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塑=解決污染?市售紙吸管也多含有PFAS 環團:源頭減塑才是解方
為減少塑膠用品、塑膠微粒帶來的危害,減塑已是全球共識,但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卻投下震撼彈,預計將簽署恢復使用塑膠吸管的行政命令。環團表示,許多市售紙吸管含有害的多氟和全氟烷基(PFAS),因限塑而改用其他成分只是轉移問題,自備環保杯、源頭生產減量才是解方。
我國2002年起開始推動限塑政策,2018年起陸續針對特定場所的塑膠購物袋、免洗餐具、飲料杯與塑膠吸管等4項進行管制,當時環保署還喊出2025年全面限用、2030年全面禁用政策目標。
對於川普擬恢復塑膠吸管的使用,有專家表示,大量市售紙吸管含有害的多氟和全氟烷基(PFAS),衛福部食藥署指出,PFAS具疏水性、疏油性、表面活性特性及化學穩定性,廣泛應用於工業及民生消費品中,例如紡織品、地毯、殺蟲劑、食品包裝上的防汙、防油及防水表面塗層等。
此外,PFAS屬於環境荷爾蒙,暴露過量的PFAS可能導致膽固醇及肝酵素升高、睪丸癌、腎癌發生機率增加、生育能力降低、免疫系統抑制以及甲狀腺疾病,嬰幼兒若暴露過量的PFAS會導致新生兒出生體重下降、早產、神經發育及生殖功能障礙。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莊筱庭表示,近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在人體裡面找到微塑膠,從血液、尿液、組織細胞到血液,近來更有在人腦內也檢測出微塑膠,若考慮我們可能付出的環境以及健康代價,塑膠其實並不方便。減少塑膠生產、少用塑膠才是對健康也對環境較好的選擇。
莊筱庭指出,多數紙吸管內部都還會有一層塑膠淋膜,曾有國外做過測試,就發現含有環境持久性汙染物質PFAS,累積在人體裡面會影響像是腎臟、肝臟的健康,如果情況允許,自備重複使用吸管或就口杯才是減少一次性廢棄物的根本辦法。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如果紙吸管要防水就要有一層防水層,過去PFAS確實有使用的紀錄,政府禁止塑膠吸管改用其他材質時,配套上就應該確保無有害物質的疑慮,歐洲發生過廠商推出植物纖維餐盒取代塑膠免洗餐盒,結果有些卻含有PFAS,可能透過堆肥、廢紙回收等汙染農地和河川。
謝和霖指出,吸管屬於方便但非必要產品,民眾如果有需要,建議政策上可以比照塑膠袋用購買的,禁用塑膠改找另一個材質,其實只是把問題轉移而已,還是得要回到源頭課費或課稅來進行源頭減量才是好方法。
環境部表示,今年將討論我國2030年的減塑政策,是否改為花錢購買或是無吸管政策都會討論,但還是要配合國際潮流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