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床難求!身障者苦候「教養院」床位 平均要等10年

減少不平等

教養院內廿四小時有專業照顧者,但候床大排長龍,有人等了五至十年,仍盼不到床位。 圖/林伯東攝影
教養院內廿四小時有專業照顧者,但候床大排長龍,有人等了五至十年,仍盼不到床位。 圖/林伯東攝影

21歲「小傑」(化名)是自閉症合併多重障礙者,與當司機的爸爸相依為命,80歲爺爺從南部搬到新竹照顧,近年小傑奶奶病倒了也北上,家人為小傑登記入住住宿型機構,等2年仍無音訊。小傑爺爺說:「我已經80歲了,要顧老的,也要顧小的,實在沒力氣了。」

「一床難求」是全台各地住宿型身障福利機構的普遍現況。衛福部南投啟智教養院候床人數多達313人,伊甸基金會全台有9處住宿型機構,共有814床,有500人排隊中。新北樂山教養院不只滿床,連排隊名額都滿了,不開放登記。

有特教生沒滿18歲 先排隊

這些收住中重度、多重身心障礙者的機構,多半稱為「教養院」,全國公私立教養院有170家,每家都得排隊。有人排了5年、10年,甚至有人等到床位,卻已上天堂,也有特教學校的學生,還沒滿18歲就「超前排隊」。

小傑爸爸說,他白天開車賺錢,兒子送去日照機構,但下午4點得接回家,不得已請小傑爺爺搬來新竹,兩代父子照顧第三代孫子。但兒子有時情緒失控會動手,他都很難對付了,更別說當爺爺的;他更擔心,日照機構只收15人,每年申請一次,不是每年都有機會。

排隊人數全台最高的南投啟智教養院,創院逾半世紀,原為民間興辦,專收智能障礙兒童,官方接手後,收住18歲以上重度、極重度智能障礙者、開放各縣市符合資格者入住,如今院生平均年齡42歲。

候床3388人 轉大人還沒入住

有家長感嘆,為等南投教養院的床位,等了快20年,孩子從兒童等到轉大人,還不知道能否入住。

院方說,每月2萬3000元由政府補助,家長幾乎零負擔,加上人力充足,家長願意等候;但入住者幾乎都長住院內,每年平均只有1至3名空額,要入住至少要等10年。

記者調查發現,全國排隊候床人數有3388人,不重複排隊人數為1478人,但全台住宿型機構有170家,總共15448張床,其中2865床閒置,為什麼有床不收人?

機構三老缺人力 空床閒置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說,照顧辛苦導致人力流失,或招募不到新血,是機構無法開床的主因,也造成空床數大於排隊人數。

「機構老、工作人員老、住民老。」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說,身障機構面臨三老,照顧者不堪過重的工作負荷,轉職到長照機構或居家服務,疫情後問題更加明顯。

衛福部調查,全國有120萬名身心障礙者,10年來65歲以上身障者人數,從41萬人攀升到55萬人,增加34%,身障者也在老化中。

何天元分析,除先天性身心障礙者,車禍、酒駕導致半癱等後天性身心障者也愈來愈多。

全國教養院床數 圖/聯合報提供
全國教養院床數 圖/聯合報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減碳「膜」法!從仙草到西瓜 環保紙膜應用奏效、收成與傳統農膜無差異

減碳「膜」法!從仙草到西瓜 環保紙膜應用奏效、收成與傳統農膜無差異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廉價勞力優勢不再?印度、越南難複製中國 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廉價勞力優勢不再?印度、越南難複製中國 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最新文章

擺脫汙名化!專家推情緒障礙正名為「神經多樣性」 撕標籤、提升就醫意願

擺脫汙名化!專家推情緒障礙正名為「神經多樣性」 撕標籤、提升就醫意願

綠色療癒力量!台中農改場X榮總推園藝療育 助思覺失調患者重返職場

綠色療癒力量!台中農改場X榮總推園藝療育 助思覺失調患者重返職場

「最弱勢」變「生力軍」?心智障礙者也能是大缺工時代的潛力股

「最弱勢」變「生力軍」?心智障礙者也能是大缺工時代的潛力股

兒童早療變晚療...17處偏遠地區無篩檢院所 全國兒童篩檢僅46.2%

兒童早療變晚療...17處偏遠地區無篩檢院所 全國兒童篩檢僅46.2%

體驗拾荒者勞動日常!「拾習生計畫」實作撿回收 翻轉刻板印象、汙名化

體驗拾荒者勞動日常!「拾習生計畫」實作撿回收 翻轉刻板印象、汙名化

拾荒者處理全台近1成回收量...付出卻遠高於收入 陷入又老又窮困境

拾荒者處理全台近1成回收量...付出卻遠高於收入 陷入又老又窮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