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鳶3大生存困境:棲地破壞、間接吃到老鼠藥、誤觸鳥網
基隆市七堵山區驚見遭人架設逾百公尺非法鳥網,4隻黑鳶掛網慘死。基隆鳥會表示,一次4隻老鷹掛鳥網死亡相當罕見,還要解剖釐清,棲地破壞遷移、誤觸鳥網亡、間接吃老鼠藥,是目前黑鳶生存三大威脅。
台灣猛禽研究會追蹤一隻繫有定位器編號「橘M9」黑鳶取名金桔 ,今年剛出生,發現訊號長時間不動,9月30日會同基隆動保所及基隆鳥會一同前往勘查,循著訊號找到基隆七堵山區,發現山頭綿延上百公尺非法鳥網,驚見金桔在內4隻黑鳶掛網慘死。
基隆鳥會說,現場相當偏僻,根本沒有路,七堵、暖暖山區是賽鴿從海上回到台灣的路徑,因此研判鳥網是為了擄鴿勒贖的目的,這些山區會被架網捕捉鴿子,但收鴿的人只會來抓走鴿子,鳥網就棄置,造成長期性的危害,當天鳥網範圍太大,也無法全部拆完。
基隆鳥會表示,根據台灣猛禽研究會統計,2024年黑鳶黃昏聚集調查是945隻,棲地分布北部北北基桃都有,東北角瑞芳貢寮、北海岸金山萬里、基隆有不少,南部則分布在台南、高雄、屏東,中部並無夜棲黑鳶。
黑鳶屬於猛禽類,性情兇猛,主要為食腐性,會捕小鳥、老鼠、蛇等小型動物、昆蟲;基隆港多數吃內臟、雞皮、腐魚等。一次通常繁殖2顆蛋,不會超過3顆,雛鳥1到2隻成功離巢,有群聚性,在台灣的黑鳶推估有部分是遷徙的族群。
基隆鳥會表示,黑鳶棲地遭人為開發、破壞;誤食含毒性老鼠藥麻雀或老鼠;誤觸捕賽鴿的非法鳥網、路殺等,是生存的威脅。有的老鷹吃到體內有老鼠藥的麻雀或老鼠,不會當場發病,累積多了就倒在路邊可能因此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