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遭「愛情蟲」大軍入侵...氣溫升高、熱島效應正助長大批蟲蟲棲息
韓國首爾居民正苦於應付俗稱「愛情蟲」入侵,這種昆蟲大量湧入首爾各地的健行步道和市區,隨著氣候危機讓牠們進一步往北移動,專家正討論如何對付這波「蟲蟲危機」。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社群媒體上瘋傳的影片顯示,首爾以西仁川地區的桂陽山健行步道和觀景台上布滿密密麻麻的這種黑色昆蟲。
愛情蟲(lovebugs)學名「長鋏毛蚋」(Plecialongiforceps),因獨特的交配行為獲得「愛情蟲」封號,在交配期間成雙成對尾部相連飛行,如同情侶一樣而得名。愛情蟲壽命並不長,雄性僅能存活3、4天,雌性則約1週,會在潮溼土壤裡產下數以百計顆蟲卵後死亡。
愛情蟲原生於中國東南部副熱帶地區、台灣與日本琉球群島,韓國是在2022年一場大規模蟲害期間首度科學鑑定這個物種。
專家指出,氣候危機和山區棲地附近的都市發展及氣溫升高,都為愛情蟲往北擴張至溫帶地區提供了理想條件,而首爾的都市熱島效應令這座城市的環境特別具有吸引力。
市政當局接獲的申訴件數從2023年的4418件到去年暴增至9296件,仁川地區今年曾在短短一天內接獲逾100起通報。
不過,首爾當局在公告中指出,「愛情蟲雖然外型不討喜,事實上卻是益蟲」,並警告說若是不加區分地噴灑化學殺蟲劑,可能會殺害「各種其他有機體」並傷害人類本身。這種飛蟲能為花朵授粉,幼蟲能分解有機物,進一步滋養土壤。
愛情蟲本身對人類並無直接威脅,不會叮咬、傳播疾病,成蟲也不會大量進食。
官員建議以噴水方式清除表面的愛情蟲,在戶外照明燈周圍安裝捕蟲燈和黏蟲板,並在戶外穿著深色衣服,因為昆蟲會被明亮的顏色和燈光吸引。
愛情蟲成蟲壽命極短,意味著蟲群在密集活動約2週後會迅速瓦解,因此蟲群往往會在7月中自然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