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市場減塑動起來 南門市場怎麼減塑? 夜市又如何跟進?
菜市場、夜市塑膠袋用量大,占全國五成。環境部7月2日宣布在全台共推出47個「減塑市場」,由地方環保局在指定市場提供循環袋取用點並推動各項優惠活動。資源循環署署長賴瑩瑩現場示範買菜「減塑三招」:買菜自備購物袋、蔬果盡量裝一袋、不要每攤都要袋。
台北市市場處處長陳庭輝表示,市府下一步想推夜市減塑,願配合中央政策。台灣夜市商圈產業公會則表示,公會正與環境部、數發部交換意見,而寧夏夜市的環保提鍋租賃推了20年,目前則在趕製植入晶片的循環提袋。夜市減塑行不行,大家都拭目以待。
全台47個「減塑市場」 預計年減6500萬個塑膠袋
根據「購物用塑膠袋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實施日期」規定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的14類業者中,並未包含市場攤商。然而實地走訪北市的減塑市場南門市場,已有攤商自主決定不提供免費塑膠袋。「阿榮海鮮號」老闆陳致霖表示,顧客索取塑膠袋需支付2元或5元,若自備袋子或保鮮盒,則會視情形給予5到10元的折扣。他說,店家並不是想賺客人的零錢,而是希望建立自備習慣。
經營菜攤的李太太則說,客人買白蘿蔔、馬鈴薯上面沾滿泥土,店家怕不好意思再用另一個塑膠袋隔開白淨的苦瓜,「他一次買十幾樣,你還是要給他(塑膠袋)啊!」一旁購物的民眾則觀察,攤商忙碌時「可能一個人要對十個人」,不太容易逐個詢問是否需要塑膠袋。如果消費者注重環保,大可主動把自己的環保袋遞給攤商。
環境部表示,減塑市場設有二次袋或循環袋取用點,並提供購物車、購物籃,方便民眾免塑買菜。攤商方面,也會要求張貼「不拿塑膠袋」警語,並主動詢問消費者塑膠袋需求。環境部估計,47處減塑市場各可達到減少二成塑膠袋用量,預計年減6500萬個塑膠袋。
南門市場自治會會長王銓國會後受訪表示,自治會準備了標示讓攤商自主張貼,例如「本攤不主動提供購物用塑膠袋」及「如有需要(塑膠袋),請付費_元」。但多數店家對於交易便利問題仍有疑慮,自治會只能逐個溝通。他坦言,「沒有後背靠(指中央強制政策),我們要推動是有點困難」。
台北市環保局7月2日也在南門市場舉辦「南門減塑,好康有你」活動,民眾6~11月在南門市場不用塑膠提袋購物,買一樣商品可換一張5元折價券,所有攤位都能折抵。
寧夏夜市推提鍋外帶20年 「厝邊隔壁」啟動夜市減塑關鍵
有了減塑市場,有沒有「減塑夜市」?資源循環署永續消費回收組組長李宜樺指出,菜市場消費偏向「預期性購物」,民眾容易自備袋子,夜市習慣邊走邊吃,像市場一樣推自備購物袋就不太符合實際情境。
不過,台灣夜市商圈產業公會總會長、寧夏夜市觀光協會理事長林定國接受《環境資訊中心》採訪時透露,環境部長彭啟明、經濟部長郭智輝和數發部長黃彥男7月1日晚間已向夜市公會請益,討論如何達成夜市減塑。
林定國分析,全台300多個夜市各有其獨特的組成客群,也造就不同的「工具」使用習慣。像台北公館夜市以附近學生、在地客佔約六成,「他們最愛帶包包,所以很方便帶餐具、保溫杯、環保袋」,減塑相對容易。而寧夏夜市有四成是觀光客,要讓外縣市、外國觀光客自備餐具,確實很困難。
那要如何解決?林定國直言,「不如直接建立通路」。他透露寧夏夜市正趕工製作3、400個植入晶片的循環提袋,下一步預計和飯店、便利商店配合逆物流,讓觀光客也能做到減塑。
林定國說,「厝邊隔壁」就是夜市減塑的第一步。寧夏夜市早在20年前推動「寧夏風華改造案」就開始發送環保提鍋給附近居民,目前也有提鍋押金租賃服務。如果店家願意配合優惠或其他「有人情味的服務」,例如自備提鍋免排隊,就可以刺激更多免塑消費。
林定國強調,不是所有人都對環保有感,環境部的減塑政策要有誘因、要從消費者角度思考,才能順利推動,過去的自備杯優惠就是一例,「沒好處我幹嘛做?如果有好處、又對環境有幫助,那我何樂而不為?」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傳統市場減塑動起來 南門市場怎麼減塑? 夜市又如何跟進?)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