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黑洞?一邊種一邊倒?台北3年投3千萬種4千多顆樹 遠不及近1萬棵倒樹

陸地生物

去年康芮颱風侵襲北市,吹倒的樹量太大,目前還有一部分堆置在廢棄物處理場,等待破碎後送進焚化爐。 圖/議員王欣儀提供
去年康芮颱風侵襲北市,吹倒的樹量太大,目前還有一部分堆置在廢棄物處理場,等待破碎後送進焚化爐。 圖/議員王欣儀提供

台北市府近3年投入3千萬預算種4298棵新樹,但議員直指同期因風災倒塌樹木恐達萬棵,難以彌補「倒了大樹,再種小苗」的惡性循環,成「綠化黑洞」。北市公園處表示,推動5年修剪計畫,預計每年修剪1.6萬棵,設法守住綠樹。

閱讀更多:年年發樹苗?植樹節送出幾十萬棵樹苗都哪去了? 專家:別只種不養

議員王欣儀指出,近3年工務局公園處、水利處、大地處所轄管樹木,風災倒塌約3336棵,估算重量5千公噸,但據環保局的資料,同期實際送進焚化廠的倒樹重量卻高達1萬6004公噸,前後差了超過1萬公噸,她估算加上未統計的部分,其實樹倒恐接近1萬棵。

王欣儀指出,近3年來,公園處花了3千多萬元種下4298棵樹,但送焚化的倒樹估算接近1萬棵,根本是「一邊種、一邊倒」,趕不上樹倒的速度,變成永遠補不完的綠化黑洞。

修樹工作長期不到位,是導致颱風期間大量樹木傾倒的元凶,工務局與公園處今年增加的1億元修樹預算,應提出具體的風險盤點與優先修剪區域。

公園處長藍舒凢表示,北市平均每年會種500到700棵樹,早期種的樹木生長快、樹冠大,比較容易倒;現在重樹木維護,公園處推出5年修剪計畫,對樹冠較濃密的樹計畫型修剪,預計5年修剪8萬棵,可以把北市的路樹做完一次巡迴修剪,守住綠樹。

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副執行長陳鴻楷指出,北市的路樹成長環境非常不友善,不只樹穴窄小,也沒有考量與建築物的距離,造成樹長成L型,因樹有向光性,容易長成偏向一邊,該重視的是樹的生長環境,否則樹種得再多,行人走起來也不舒服。

陳鴻楷也說,不給路樹好的環境,一直種樹只是重蹈覆轍。都市種植行道樹應該納入都市計畫通盤檢討,讓懂樹的人在都市計畫為路樹安排永續的棲地,才能發揮綠化最大的效益。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河流乾涸、魚類死亡!雨林原住民:我們用生命守護的森林在消亡

河流乾涸、魚類死亡!雨林原住民:我們用生命守護的森林在消亡

雨林基金強碰!巴西倡議遭「剛果盆地」計畫分食風頭 資源恐分散、失焦

雨林基金強碰!巴西倡議遭「剛果盆地」計畫分食風頭 資源恐分散、失焦

不只賣零食!南投3家「保育柑仔店」成生態服務據點 可免費換取改良式獵具

不只賣零食!南投3家「保育柑仔店」成生態服務據點 可免費換取改良式獵具

中歐升溫特別快速?瑞士升溫幅度已達2.9度 幾乎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

中歐升溫特別快速?瑞士升溫幅度已達2.9度 幾乎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

最新文章

每年70萬噸廚餘可以去哪? 專家:建議參考日本「事業廚餘飼料化」

每年70萬噸廚餘可以去哪? 專家:建議參考日本「事業廚餘飼料化」

花蓮垃圾場「燒」不停!今年已發生11起火警 鋰電池、火種是元兇

花蓮垃圾場「燒」不停!今年已發生11起火警 鋰電池、火種是元兇

聖誕老人效應...旅遊業擴大如何蠶食芬蘭「拉普蘭區」的自然景觀

聖誕老人效應...旅遊業擴大如何蠶食芬蘭「拉普蘭區」的自然景觀

誰說農業是男人的事!為何人類開始投入農耕 甚至組成新聚落?

誰說農業是男人的事!為何人類開始投入農耕 甚至組成新聚落?

打破迷思!吃素照樣能練壯 研究:植物性蛋白合成肌肉效率不輸葷食

打破迷思!吃素照樣能練壯 研究:植物性蛋白合成肌肉效率不輸葷食

蛋白質是大豆的6倍!風味清新、口感紮實的「浮萍」獲歐盟批准成為合法食材

蛋白質是大豆的6倍!風味清新、口感紮實的「浮萍」獲歐盟批准成為合法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