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社會責任 為何人文及基礎科學缺席?

大學示意圖。圖/報系資料照
大學示意圖。圖/報系資料照
優質教育

2017年開始,各大學開始發展大學社會責任(USR),這2年各大學靠著USR爭取經費,展現績效。但是在這波「瘋USR」的熱潮下,人文及基礎科學系所卻缺席了,為什麼?


從2017年開始,教育部回應全球高教趨勢,在未來高教藍圖中,明白揭示大學必須善盡社會責任,也就是實踐所謂大學社會責任(USR)。這種將社會責任具體落實到大學使命與願景的作法,大概是延伸企業社會責任的精神,跳脫過去傳統培育人才及創造知識的大學使命。

一時之間,各種大學社會責任的定義、使命與實際作法及方案,紛紛出籠。從社會關懷、社會企業到在地產業(尤其是弱勢產業)的結合,勾劃出大學與社會密不可分的意象。不少大學到偏鄉學校或山區、扶助社福團體、協助環保、社區永續經營、啟動弱勢企業創新,這些實際的作法,確實改變了某些系所面貌,也為各大學帶來不少計畫預算。

暫且不評論這些大學社會責任作法,是否只是另一種計畫形式或短暫學術操作。我們要問自己,大學教授、學生,在校期間,能為社會做什麼?

如果大學教授必須接地氣,透過學術研究與知識,回饋支持他研究與教學的社會,各項產學合作或是社區服務,是否足夠?如果大學學生,需要參與社會責任運作,參與當地產業提昇或到偏鄉服務,是否能凸顯社會參與?

人文、基礎學科為何在USR缺席?

不少應用科學、社會學科及服務產業系所的師生,如電機、程式設計、餐飲、社工、幼兒、醫護、外文等,很容易在這波浪潮中,找到社會接軌的定位,然而對於一些基礎科學研究與人文學科來說,這種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就只能回到過去關懷弱勢族群的社會服務。

這波的大學社會責任運作,當然絕對不只是社會服務或關懷,它還涵蓋大學專業實踐與社會生態永續性,當然更不是簡單的在地產學合作。

然而哲學、文學或物理、數學的師生,如何不缺席呢?

個人認為要回到大學教育的本質來思考。過去大學教育,誠如19世紀英國教育學者John Newman所言,其目的是追求真理,建立人類理性與智慧,也就是培養一個有智慧與理性的社會人,成為改變社會的中間份子。然而受到經濟發展及功利主義影響,現在的大學教育已經越來越趨近產業及職業導向,訓練大學畢業生在社會上找到謀生的職位,追求高薪。

現今的大學社會責任,如果我沒有理解錯誤的話,其實只是希望19世紀的大學人文理想與道德認知,落實到21世紀的產業社會,追求更多的公平與正義。

回到文科及理科,這些最早的大學科系,如何在這波實踐大學社會責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呢?

勇於發聲、塑立不作假的典範──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在大學學術殿堂裡,人文思維與科學真理探討,強調對人類社會的關懷、對理性與智慧的堅持,這是大學教育對社會的長久貢獻。人文學科的師生,扮演社會良心,不時地透過不同管道,來提醒社會與人類永續的需求;而專注科學研究的教授與學生,透過自己本身對於追求真理與執著的情操,來塑立典範,教育社會大眾,這些都是人文及基礎科學所能善盡的社會責任。

但是這些可貴的貢獻,並不在USR的遊戲規則中,以至於許多實踐作法,拿不到計畫,也拿不到經費,更看不見績效。

21世紀的台灣社會,充滿利用科技、商業專業去謀利的科學家與大學教授;這個社會處處談及意識型態與現實利益。所謂公平、正義、是非,都迷失在一連串的利益交換之中。

大學的人文的師生,如何挺身而出,透過自由與開放的思維及專業論辯,勇於發聲,改變自己、影響周遭,無懼於政治網軍的攻擊,也無懼於政治人物與名嘴的謾罵?基礎科學的教授與學生,如何作為追求真理與發掘知識的典範,不去作假數據,也不會汲汲於科學研究成果的利潤,對整個社會及大重塑立一個利他、有是非的價值觀,我想,那就是我們大學社會責任的最佳實踐。

哪些才是大學社會責任的指標?

計畫、經費與績效,這就是大學社會責任的指標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討大學社會責任,他們這麼說:「透過教學、研究、社會事件及活動,對於整體社區(人類或英國)產生不同的影響。」沒錯,大學社會責任不是計畫,也不是績效,而是一種過程、一種使命與核心價值。

看來,人文學者及基礎科學的教授,才是21世紀大學社會責任的最佳實踐者:告訴這個社會,我們需要什麼價值!

問題是:當政治入侵教育部及各大學,公平、正義與是非價值怎麼可能成為主軸?

教育部以及各大學該重新思考這波大學社會責任的意義,絕對不是計畫導向、績效導向、也絕不僅是在地產學計畫。如何讓人文、基礎學科的師生,扮演大學社會責任的要角,應該也是另一個思考空間。這樣社會責任才能成為大學使命,這樣才能永續經營。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2.jpg

陳超明

實踐大學應外系、創意產業博士班講座教授、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執行長。 <br> 致力於全球化人才培育,近年來也努力協助偏鄉/弱勢學童英語教育,並關注台灣高等教育國際化及文化創意產業等相關議題。

作者文章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領導人才?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領導人才?

20年後台灣說什麼語言?談雙語政策價值選擇

20年後台灣說什麼語言?談雙語政策價值選擇

社會新鮮人愛當助理?學者憂台灣年輕人太晚熟

社會新鮮人愛當助理?學者憂台灣年輕人太晚熟

大學社會責任 為何人文及基礎科學缺席?

大學社會責任 為何人文及基礎科學缺席?

最新文章

孩子被霸凌陷入自責、憂鬱怎麼辦?大人做好3件事有助改善情緒

孩子被霸凌陷入自責、憂鬱怎麼辦?大人做好3件事有助改善情緒

有意思的周末狂歡派對! 第一屆《永續好日子》體驗永續101種玩法 喚醒你的永續魂

有意思的周末狂歡派對! 第一屆《永續好日子》體驗永續101種玩法 喚醒你的永續魂

2024《永續好日子》算你一份子!當永續走入當代日常 從小習慣開始改變

2024《永續好日子》算你一份子!當永續走入當代日常 從小習慣開始改變

農廢葡萄藤變車殼 大葉大學環保發明獲獎

農廢葡萄藤變車殼 大葉大學環保發明獲獎

搶救三腳狗!雲林12名國中生展開搶救 減少獸鋏護動物

搶救三腳狗!雲林12名國中生展開搶救 減少獸鋏護動物

不捨「癌」從口入-台大博士轉行青農 推動食安教育獲獎

不捨「癌」從口入-台大博士轉行青農 推動食安教育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