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浩劫4年後...綠島「小丑島」生態起死回生 海葵已逐漸恢復穩定

水下生物

綠島知名潛點小丑島109年起因漁港修復工程、強降雨及颱風等導致泥沙覆蓋,衝擊生態,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期監測發現,小丑島生態環境正逐漸恢復,重現豐富生命力。 圖/東管處提供
綠島知名潛點小丑島109年起因漁港修復工程、強降雨及颱風等導致泥沙覆蓋,衝擊生態,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期監測發現,小丑島生態環境正逐漸恢復,重現豐富生命力。 圖/東管處提供

綠島知名潛點「小丑島」109年起因漁港修復工程、強降雨及颱風等導致泥沙覆蓋,衝擊生態,東管處長期監測發現,生態漸恢復,為海洋保育、永續觀光及環教提供重要參考。

閱讀更多:守護海草床 走入鹽田當個公民科學家

「小丑島」因有大面積海葵覆蓋,吸引白條雙鋸魚(俗稱小丑魚)與三斑圓雀鯛等魚類棲息而得名。

觀光署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4日發布訊息表示,自民國105年起持續推動轄內海域生態調查與潛點影像紀錄,今年度綠島調查傳來令人振奮好消息;依據所委託的台灣珊瑚礁學會所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知名潛點「小丑島」生態環境正逐漸恢復,重現豐富生命力。

東管處指出,自109年起,「小丑島」受鄰近碼頭工程與劇烈氣候影響,大量泥沙覆蓋礁石,加上海溫長期偏高,導致海葵與珊瑚出現嚴重白化與死亡,魚類幾乎失去蹤跡,生態一度面臨嚴重退化。

調查團隊歷時約4年,透過定點觀測與水下影像紀錄,完整記錄此區海域從受損到逐步修復過程;最新調查成果及影像紀錄顯示,固著生物如海葵的分布已逐漸恢復穩定,白條雙鋸魚及三斑圓雀鯛等定棲性指標性魚種數量漸增,顯示環境正朝向健康狀況發展。

東管處表示,這批珍貴水下影像,不僅勾勒出一條見證自然恢復力的生態時間軸,也為海洋保育、永續觀光及環境教育提供重要參考。

東管處指出,透過長期潛點監測與水下影像紀錄,不僅能持續掌握海洋生態變化,也有助於各部門公共建設與環境管理政策參考;未來將持續與學術單位及在地團隊合作,透過定期調查與資料共享,深化對潛點生態的理解與守護,同時逐步導入低擾動、尊重自然生態友善旅遊,推動旅遊與保育並行,邁向真正海洋永續觀光。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風災、旱災輪番夾擊高山茶園 嘉義茶村如何在極端氣候下求生存?

風災、旱災輪番夾擊高山茶園 嘉義茶村如何在極端氣候下求生存?

每72小時奪走21條命!加薩兒童飢餓危機爆發 90萬名兒童正挨餓

每72小時奪走21條命!加薩兒童飢餓危機爆發 90萬名兒童正挨餓

台灣三棘鱟首份「人口普查」!中山大學揭全台約有4.6萬隻成鱟

台灣三棘鱟首份「人口普查」!中山大學揭全台約有4.6萬隻成鱟

破解綠化瓶頸?德國開始試種低成本、速生「快餐樹」 為城市快速降溫

破解綠化瓶頸?德國開始試種低成本、速生「快餐樹」 為城市快速降溫

最新文章

7月24日起地球超載 透支自然資源如何還?

7月24日起地球超載 透支自然資源如何還?

比路殺更難防?道路噪音如何成為生態浩劫的幫兇?

比路殺更難防?道路噪音如何成為生態浩劫的幫兇?

台灣三棘鱟首份「人口普查」!中山大學揭全台約有4.6萬隻成鱟

台灣三棘鱟首份「人口普查」!中山大學揭全台約有4.6萬隻成鱟

綠鬣蜥警報!孵化高峰期將至、一路向北現蹤苗栗 不排除族群擴散可能性

綠鬣蜥警報!孵化高峰期將至、一路向北現蹤苗栗 不排除族群擴散可能性

野生獼猴咬傷遊客頻傳...專家:應提升遊客對獼猴的認知教育

野生獼猴咬傷遊客頻傳...專家:應提升遊客對獼猴的認知教育

全台首例!瀕危「巴氏銀鮈」入住社福機構庇護池 實現生態保育、助身心復健

全台首例!瀕危「巴氏銀鮈」入住社福機構庇護池 實現生態保育、助身心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