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島已絕跡!金門擎天水庫野放800尾珍稀原生魚「大鱗梅氏鯿」變身保種庫
為守護金門珍貴的原生淡水魚類資源,金門縣政府17日在擎天水庫舉辦「大鱗梅氏鯿野放活動」,釋放約800尾健康魚苗,包含大鱗梅氏鯿、高體鰟鮍、鯽魚及鯉魚等珍稀原生魚種,象徵金門生態保育工作再邁新階段,未來擎天水庫可作為金門原生魚類的「保種庫」及野外復育基地,有助於建立健康且穩定的原生魚族群結構。
大鱗梅氏鯿(學名Metzia mesembrinum,又稱大鱗細鯿)為國家三級保育類淡水魚,自1920年代起已在台灣本島絕跡,近年調查顯示,金門是全球僅存的大鱗梅氏鯿自然棲地,其族群數量稀少且分布有限,一度瀕臨滅絕,保育工作刻不容緩。
長期從事大鱗梅氏鯿保育的再生魚坊執行長陳光耀表示,此次野放活動選址於擎天水庫,該地位於斗門溪上游水系,屬軍方管制區,環境天然、干擾少,能有效避免因人為開發或農業灌溉造成的棲地破壞,極適合作為金門原生魚類的「保種庫」及野外復育基地。
縣府產發處指出,自2021年起金門啟動「保育類淡水魚大鱗梅氏鯿族群動態監測及保種計畫」,並由再生魚坊執行。調查發現,部分地區如田埔水庫及金沙溪出現外來魚種入侵現象,威脅原生生態,因此團隊啟動人工繁殖與移地保種。
閱讀更多:釣魚搶救原生魚|民間好手的外來種移除行動
目前已於太武池及龍陵湖建立穩定族群,至2025年9月底估計族群數分別達2萬8千餘尾及1萬5千餘尾,復育成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