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微粒會讓海鳥寶寶失智?專家:難下定論但有風險

陸地生物

國內專家解析,難直接下定論攝取塑膠就會「導致失智」,但仍提醒塑膠微粒會造成器官受損風險。 圖/路透
國內專家解析,難直接下定論攝取塑膠就會「導致失智」,但仍提醒塑膠微粒會造成器官受損風險。 圖/路透

國際研究指出,胃中有較多塑膠的海鳥雛鳥,腦部有類似神經退化疾病特徵。國內專家解析,難直接下定論攝取塑膠就會「導致失智」,但仍提醒塑膠微粒會造成器官受損風險。

這篇關於海鳥攝取塑膠的研究,於今年3月發表在國際頂尖科學期刊「科學前緣」(ScienceAdvances),引發關注,更在社群媒體掀起「攝取塑膠是否會造成失智」的討論。

成功大學食品安全衛生暨風險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徐瑋萱接受媒體採訪說明,此研究分析澳洲海鳥的雛鳥,檢測其胃中塑膠含量後,分為高暴露和低暴露組;並分析其血漿、各內臟器官中的蛋白質表現。

研究發現,在大量攝食塑膠組的雛鳥中,胃部、肝臟等器官都有受損的表現;此外,也發現其腦中「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BDNF)表現量較低,此特徵與失智症等人類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一致。

徐瑋萱說明,在科學上,並不會用阿茲海默症等疾病來診斷鳥類,因此較難說其就是「患有失智症」;但在人類疾病中,腦中BDNF的減少,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腦神經疾病有關,研究人員因此推論,攝食大量塑膠的雛鳥,腦部也有受損情況,才會有類似神經退化性疾病的表現。

徐瑋萱並指出,這篇研究是進行相關性分析,也不是在特定環境、固定條件下進行的實驗,因此要以此結果斷定「海鳥寶寶因攝食塑膠導致失智」有點太早,只能說攝食塑膠確實有造成相關器官損傷的風險,更難直接推論到人類。

不過,這不是唯一一篇針對塑膠微粒對內臟健康影響的研究。徐瑋萱表示,近年已有大量齧齒類動物實驗指出,塑膠微粒可能造成代謝疾病、腦神經退化疾病,影響肝臟、腎臟、腸胃道功能或生育能力等。

塑膠微粒對人體影響,徐瑋萱說,因相關研究分散針對不同材質、不同大小進行實驗,因此目前仍難直接斷定什麼材質大小、多少劑量會造成什麼危害。不過粒徑越小,就越有可能穿透腸壁、進入並殘留在體內,造成較嚴重的傷害。

近年也有研究發現,在人體血液、糞便、腦部,甚至胎盤等,都可檢測出塑膠微粒的殘留。徐瑋萱指出,日常生活的風險,以食物容器具為大宗,但其實空氣、水源也有可能造成攝入,難以完全避開;但避免使用塑膠容器,利用洗衣濾球以免塑膠纖維釋出等,都有助於減少接觸到塑膠微粒。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凍卵費用高達3萬美元 業者推貸款、團購優惠...這場生育投資值得嗎?

凍卵費用高達3萬美元 業者推貸款、團購優惠...這場生育投資值得嗎?

全球唯二無蚊國破功...冰島自然環境首度發現3隻蚊子 來歷仍是謎

全球唯二無蚊國破功...冰島自然環境首度發現3隻蚊子 來歷仍是謎

「人體堆肥」大受歡迎?比環保葬更環保、45天變沃土 疫情後美國已有14州合法

「人體堆肥」大受歡迎?比環保葬更環保、45天變沃土 疫情後美國已有14州合法

幫美洲獅過馬路!洛杉磯斥資9200萬美元 打造全球最大動物生態天橋

幫美洲獅過馬路!洛杉磯斥資9200萬美元 打造全球最大動物生態天橋

最新文章

抖音炫耀帶起飼養鯊魚潮 專家:你不適合養鯊的5個理由

抖音炫耀帶起飼養鯊魚潮 專家:你不適合養鯊的5個理由

幫美洲獅過馬路!洛杉磯斥資9200萬美元 打造全球最大動物生態天橋

幫美洲獅過馬路!洛杉磯斥資9200萬美元 打造全球最大動物生態天橋

守護台灣的「鼠患剋星」!新北首度成功人工孵化黑眉錦蛇 順利野放11條幼蛇

守護台灣的「鼠患剋星」!新北首度成功人工孵化黑眉錦蛇 順利野放11條幼蛇

原生魚種再+1!「弓背青鱂」證實為台灣特有種 標本錯認百年終認祖歸宗

原生魚種再+1!「弓背青鱂」證實為台灣特有種 標本錯認百年終認祖歸宗

台灣本島已絕跡!金門擎天水庫野放800尾珍稀原生魚「大鱗梅氏鯿」變身保種庫

台灣本島已絕跡!金門擎天水庫野放800尾珍稀原生魚「大鱗梅氏鯿」變身保種庫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