直在灌輸(孩子)一個想法,你今天所得到的東西不是理所當然的,這個社會跟父母給你的東西不是理所當然的,那你長大之後願意回來,開始帶你的弟弟妹妹嗎?」


如此的反思,對蘇文鈺自己也帶來很大的改變,「我從一個認為Programmimg is everything的教授,變成Programming只是輔助工具。」蘇文鈺希望,讓程式設計成為配角,主角則是生命教育,讓孩子在玩科技的過程,跟家鄉產生更多的連結。


再加上,當時正巧教育部宣布要將資訊科技納入課綱,程式教育將成為國、高中的必修課,不少老師無所適從。「我也很害怕資訊科技或程式教育又會變成學科,」蘇文鈺面露擔憂的說,「本來我們希望訓練很多小孩會寫程式,把台灣變成一個科技大國,最後卻變成可能沒有小孩想要來寫程式了,(因為)你把他的胃口在國小國中都破壞掉了。」

種種因素相加之下,蘇文鈺決定使Program the World計畫的方向大轉彎。從2016年開始,Program the World不再強調程式設計本身,而是強調程式能夠幫助學生完成的事;此外,Program the World的主要目標對象,也改成培訓老師,協助老師開發程式設計教材,「我們希望幫老師變強。」透過培訓各地的師資,讓蘇文鈺理想中的程式與生命教育得以遍地開花。

蘇文鈺盼望讓孩子在玩科技的過程,跟家鄉產生更多的連結。圖/Program The World粉絲團
蘇文鈺盼望讓孩子在玩科技的過程,跟家鄉產生更多的連結。圖/Program The World粉絲團

分享:成為搭舞台的人,不斷擴散影響力

從2016年改變目標至今,Program the World已跨出嘉義的小漁村,足跡遍布全台,在南投、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台東、花蓮等地區都有夥伴學校,共計20多間。

蘇文鈺自豪地分享道,每個地區的學校都會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端看當地老師對哪個主題有興趣,例如彰化一所生態豐富、有著優美老樹的古老小校,就將「生態」與「樹屋」訂為教育主題。

眾多計畫中,目前發展最為完整的是南投的「看見家鄉」計畫和彰化的「老屋」計畫。看見家鄉計畫讓學生親自操作空拍機,從空中的角度去看見家鄉的各種樣貌,接著學生需要操作各式各樣的剪接軟體,將影像內容製作成一部紀錄片。

老屋計畫則是結合了木工、3D列印、雷射切割、程式設計等知識,課程完成後,學生能更加了解家鄉內那些很有可能被拆除、或已經拆除的老屋構造,進而產生保護文化資產的意識。

不過並非每一個計畫都發展得順風順水,蘇文鈺表示,Program the World無時無刻不在冒險,曾經發想的8個、10個可能的專案,最後就只有一、兩個會存活下來。


「你接不接受那80%到90%的失敗?如果你接受,就努力去做,」自嘲是極端理想主義份子的蘇文鈺表示,「我們總是會覺得,那1%的可能性永遠都是最美好的。」


這樣抱持大膽、開放精神的「冒險者」特質,使蘇文鈺欣然接受失敗的可能性,即使未來某一天組織消失了仍會勇於面對。


「Program the World這個組織,我覺得早晚是要消失的,但是老師這個職業不會消失,」蘇文鈺表示,「我希望Program the World是一個搭舞台的人,讓我們輔導過的老師站上舞台,去影響他的周圍。」


長年修習佛法的蘇文鈺感性的表示:「就像無盡燈的法門,你是一盞燈,一盞燈點亮10盞燈,10盞燈就可以點亮100盞燈。」


核稿編輯:金靖恩

●本文獲社企流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專訪蘇文鈺:想讓偏鄉變成樂土,從看見自己的家鄉開始--Program the World計畫,讓程式與生命教育並行

●了解更多社會創新請上社企流


延伸閱讀

>> 專訪葉丙成:讓學生有動力學習,是身為老師一輩子的追求

>> 「解決這一代貧窮靠救濟,解決下一代貧窮則要靠教育」看偏鄉教育如何翻轉貧窮人生

>> 偏鄉科技教育,不是有電腦設備就夠了——印度Zaya Learning Labs用雲端裝置,讓師生與全球教育資源接上線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11.jpg

社企流

社企流透過內容策展(線上網站)、教育訓練(實體活動)、人才培育(iLab育成計畫)等三大服務線整合個人消費者與企業CSR資源。創造核心競爭力與獲利,成為健全社會企業支持系統的領頭羊。
秉持「用創新思維與創業精神改善社會問題」,連結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健全台灣社會企業支持系統和發展環境。

作者文章

美國新創推天氣保險,讓壞天氣不再成為旅行的阻礙

美國新創推天氣保險,讓壞天氣不再成為旅行的阻礙

英國成立全球第一座「無家者博物館」 垃圾袋也藏有街頭故事

英國成立全球第一座「無家者博物館」 垃圾袋也藏有街頭故事

花20年在都市裡種一座森林 只需要一塊籃球場大的土地

花20年在都市裡種一座森林 只需要一塊籃球場大的土地

未來建築不只給人住!牆壁鑿洞、頂樓加蓋,邀小生物入住當鄰居

未來建築不只給人住!牆壁鑿洞、頂樓加蓋,邀小生物入住當鄰居

最新文章

從實驗室到魚塭!養殖第四代放棄英國碩士 回鄉推廣虱目魚、食魚教育

從實驗室到魚塭!養殖第四代放棄英國碩士 回鄉推廣虱目魚、食魚教育

划著船兒採紅菱~台南官田國小食農教育 小小農夫坐船歡樂採菱角

划著船兒採紅菱~台南官田國小食農教育 小小農夫坐船歡樂採菱角

小小城市規劃師!孩子們改造凱道 畫出給下個世代的友善街道

小小城市規劃師!孩子們改造凱道 畫出給下個世代的友善街道

把珊瑚礁帶進教室!近海珊瑚團隊教孩子培育珊瑚苗、實踐海洋復育

把珊瑚礁帶進教室!近海珊瑚團隊教孩子培育珊瑚苗、實踐海洋復育

支持在地食材!北台灣最大蓮藕產地—桃園 營養午餐入菜

支持在地食材!北台灣最大蓮藕產地—桃園 營養午餐入菜

新永續親子景點!台北動物園「瀕危動物故事館」開幕 大貓熊團團也現身

新永續親子景點!台北動物園「瀕危動物故事館」開幕 大貓熊團團也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