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紐約人有聽力受損風險!城市噪音每天超過70分貝、1年接獲75萬件投訴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紐約市民受到刺耳的警笛聲、喧鬧的人群與汽車喇叭聲干擾;去年,紐約市府共接獲75萬件有關噪音的投訴,高達九成的紐約居民正因此面臨聽力受損的風險。 圖/曹馨元攝影
紐約市民受到刺耳的警笛聲、喧鬧的人群與汽車喇叭聲干擾;去年,紐約市府共接獲75萬件有關噪音的投訴,高達九成的紐約居民正因此面臨聽力受損的風險。 圖/曹馨元攝影

無論是便利商店歡迎鈴或教堂鐘聲,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聲音印記。而屬於紐約的聲音卻由刺耳的警笛聲、喧鬧的人群與汽車喇叭聲組成;統計顯示,去年,紐約市府的311熱線共接獲75萬件有關噪音的投訴,高達9成的紐約居民正因此面臨聽力受損的風險。

閱讀更多:比路殺更難防?道路噪音如何成為生態浩劫的幫兇?

紐約的噪音問題由來已久。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於2010至2012年完成的研究就指出,9成紐約人每天接觸的噪音水準超過70分貝,遠高於健康標準,聽力受損風險極高。由於噪音困擾嚴重,紐約也是全美少數設有噪音法規的地區之一,車輛、施工、商家與娛樂場所都有音量規範,全市也安裝了配備感應器的攝影機來偵測並懲處違規者。

但這座以快節奏與繁華都會生活聞名的城市仍讓不少居民因噪音而難以入睡。李先生家住曼哈頓一所頗具歷史的「老樓」,住屋內並無空調,他只得安裝窗口機來應對炎炎夏日;「但有了窗口機,窗戶的隔音就沒那麼好,我好幾次因為樓裡有人開派對或者警笛聲而半夜驚醒」。

醫學研究明確顯示,過量噪音與失眠、心血管疾病、憂鬱、認知能力下降及學習表現不佳等問題密切相關。噪音侵擾之下,耳鳴現象也愈加普遍,研究數據指出,每20人中就有3人長期受困於耳中嗡鳴聲。

3年前來到紐約的李先生表示,他對這座城市印象最深刻的聲音來自地鐵;「每次在地鐵站等車,軌道上但凡有列車經過,我都沒辦法聽清身邊人的說話聲,降噪耳機都抵不住噪音」。環境健康研究員奈策爾(Richard Neitzel)指出,對18至25歲年輕族群而言,耳機是主要噪音來源;但就整體而言,更多人是受到環境噪音影響,而非耳機。

不僅紐約,全美的噪音問題都不容忽視;奈策爾表示,大約每4名美國人就有1人長期暴露在可能傷害聽力的噪音中。聽力專家也警告,聽力一旦受損便無法恢復,只能預防;因此,盡可能規避日常噪音雖難對紐約人而言,是難度高但不得不做的必修課。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兩週燒黑35萬公頃焦土...西班牙鄉村野火累計4死 凸顯氣候、城鄉雙重挑戰

兩週燒黑35萬公頃焦土...西班牙鄉村野火累計4死 凸顯氣候、城鄉雙重挑戰

第11屆傳善獎公布8家獲獎機構 挹注1.2億助力社福創新發展

第11屆傳善獎公布8家獲獎機構 挹注1.2億助力社福創新發展

颱風吹倒的樹!拉拉山1460年紅檜巨木倒塌後 化身14張雲朵木椅

颱風吹倒的樹!拉拉山1460年紅檜巨木倒塌後 化身14張雲朵木椅

新圖示曝光!博愛座換成「優先席」 圖示新增1類圖案、更人性化

新圖示曝光!博愛座換成「優先席」 圖示新增1類圖案、更人性化

最新文章

吃藥草治百病?止痛又止吐 安地斯山居民靠它躲過新冠疫情

吃藥草治百病?止痛又止吐 安地斯山居民靠它躲過新冠疫情

百年榕樹被「剃光頭」!過度修剪剩下樹幹 區公所:依約對廠商開罰

百年榕樹被「剃光頭」!過度修剪剩下樹幹 區公所:依約對廠商開罰

壟斷全球80%的稀土:中國稀土之都「包頭」背後付出的代價

壟斷全球80%的稀土:中國稀土之都「包頭」背後付出的代價

離島垃圾轉運成效不彰!源頭沒有減量還增加、委託代燒率也超過8成

離島垃圾轉運成效不彰!源頭沒有減量還增加、委託代燒率也超過8成

台北市「空維區」是罰單陷阱?未檢驗排氣車輛一經過直接開罰 天天有人中招

台北市「空維區」是罰單陷阱?未檢驗排氣車輛一經過直接開罰 天天有人中招

城市裡的綠海綿?不比貨櫃大的「微森林」 卻能隔絕酷暑、噪音與魚腥味

城市裡的綠海綿?不比貨櫃大的「微森林」 卻能隔絕酷暑、噪音與魚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