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熊最南紀錄!現蹤台東大武山區 海拔僅約119公尺

陸地生物

台東大武鄉加羅板浸水營國家步道,近日有研究人員目擊台灣黑熊蹤影,林保署台東分署接獲通報隨即派員在目擊黑熊位置的步道周遭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希望進一步掌握黑熊生態影像。 圖/林保署台東分署
台東大武鄉加羅板浸水營國家步道,近日有研究人員目擊台灣黑熊蹤影,林保署台東分署接獲通報隨即派員在目擊黑熊位置的步道周遭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希望進一步掌握黑熊生態影像。 圖/林保署台東分署

台東大武鄉加羅板浸水營國家步道,近日有研究人員目擊台灣黑熊蹤影,並通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經林保署台東分署派員勘查,確認該地點海拔僅約119公尺,創下黑熊在台灣的最南記錄,同時也是台東地區海拔最低的一筆出現記錄。間接證實排灣族獵人口述大武山區曾黑熊出沒歷史。

閱讀更多:人熊衝突何解?當黑熊族群漸擴張...驅趕、獵殺的界線在哪?

林保署台東分署指出,南島文化與古道研究者徐如林近日在浸水營國家步道研究時,與3名同行者於台東端大武鄉加羅板約14.5公里區段,目擊1隻年幼黑熊於步道上奔跑,也聽見疑似母熊於上方叢林發出吼叫聲。因事發突然,徐等一行未及拍到黑熊影像,但仍將此具體紀錄通報。

事發後林保署台東分署隨即派員在目擊黑熊位置的步道周遭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希望進一步掌握黑熊生態影像。同時也通報在地的加羅板部落留意,除了向部落會議主席江明輝與部落幹部們說明人熊遭遇時的應變措施,也請江明輝轉知部落族人妥善收納食物、廚餘、垃圾及飼料,避免吸引黑熊靠近,也會在周邊部落加強宣導說明人熊遭遇的因應措施。

據了解,上次記錄到黑熊出沒最南端是在屏東霧台鄉山區,台東出現最南及最低海拔則是在卑南鄉利嘉林道500公尺。這次出現在大武加羅板,不僅海拔僅約119公尺創台東最低海拔記錄,也創下黑熊在台灣的最南記錄。

「部落長輩曾說常看見黑熊下山偷吃農作物。」大武排灣族獵人魯瓦說,這次發現黑熊,就證明部落長輩所言不假。另也有獵人說,過去黑熊不敢下山往南活動,因為有雲豹,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台東分署建議前往浸水營國家步道的民眾可隨身攜帶熊鈴或能發出聲響的物品,若發現黑熊,特別是有小熊隨行的母熊,為避免母熊因護幼而行為過激,切勿驚擾或靠近,應緩慢後退遠離。發現黑熊立即通報1999或林業保育署24小時專線0800-000930。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路跑賽事多!城市如何抓住慢跑經濟?專家:沒特色恐如夜市老街般

路跑賽事多!城市如何抓住慢跑經濟?專家:沒特色恐如夜市老街般

台北市推動校園碳盤查!明年擴大至107校 目標透過節電、種樹達「碳中和」

台北市推動校園碳盤查!明年擴大至107校 目標透過節電、種樹達「碳中和」

COP30談判進入深水區:首份協定草案 重啟化石燃料戰場

COP30談判進入深水區:首份協定草案 重啟化石燃料戰場

台灣發電80%靠火力...仰賴天然氣作為過渡能源 德國專家:錯誤論述

台灣發電80%靠火力...仰賴天然氣作為過渡能源 德國專家:錯誤論述

最新文章

蚯蚓都去哪了?集約農業、蟲害、塑膠微粒衝擊 4招拯救「土壤工程師」

蚯蚓都去哪了?集約農業、蟲害、塑膠微粒衝擊 4招拯救「土壤工程師」

從工程師轉作小農!宜蘭青農結合科技、自製堆肥 讓農地活過來

從工程師轉作小農!宜蘭青農結合科技、自製堆肥 讓農地活過來

日月潭有3+2害!外來魚種「一強壓一強」 皇冠三間、帝王三間爭奪新霸主

日月潭有3+2害!外來魚種「一強壓一強」 皇冠三間、帝王三間爭奪新霸主

候鳥棲地不寧靜...黑面琵鷺飛抵布袋濕地 卻頻遭野狗追逐、驚擾覓食

候鳥棲地不寧靜...黑面琵鷺飛抵布袋濕地 卻頻遭野狗追逐、驚擾覓食

【專欄投稿】秋颱打亂農業腳步...5大支撐點打造具韌性的「生產安全網」

【專欄投稿】秋颱打亂農業腳步...5大支撐點打造具韌性的「生產安全網」

擺脫檳榔污名!乾燥荖葉不再是致癌物 正名為合法香辛料、可像胡椒般使用

擺脫檳榔污名!乾燥荖葉不再是致癌物 正名為合法香辛料、可像胡椒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