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遊客愛上的Loloma Hour是什麼? 1小時環境快樂時光 做一件對當地好的事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我們現在的策略著重於『高價值』而非『高數量(人次)』。」斐濟觀光局區域執行總監湯普森(Robert Thompson)說。

籌備近兩年,斐濟觀光局今年推出「Loloma Hour」體驗,讓旅人花1小時,做一件對當地環境或文化友善的事,以提高遊客對永續旅遊的意識與行動。活動包括海洋保育、村落文化體驗、生態環境教育等,創造遊客與在地有意義的連結與回憶。

大聲吶喊「Bula!」(「你好」的斐濟語)在斐濟,熱情洋溢的舞蹈與笑容,是許多高級渡假村的迎賓儀式。 圖/黃小莫攝影
大聲吶喊「Bula!」(「你好」的斐濟語)在斐濟,熱情洋溢的舞蹈與笑容,是許多高級渡假村的迎賓儀式。 圖/黃小莫攝影

今年GSTC全球永續旅遊論壇在斐濟,是第一次在太平洋島國舉辦,斐濟也藉此向全球旅遊業界人士行銷文化觀光與生態旅遊。

位於南太平洋上的斐濟擁有300多座島嶼,距離台灣超過2500公里,目前沒有直飛,可從日本、香港、澳洲轉機,到斐濟需要13小時以上。台灣與斐濟最近的距離,大概是超商架上的瓶裝水「斐濟水」(Fiji Water),把斐濟熱情、原始、純淨的形象行銷到全世界。

斐濟雖然是開發中國家,但海島觀光發展很早。根據2024年公布的《斐濟國家永續觀光框架》指出,觀光業占斐濟GDP近四成,在過去30年間,從1993年約30萬人次入境遊客,增加至2023年的近百萬人次,帶來33億斐濟元(約440億新台幣)的觀光收益。

然而,斐濟觀光局研究發現,疫情前,遊客追求「逃離」生活,只想待在渡假村放鬆休息;但疫情後,遊客更渴望連結,想慢下來,體驗真實的事物,讓旅行更有意義。這促使斐濟推動觀光產業轉型,不是追求大量成長,而是要永續,讓人民經濟與社會福祉、海洋、環境及文化成為核心。

「海平面上升在斐濟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我們正在面對的真實日常。」斐濟觀光局董事會副主席洛金頓(Fantasha Lockington)表示,透過Loloma Hour活動,遊客每一次的體驗,都會以長久的方式回饋社會。最終,每一個人微小的行動都會累積成真正的影響。

斐濟人經常笑開懷,快樂,也成了斐濟觀光局的品牌形象。 圖/斐濟觀光局提供
斐濟人經常笑開懷,快樂,也成了斐濟觀光局的品牌形象。 圖/斐濟觀光局提供

以「快樂」為觀光品牌 展現斐濟人對土地與海洋的情感

「快樂是我們斐濟的品牌!」斐濟觀光局行銷經理巴肯尼斯瓦(Anaseini Bakaniceva )在論壇演講中指出,斐濟觀光局的品牌標語是「斐濟,天生快樂!」(Where happiness comes naturally)她解釋。外界或許會理解成「斐濟人總是快樂」,但對斐濟人來說,它更代表「活在當下,感恩所擁有的一切」。

在斐濟,旅人很快就能感受到這份友善,只要聽到一句斐濟語的問候「Bula」,就像「Hello、你好」一樣,能瞬間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在時間的感受上,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時間詞彙:「斐濟時間」(Fiji Time),提醒遊客放下城市的緊張步調,體驗斐濟人悠閒自在的生活方式。

現在,斐濟更提出了一個充滿深意的時間概念:Loloma Hour,「Loloma」在斐濟語中代表源自愛的慷慨與付出,也有「禮物」之意,象徵斐濟人對土地、海洋以及彼此的深切關懷。而遊客參與其中,不僅是在回饋斐濟的環境與珍貴文化,更是在旅程中創造有意義的連結。

「『Loloma Hour』就像是斐濟環境的『Happy Hour』(快樂時光)!」巴肯尼斯瓦解釋,在斐濟永續旅遊概念中,「環境」的定義不止是空氣、水、動植物等自然生態,而是一個將文化、社區、陸地與海洋視為一體的「完整生命循環」。

斐濟觀光局推出「Loloma Hour」,不僅提升遊客的永續意識,更肩負著維護環境、文化傳承的使命。巴肯尼斯瓦指出,隨著時代變遷,許多傳統智慧正逐漸流失,透過這些文化體驗,也能讓年輕世代重新認識自身文化,理解祖先的智慧,「唯有當地人真正活出自己的文化,才能真誠地將這份底蘊與感動,分享給遠道而來的客人。」

斐濟觀光局與業者合作 推動Loloma Hour回饋在地

Loloma Hour設計了四大主題,包括野生動物、社區、珊瑚礁以及海岸線。參與方式多元,例如:自然步道導覽、了解保育鬼蝠魟或鬣蜥、種植原生樹木等;透過傳統料理課、故事分享或村落參訪,體驗斐濟文化;參與珊瑚復育、採用珊瑚友善的浮潛與防曬方式;參加淨灘與紅樹林復育,協助守護海岸線等。

目前斐濟觀光局和27家渡假村合作,每週固定舉辦一次Loloma Hour活動,遊客只要向渡假村詢問即可,通常免費,即使收費也會將費用直接投入在地社區或永續發展計畫。Loloma Hour活動適合各種遊客,獨旅、情侶或家庭都能參加。

遊客反應熱烈,Loloma Hour從今年4月推出以來,短短三個月期間,遊客總計體驗了3540小時的Loloma Hour。其中,守護野生動物主題最受歡迎,有1411小時,其次是社區體驗982小時、珊瑚礁活動727小時、守護海岸線420小時等,超乎預期。

卡瓦是斐濟的傳統飲品,以胡椒科植物根部製成,喝起來有些泥土味,是遊客到斐濟常會體驗的文化儀式。 圖/斐濟觀光局提供
卡瓦是斐濟的傳統飲品,以胡椒科植物根部製成,喝起來有些泥土味,是遊客到斐濟常會體驗的文化儀式。 圖/斐濟觀光局提供

避免文化淪為表演 Loloma Hour連結人與環境

斐濟擁有獨特的文化與傳統,如何在發展觀光的同時,確保當地社區真正受益,並維護文化完整性,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議題。特別是當觀光過度消費文化時,往往容易讓文化淪為單純的表演。對此,湯普森強調,斐濟旅遊必須以斐濟人的福祉為優先考量。

湯普森指出,唯有當地社區以自身方式主導文化分享,旅遊業才能成為促進文化自豪感的工具,而不是為遊客設計的表演,這是至關重要的差別。

斐濟觀光局透過多項行動支持這一理念:推廣本地業者,確保經濟利益能留在村莊,並促進跨世代財富累積;提供真實的文化體驗,例如由長者主持的卡瓦(Kava)儀式、一場真正的米克(Meke)傳統歌舞表演,或在社區裡聆聽故事,而非舞台化的表演。

斐濟觀光局也支持培訓與鄉村創業計畫,賦予在地居民所需的工具,讓他們能以自己的方式主導旅遊發展。這種方法有助於保護語言、復興習俗,並確保文化不會因此流失或稀釋。湯普森強調,旅遊業反而提醒斐濟人民自身的身份認同是多麼珍貴,以及為何必須被保存與傳承。這份信念,正透過Loloma Hour的體驗傳遞給來自全球的遊客。

踏火儀式火上行走,是斐濟原住民獨特的傳統文化,經世代傳承與修習,為成年禮與勇氣考驗。 圖/斐濟觀光局提供
踏火儀式火上行走,是斐濟原住民獨特的傳統文化,經世代傳承與修習,為成年禮與勇氣考驗。 圖/斐濟觀光局提供

資料來源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斐濟遊客愛上的Loloma Hour是什麼? 1小時環境快樂時光 做一件對當地好的事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

斐濟遊客愛上的Loloma Hour是什麼? 1小時環境快樂時光 做一件對當地好的事

斐濟遊客愛上的Loloma Hour是什麼? 1小時環境快樂時光 做一件對當地好的事

遊蕩犬、沙灘車、撿蛋 來看小燕鷗在台繁殖到底有多難

遊蕩犬、沙灘車、撿蛋 來看小燕鷗在台繁殖到底有多難

動作、體溫、氣味都像真兔 美國家公園雇上百機器兔誘捕入侵種巨蟒

動作、體溫、氣味都像真兔 美國家公園雇上百機器兔誘捕入侵種巨蟒

最新文章

從日本到歐洲 零廢棄城市如何告別焚化爐?

從日本到歐洲 零廢棄城市如何告別焚化爐?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

【專欄投稿】誰來決定吃什麼?從糧食安全到糧食主權 光有食物「買得到、吃得飽」遠遠不夠

【專欄投稿】誰來決定吃什麼?從糧食安全到糧食主權 光有食物「買得到、吃得飽」遠遠不夠

自然風向決定貧富?為什麼絕大多數城東地區都比較貧窮?

自然風向決定貧富?為什麼絕大多數城東地區都比較貧窮?

你還在被「氣候勒索」嗎?其實你的碳足跡已經比祖父母少一半以下

你還在被「氣候勒索」嗎?其實你的碳足跡已經比祖父母少一半以下

回收做得比台灣差,為何荷蘭還能成為「塑膠垃圾進口大國」?

回收做得比台灣差,為何荷蘭還能成為「塑膠垃圾進口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