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防災力」夠強嗎?日本如何超前部署應對天災?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台灣的「防災力」夠強嗎?日本如何超前部署應對天災? 圖/Shutterstock
台灣的「防災力」夠強嗎?日本如何超前部署應對天災? 圖/Shutterstock

台灣位處地震帶,每年發生數千起大大小小的有感地震,不僅如此,氣候變遷讓颱風威力倍增,導致道路、橋樑、鐵路及公共基礎建設發生不同程度的損毀與封閉。地震與極端氣候帶來的強降雨,經常導致土石鬆動、路基不穩,面對公共安全風險與日俱增,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1999年921大地震時,興創知能總經理鄭錦桐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研究論文以災害的應用研究為題。回憶起和日本專家學者參訪台灣山區的情景,落石土堆就在眼前10幾公尺的距離,鄭錦桐感嘆,這樣的危機對台灣國民而言是近在咫尺、潛伏在日常,因此公共安全的防護與預測更需嚴格審視與把關。

智慧防災新時代 台灣靠3項科技應用提高避險能力

鄭錦桐長年關注防災大數據與相關公共資訊開發應用,他透露,台灣因為3項科技應用,對於防災與救災有顯著助益,「第一個是現在的感知器愈來愈便宜,再來是通訊技術與架構進步,以及獨步全球、普及度高的即時動態更新,都是台灣能夠充份應用在公共設施的重要技術。」

鄭錦桐說明,資訊網路軟硬體的通用、價格友善,以及衛星數量增加、無人機的普及,都使資料蒐集、更新及盤點災害位置更容易,導入AI讓資訊應用化繁為簡,減輕預測工作的複雜度,給予災害部門指揮官員相關指示,長期累積的資訊則可供研究單位深入探究。此外,台灣高度使用通訊軟體LINE,因此國家級警報能透過LINE進行即時動態發佈,達到提前預警、快速傳播的效果。

向日本看齊!防災硬體、軟體全面長期規劃 強化城市韌性

不過鄭錦桐也直言,921大地震已過25年,2024年也歷經花蓮0403強震,台灣的耐震水準仍然不足。

相較之下,同樣飽受氣候衝擊與地震困擾的日本早已著手面對,像是東京都交通局在《災害準備手冊》中便對地震、火災、水災發生當下與災後的應對與疏散避難方式,做了完備的圖文與多國語言的說明。

鄭錦桐對於日本人嚴謹執行的行動力印象深刻,他在東京奧運舉辦之前,曾到當地參訪,發現不少橋墩、公共建築的柱子都被包覆起來,目的是要在大型活動之前要讓公共建設達到90%以上的安全防護。

「日本的公共交通建設發展比台灣早了10年至20年,混凝土為基礎的公共工程,只要落成超過50年,崩壞損害的風險相當大,日本十幾年前也常發生山崩、橋裂的情況。」鄭錦桐強調,日本除了技術與職人美學,維護與改善處理的態度也值得我們學習。

借鏡鄰國日本的預防與應變指標,鄭錦桐觀察,日本無論是2021年啟動的「國土強韌化」5年短期計畫,亦或是「社會5.0」下的地方抗災能力與建設規劃,皆可發現鮮少提及科技、AI的應用,而是強調「定義問題」,由上而下制定出長期、鉅細靡遺的危害應變對策與規範,才是驅動社會前進的重要推力,在此前提之下,國民對極端氣候與天災的應變素養,才有機會循序漸進。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台灣的「防災力」夠強嗎?日本如何超前部署應對天災?

台灣的「防災力」夠強嗎?日本如何超前部署應對天災?

全台黑鳶大調查!945隻再創新高 貢寮地區最多

全台黑鳶大調查!945隻再創新高 貢寮地區最多

如何避免照顧悲劇?在多元陪伴照顧之前 讓移工看護壓力先現形

如何避免照顧悲劇?在多元陪伴照顧之前 讓移工看護壓力先現形

氣候變遷惹的禍!綠色通膨讓菜價漲不停 一個家庭3年要多花7500元

氣候變遷惹的禍!綠色通膨讓菜價漲不停 一個家庭3年要多花7500元

最新文章

台灣的「防災力」夠強嗎?日本如何超前部署應對天災?

台灣的「防災力」夠強嗎?日本如何超前部署應對天災?

家裡沒買的工具就到圖書館借!全美第一間工具圖書館已超過80歲

家裡沒買的工具就到圖書館借!全美第一間工具圖書館已超過80歲

誰該為交通事故負責?你居住的城市有做好道路設計嗎?

誰該為交通事故負責?你居住的城市有做好道路設計嗎?

專為風機而生!離岸風電的空中維修隊—海力航空 不受海況影響、碳排更低

專為風機而生!離岸風電的空中維修隊—海力航空 不受海況影響、碳排更低

台灣太瘋ESG?彭啓明:太多證照課程、碳權不是致富工具

台灣太瘋ESG?彭啓明:太多證照課程、碳權不是致富工具

屏東瑪家鄉資源回收多5成?堆兩層樓高 資收車還要等1小時

屏東瑪家鄉資源回收多5成?堆兩層樓高 資收車還要等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