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餐吃「毒食」?塑膠包裝、紙盒暗藏危機 3600種化學物質入侵人體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一份最新研究指出,從血液、頭髮及母乳等樣本顯示,在大約1萬4000種已知的食品包裝所含化學物質裡,人體內竟能發現3601種,連再生紙盒包裝也未必能讓人高枕無憂。 圖/Unsplash
一份最新研究指出,從血液、頭髮及母乳等樣本顯示,在大約1萬4000種已知的食品包裝所含化學物質裡,人體內竟能發現3601種,連再生紙盒包裝也未必能讓人高枕無憂。 圖/Unsplash

一份最新研究指出,從血液、頭髮及母乳等樣本顯示,在大約1萬4000種已知的食品包裝所含化學物質裡,人體內竟能發現3601種,連再生紙盒包裝也未必能讓人高枕無憂。

從生鮮肉品密封包裝、餐廳外帶到塑膠瓶裝飲料,人們日常生活遇到的食品包裝琳瑯滿目。

華盛頓郵報指出,食品包裝論壇(Food PackagingForum)首席科學家蒙克(Jane Muncke)是這篇由瑞士與其他各國研究人員所進行研究的作者之一。論文意外發現高達1/4的食品包裝化學物種類能在人體找到。

人體內能找到的化學物質包含金屬類、揮發性有機化學物、塑化劑乃至全名「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 ,化學性質穩定且難分解,近年成為歐美關注的環境持久性汙染物)等多種會擾亂內分泌、致癌或其他疾病的物質。

刊於「暴露科學與環境流行病學期刊」(Journal ofExposur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的這篇論文並未將相關發現與人體病變直接連結。但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所列出的化學物質清單有助日後對健康風險的研究。

高溫會導致化學物更快滲入食物中,這也是科學家建議避免用微波爐加熱外帶容器內的食物;高脂肪或高酸性食物往往會從包裝吸收更多化學物質。裝在較小容器時因空間緊密、食物與容器內部接觸的面積越大也越容易吸收到化學物質。

雖然大部分食品包裝滲出的化學物都來自塑膠容器,但蒙克認為再生紙和紙板同樣糟糕,「我知道這點很難讓人接受」。她解釋,用於食品包裝的回收紙張、紙板會導致非食品級的油墨沾染食品,增加化學風險。

科學家表示,需對食品包裝進行更精良的檢測,進一步規範哪些才是安全的食品包裝材料。

蒙克說:「我們須預先考慮建設性作法,如何確保食品包裝材質的安全性,然而讓我非常擔憂的是,相關思考與作為都付之闕如。」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金盆洗手?激進環保團體宣布不再破壞美術品、預告「4月做完最後一票」

金盆洗手?激進環保團體宣布不再破壞美術品、預告「4月做完最後一票」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2024年度福島核處理水排放完畢...總量約5萬4600公噸

2024年度福島核處理水排放完畢...總量約5萬4600公噸

緬甸8.2級地震、波及曼谷大樓...專家:給台灣3大啟示

緬甸8.2級地震、波及曼谷大樓...專家:給台灣3大啟示

最新文章

大阪世博有世界最大的木建築!日本人如何全方位應用樹木?

大阪世博有世界最大的木建築!日本人如何全方位應用樹木?

新品種馬鈴薯「台農4號」開賣!能適應極端氣候、極適合食品加工

新品種馬鈴薯「台農4號」開賣!能適應極端氣候、極適合食品加工

手搖杯淋膜有沒有塑化劑?消基會隨機檢測30杯皆無虞

手搖杯淋膜有沒有塑化劑?消基會隨機檢測30杯皆無虞

塑膠裝熱食有毒...外帶塑膠容器即使未加熱 也會增加心臟衰竭風險

塑膠裝熱食有毒...外帶塑膠容器即使未加熱 也會增加心臟衰竭風險

食鹽不是天然ㄟ尚好?台鹽:離子交換膜電透析技術才可濾除塑膠微粒

食鹽不是天然ㄟ尚好?台鹽:離子交換膜電透析技術才可濾除塑膠微粒

衣櫃裡的隱形高溫煉獄 從棉田、製衣工廠到二手衣市場的困境

衣櫃裡的隱形高溫煉獄 從棉田、製衣工廠到二手衣市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