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學展 讓教育成為全世界都想要的台灣品牌

蘇仰志要把「雜學校」變成IP。 記者陳柏亨/攝影
蘇仰志要把「雜學校」變成IP。 記者陳柏亨/攝影
優質教育

社企流從英國授權、TFT從美國授權、DFC從印度授權,我對雜學校有想像,未來全世界會來台灣,希望授權「雜學校」。--見性基金會執行長王俊凱


雜學校今年的活動主題為「勇不設限」(Dare to be)。圖/翻攝活動通
雜學校今年的活動主題為「勇不設限」(Dare to be)。圖/翻攝活動通

亞洲最大教育展:雜學展」今年邁入第四年,成功將看似嚴肅的教育議題,透過有趣的溝通和生活的場景,和大眾產生溝通。去年單場350元的門票單日賣出近一萬張,創下華山文化園區的售票記錄。

今年的主題是「勇不設限」Dare to be,希望讓「雜學」成為分享多元學習的品牌,讓華人體制內外多元的教育創新被看見。雜學展開辦前夕,我們拜訪了校長蘇仰志,請他分享雜學展的初衷與願景。

現在的蘇仰志,除了為10月的展忙碌之外,也在洽談明年的海外策展。東京、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寮國等,都有單位來詢問明年合作的可能性。這個亞洲最大的教育展是起於什麼樣的心意、又要邁向什麼未來呢?

以下是蘇仰志第一人稱分享:

靠雜學找到生命的主軸

為什麼這個展取名「雜學」?我覺得現代人都應該要雜學,雜學不是亂學,而是透過各種探索,找到生命在意與喜歡的主軸,如此,才會拓展生命的各種可能。

在辦「雜學展」之前,我有很多創業經驗,第六次創業影響了我很深。那時我開了一間做兒童藝術教育的畫室。我的畫室的對面,是一間有名的全國連鎖畫室,專門培養各種美術比賽前3名的學生。

有一次,我在全國美展的領獎場合中,看見那間連鎖畫室有好多個孩子去領獎,其中有一個國小低年級的小女孩拿到首獎,女孩的阿公阿嬤爸爸媽媽老師都來了,一群人開開心心地與那張得到的首獎的畫合照。

這不是我畫的!

這時,女孩說話了:「爸比、媽咪,這張畫好像不是我畫的。」那張畫被改到她完全認不出來!

女孩話一出,所有大人急忙解釋:「是妳畫的。」「當然是妳畫的,時間太久妳忘記了!」只差沒有摀住女孩的嘴。

女孩繼續天真的解釋,「我記得我沒有畫這個啊,我記得那時候我畫的是別的啊。」所有大人都很尷尬,草草拍完照趕快離開。

做兒童藝術教育時我遇過幾次類似的事,我心裡大聲吶喊:「拜託!這是藝術耶,藝術都被你們弄成這個樣子了,教育其他的領域怎麼辦?」

當了爸爸之後,雖然不懂教育,卻開始認真的關心與思考教育,我在想,怎麼樣讓每一個生命都找到自己的天賦,在龐大的社會機制下得以展現?

2年賠了900萬,至今還在還貸款

那時候我開設計工作室,一年大約有150萬盈餘,有個簡單的想法,我自詡為社會企業,又關心教育,就拿盈餘來辦一個教育展吧!

頭一洗下去才知道,策展沒有我想的簡單,也沒有我想的便宜(苦笑)。第一年光是場地費就要150萬,所以第一年賠了700萬,我的設計公司差點因此收起來。第二年,因為第一年辦出一點成績,有了贊助,找到了繼續做的理由,但是還是賠了200萬。一直到第三年才損益平衡。我到現在都在還這些貸款。

台北市長柯文哲(右)去年參加雜學校與校長蘇仰志(左)對談,分享實驗教育的理念。 記者林俊良/攝影
台北市長柯文哲(右)去年參加雜學校與校長蘇仰志(左)對談,分享實驗教育的理念。 記者林俊良/攝影

雜學展從一開始創辦,我就定義它是一個社會創新運動。稱之為「運動」,就是希望集大家的力量去改變某件事情,目的不是獲利。如果我一開始就希望賺錢,那雜學展可能是一個商業策展,可是它不是。它不官方、不民間、也不商業,就是一個奇怪的存在,一個宣示「我覺得教育應該更多元、更多種不同的樣態」的存在。去年有個韓國學者看了雜學展後跟我說,他覺得我把一個很嚴肅很高的東西拉下來跟大家產生關係。

的確,在雜學展之前,台灣談到教育多半是嚴肅的政策、考試、制度討論,多半是一種「唉,台灣教育沒救了」的悲情。我就是想要走一條奇怪的路,把教育「拉下來」,變成是生活跟娛樂的混合體。在這個展裡,沒有要嚴肅的談教育理念,就是跟你嘻嘻哈哈玩樂,可是在過程中,會有夢想、會有探索,會跟各種人相遇,會體驗多元好玩的事。

我只是策展人,命題是教育

雜學展的第一屆叫做「不太乖教育節」,第一次徵件,我很害怕沒有人來參展,結果不少人投件,而且內容常常讓我不自覺的「哇!」每個都很怪,怪到我看不太懂欸(笑)。可是我很喜歡看不懂那種怪的……,太正規的我都不太喜歡,因為怪才有新的可能的出現。

4年下來,我每年都好驚訝,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在做教育創新(笑),多到我都認識不完!

這個讓我更確定,台灣不缺好的教育,是缺好的舞台,缺把它們聚在一起把變成大的能量的舞台。而這是雜學展的使命。

雜學校活動過去在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展開,吸引許多民眾買票入場。 記者林俊良/攝影
雜學校活動過去在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展開,吸引許多民眾買票入場。 記者林俊良/攝影

這不是我在台灣自我感覺良好而已喔,我因為雜學展,開始受邀到世界各國繞了一圈,日本、韓國、大陸、新加坡、香港、美國、以色列、韓國都去,他們看見我們的民主的自由、教育的多元,還有實驗教育三法,都感到好驚艷、好羨慕。

雜學校做起來後,這2年我常常被邀請去分享教育,我總是第一時間就趕緊表明:「誒,我不是教育專家,我現在天天在跟我兒子搏鬥。專家是那些參展的單位啊,我只是把舞台搭起來的那個人。」

對於教育創新,我定義自己是個「策展人」,我做的是策展,只是命題是教育。

這是3年前,不太乖教育節轉型為「雜學校」時,我寫下一段文字:

每個孩子/或是曾經的自己,都是哪吒。

從最美好的盼望而來,都曾三頭九眼八臂,把爸媽搞得焦頭爛額,幸福的精疲力盡。

然而世界太重了:哪吒的書包太重,只能把風火輪收進玩具箱。

小考如鬼大考如魔,火尖槍難敵補習班。

在這裡,我們想讓每個哪吒奔跑;

想讓每個未來充滿可能性;

想讓每個哪吒再度是那個三頭九眼八臂的自己。

雜學校,就是為了這個而已。

這樣的起心動念始終沒有變。對我來說,只要差異存在,教育就發生了。生活裡面就是有各種差異,你在文字上是我的老師,他談戀愛的經驗值得我學習,每個人就是有各種差異,這才是最有趣的地方。我們應該要去尊重,甚至珍惜這些差異。但是在我們的教育卻往往在「去差異」。所以雜學展一直希望讓每個人找到屬於自己的差異,並且珍惜善用。

雜學校過去在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活動,吸引許多對多元實驗教育的理念有興趣的民眾到場參觀。 記者林俊良/攝影
雜學校過去在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活動,吸引許多對多元實驗教育的理念有興趣的民眾到場參觀。 記者林俊良/攝影

我們的TA竟然不是父母,是年輕人

一開始辦展,我以為我的TA(Target Audience,目標客戶)是年輕父母,我要向他們展現教育的多元、溝通教育的可能。但是前2年開始賣票,我才發現,願意花350元買一張票進來的,多數是18~35歲年輕人,他們沒有拿這個錢去看電影、吃飯,或者買小王子、吉卜力的展,而是走向我們,了解教育。然後像是參加了一場教育嘉年華,挖到了新的世界。

為什麼呢?

因為這正是人生最迷惘的一個階段,他們可能多數做的事和教育沒有直接相關,而是來找自我實現的可能與路徑,他們看見了很多和他年紀相仿的年輕人做著創新的嘗試,做得很開心、有熱情,也會開始思考自己的熱情何在。

雜學校活動過去在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展開,吸引許多民眾買票入場。 記者林俊良/攝影
雜學校活動過去在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展開,吸引許多民眾買票入場。 記者林俊良/攝影

我期待雜學展不但是教育創新的舞台,還是加速器,提供台灣新創團隊資源,培養出幾個有趣多元、有影響力又有獲利的創新教育機構,讓教育創新成為一個健康的生態鏈,翻轉年輕人覺得教育工作「辛苦又不賺錢」的刻板印象,這樣才會有愈來愈多人才願意投入教育的行列。另外,我對自己也有一個務實的期許,希望今年就要賺錢,讓雜學展有健康的獲利。

這4年,我跨出台灣到世界各國分享台灣的教育創新經驗,也有很多國家來看展,希望進一步有合作授權。未來,我不但希望教育是台灣的驕傲品牌,可以授權其它國家,我還希望可以在跨國合作時將台灣創新教育機構帶出去,讓市場不僅侷限於台灣,更放眼世界。(錄音整理:游昊耘)

「雜學校」過去在華山舉辦創新教育展,累積超過5萬人次觀展。
 圖╱雜學校提供
「雜學校」過去在華山舉辦創新教育展,累積超過5萬人次觀展。 圖╱雜學校提供


【2018雜學展:Dare To Be 勇不設限】

• 活動時間:2018/10/05(五)10:00~2018/10/07(日)17:00

• 活動地點:100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 相關連結:雜學校Facebook

• 看更多及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807250333184989875560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作者文章

從獨立記者到組織經營 黃偉翔發揚技能多元價值

從獨立記者到組織經營 黃偉翔發揚技能多元價值

台灣永續報告研究出爐 盤點5大關鍵發現

台灣永續報告研究出爐 盤點5大關鍵發現

TFT/全台教師最年輕學校,從瀕臨廢校到人人想來

TFT/全台教師最年輕學校,從瀕臨廢校到人人想來

TFT/全台教師最年輕學校,從瀕臨廢校到人人想來

TFT/全台教師最年輕學校,從瀕臨廢校到人人想來

最新文章

生命教育最佳代言兔兔「白鬍子教官」 教孩子尊重不同生命

生命教育最佳代言兔兔「白鬍子教官」 教孩子尊重不同生命

從實驗室到魚塭!養殖第四代放棄英國碩士 回鄉推廣虱目魚、食魚教育

從實驗室到魚塭!養殖第四代放棄英國碩士 回鄉推廣虱目魚、食魚教育

划著船兒採紅菱~台南官田國小食農教育 小小農夫坐船歡樂採菱角

划著船兒採紅菱~台南官田國小食農教育 小小農夫坐船歡樂採菱角

小小城市規劃師!孩子們改造凱道 畫出給下個世代的友善街道

小小城市規劃師!孩子們改造凱道 畫出給下個世代的友善街道

把珊瑚礁帶進教室!近海珊瑚團隊教孩子培育珊瑚苗、實踐海洋復育

把珊瑚礁帶進教室!近海珊瑚團隊教孩子培育珊瑚苗、實踐海洋復育

支持在地食材!北台灣最大蓮藕產地—桃園 營養午餐入菜

支持在地食材!北台灣最大蓮藕產地—桃園 營養午餐入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