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半年再開放 長灘島取消夜生活與海上活動

經過半年全面封島的暫別,菲律賓觀光勝地長灘島重開大門。圖/歐新社
經過半年全面封島的暫別,菲律賓觀光勝地長灘島重開大門。圖/歐新社

經過半年全面封島的暫別,菲律賓觀光勝地長灘島重開大門,但沙灘上的夜生活沒了、海上活動暫停了,政府希望這座燈紅酒綠的小島返璞歸真,朝「永續觀光」的目標邁進。

長灘島位於菲律賓中部,以長達4公里的細長「麵粉白沙灘」馳名,屢獲知名國際旅遊刊物的好評,去年吸引逾200萬人次造訪,全年觀光收益估計達560億披索(約新台幣323億元)。

但是,遊客及外來就業人口的暴增,使得這座面積僅10.32平方公里的小島環境急速惡化,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2月怒斥長灘島淪為「化糞池」,政府部門4月下旬起封島整頓。

經過6個月,島上的汙水排放以及垃圾處理獲得改善,長灘島於26日做了第一階段的開門迎賓,但首日登島的觀光客只有3068人次,遠低於觀光部與環境部設定的1萬9200人次的許可量。

一名在長灘島上已經居住11年的林姓台商向中央社記者表示,重新開島後的遊客以菲律賓人居多,其次是歐美人士,他們靜靜地躺在沙灘上曬太陽或散步,至於中港台日韓人比較少,或許是直航班機未完全恢復的關係。

根據菲國電視新聞轉播,一名歐美人士受訪時說:「沙灘很漂亮,海水也乾淨多了。」另一名外國遊客也說:「沙灘上很寧靜,只有海浪的聲音,我喜歡這樣」。林姓台商表示,長灘島上的D'mall商場已有8成商店營業,因封島而暫時離開的居民也回來了,大家相見都興奮地互打招呼。

封島6個月,長灘島的沙灘更為白淨、海水更加清澈,但這並不是一切水到渠成,特別是針對島上的居民來說。

早在杜特蒂宣布封島之初,長灘島上的居民就已經提出多次陳情,甚至有數百人在沙灘上靜坐,要求政府慎重考慮,以免影響民眾的生計,但政府還是說封就封,居民的生活一時之間陷入困頓。

在長灘島開三輪車的麥可在電話訪問中告訴中央社記者,政府承諾提供就業機會,讓島上居民參與改造工程,但工資卻太低,說好的生活補助也突然變成必須償還的貸款,島上的居民只好離鄉,投靠親人或是另謀高就。

至少有兩家台灣人經營的餐廳,就因封島期間店面租金沉重,加上廚師及員工各奔東西,而忍痛停業;許多接待台灣團的台灣導遊,也要等明年初台灣直飛長灘島班機復航後,才能回到工作崗位。

菲律賓政府為了追求永續觀光的目標,訂出許多新措施,包括:沙灘上不得飲食、亂丟垃圾、辦派對、表演火舞,也不准擺設桌椅和安裝電燈,水上及水下活動暫時禁止,島上不能出現賭場。

此外,島上商家、旅館及渡假村不得為消費者提供「單次性塑膠用品」,如塑膠袋、礦泉水瓶、拋棄式塑膠杯、塑膠梳、牙刷、塑膠吸管和保麗龍容器等。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2月怒斥長灘島淪為「化糞池」,政府部門4月下旬起封島整頓。圖/歐新社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2月怒斥長灘島淪為「化糞池」,政府部門4月下旬起封島整頓。圖/歐新社

為有效管控遊客人數,政府初步把島上旅館及渡假村的房間總數限制在6000至9000之間,遊客在碼頭就必須出示訂房證明,如果所訂旅館不在觀光部核准名單之內,遊客將被拒絕登島。

如今在長灘島的沙灘上,能做的就是純粹享受曬太陽、看海景或放空。但遊客還是可以在室內飲酒、辦派對,夜店只要不是開在沙灘上而且具隔音設備,一樣可以營業。

林姓台商說,長灘島管理部門可望於11月3日重新開放風帆船及跳島遊等水上活動,至於潛水則需等專家完成海底生態勘驗,才會決定是否開放。

至於長灘島改造工程是否可以作為台灣旅遊產業的借鏡,林姓台商坦承,台灣與菲律賓情況不同,長灘島的經驗不可能完全複製,台灣政府不會在沒有配套措施之前動工,任何景點也不可能說封就封。

但他認為,菲律賓政府的環保意識、永續經營觀念以及政治魄力,值得讚賞。

林姓台商指出,台灣部分觀光景點同樣過度開發、人潮過多,導致旅遊品質下滑。此外,許多地方缺少特色,老街、夜市賣的東西都一樣,不像菲律賓雖然很多島嶼都是玩水,但都有不同的玩法。

杜特蒂政府的鐵腕整治,已讓其他地方的旅遊業者開始自律,相關部門還考慮以後每年封島一個月,讓環境休養生息。

所有的努力都只是希望長灘島能夠永續經營、長久發光,但這個目標能否達成,能持續多久,菲國環境部長希瑪圖(Roy Cimatu)就說:「我們已經把長灘島變乾淨了,但要如何維持下去,就要看遊客的素質與態度了。」

菲律賓政府訂出許多新措施,包括:長灘島沙灘上不得飲食、亂丟垃圾、辦派對、表演火舞,也不准擺設桌椅和安裝電燈,水上及水下活動暫時禁止。圖/歐新社
菲律賓政府訂出許多新措施,包括:長灘島沙灘上不得飲食、亂丟垃圾、辦派對、表演火舞,也不准擺設桌椅和安裝電燈,水上及水下活動暫時禁止。圖/歐新社

作者文章

「人體堆肥」大受歡迎?比環保葬更環保、45天變沃土 疫情後美國已有14州合法

「人體堆肥」大受歡迎?比環保葬更環保、45天變沃土 疫情後美國已有14州合法

幫美洲獅過馬路!洛杉磯斥資9200萬美元 打造全球最大動物生態天橋

幫美洲獅過馬路!洛杉磯斥資9200萬美元 打造全球最大動物生態天橋

平等與公平差在哪?為什麼「天生正義」的我們,無法對社會公正達成一致?

平等與公平差在哪?為什麼「天生正義」的我們,無法對社會公正達成一致?

驚人碳蹄印!美國城市肉類消費碳排 相當於全國年度化石燃料排放量

驚人碳蹄印!美國城市肉類消費碳排 相當於全國年度化石燃料排放量

最新文章

台南推「校校會發電」近達標!275校光電裝置容量達133MWp

台南推「校校會發電」近達標!275校光電裝置容量達133MWp

從日本到歐洲 零廢棄城市如何告別焚化爐?

從日本到歐洲 零廢棄城市如何告別焚化爐?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

斐濟遊客愛上的Loloma Hour是什麼? 1小時環境快樂時光 做一件對當地好的事

斐濟遊客愛上的Loloma Hour是什麼? 1小時環境快樂時光 做一件對當地好的事

【專欄投稿】誰來決定吃什麼?從糧食安全到糧食主權 光有食物「買得到、吃得飽」遠遠不夠

【專欄投稿】誰來決定吃什麼?從糧食安全到糧食主權 光有食物「買得到、吃得飽」遠遠不夠

自然風向決定貧富?為什麼絕大多數城東地區都比較貧窮?

自然風向決定貧富?為什麼絕大多數城東地區都比較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