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魚惹議!碧潭堰魚道「大頭鰱」爆量 環團:外來種不等於生態豐富

水下生物

新店碧潭堰月初出現逾千尾「大頭鰱」溯溪而上準備產卵,新北市水利局指新建的人工魚道發揮功效,顯示河川豐富生態。 圖/張策攝影
新店碧潭堰月初出現逾千尾「大頭鰱」溯溪而上準備產卵,新北市水利局指新建的人工魚道發揮功效,顯示河川豐富生態。 圖/張策攝影

新店碧潭堰月初出現逾千尾「大頭鰱」溯溪而上,引發民眾議論,新北市水利局指新建的人工魚道發揮功效,顯示河川豐富生態。但3個溪河保育團聯合聲明表示,魚群利用人工魚道移動的現象,不應擴大詮釋為「凸顯生態豐富」,且大頭鰱為外來種,利用人工魚道溯溪而上的景象,並非所謂「洄游產卵」。

閱讀更多:碧潭堰溪水溫度變高...新店溪香魚數量因此減少

新北市水利局指出,碧潭堰魚道2022年完工啟用以來,已記錄到多達63種魚類、10種蝦蟹類,顯示新店溪整體生態復育成果斐然。碧潭堰月初出現大量鰱魚,沿魚道溯溪而上產卵,排隊躍過水面相當壯觀,是首度發現大型魚類洄游,來源成謎,但凸顯生態豐富,魚道發揮功效。

新北市水利局河川工程科長傅光維日前說,這是碧潭堰首次有大頭鰱這類大型魚種洄游,凸顯生態豐富,魚道發揮功效。新北市水利局長宋德仁也表示,市府2015年起陸續於碧潭堰下游設置4處矮堰,串連水域空間、形塑生物廊道,打造水生態樂園;魚道啟用後持續吸引洄游魚類,近期天氣回暖,魚群感受到繁殖訊號,洄游行為明顯增加。

針對新北水利局的說法,台灣河溪網協會、中華民國溪流環境協會、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發出共同聲明。

聲明指出,「人工魚道」為河川橫向構造物(如固床工、攔河堰、潛壩及防砂壩等)阻斷上下游縱向連結性的「補救」設施,且並非解決魚群洄游遭遇橫向構造物阻隔問題的萬靈丹,魚群利用其移動之現象,不應被擴大詮釋為「凸顯生態豐富」,亦不能證明其發揮「補救」效果。

聲明說,此次溯溪而上之魚類多為大頭鰱,大頭鰱是以浮游生物維生的外來魚種,相關單位時常會於河川水域施放其魚苗,來淨化水質、控制優養化;大頭鰱原生於中國大型河川,並不會在靜止的水域或小溪流產卵,所以碧潭堰中大頭鰱利用人工魚道溯溪而上的景象,並非所謂「洄游產卵」。

四河溪團體認為,河川水域生態多樣,魚道僅能補救其中「特定物種」的「通行」,因構造物而改變的河川生態系,其組成、結構、功能都尚待復原;因此,建造橫向構造物時,仍應優先考量生態檢核之「迴避」、「縮小」等原則,維護河川原有棲地樣貌並確保廊道通暢。

四團體指出,因部分涉及生態學知識與觀念,為避免社會大眾接收錯誤生態知識與觀念,進而導致未來其他公部門效法才提出聲明。

新店碧潭堰月初出現逾千尾「大頭鰱」溯溪而上準備產卵,新北市水利局指新建的人工魚道發揮功效,顯示河川豐富生態。 圖/張策攝影
新店碧潭堰月初出現逾千尾「大頭鰱」溯溪而上準備產卵,新北市水利局指新建的人工魚道發揮功效,顯示河川豐富生態。 圖/張策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看得到但用不到?大學生免費諮商僅2成使用 不僅難預約且怕被貼標籤

看得到但用不到?大學生免費諮商僅2成使用 不僅難預約且怕被貼標籤

地底工程師:蚯蚓每年能翻動350億噸落葉層!植物生長增2成更助增強免疫力

地底工程師:蚯蚓每年能翻動350億噸落葉層!植物生長增2成更助增強免疫力

風水輪流轉?發展綠能不再是富國專利 新興國家反成減碳主角

風水輪流轉?發展綠能不再是富國專利 新興國家反成減碳主角

莫拉克災後重建的觀光只會複製脆弱?部落反思:擺脫利潤優先

莫拉克災後重建的觀光只會複製脆弱?部落反思:擺脫利潤優先

最新文章

地底工程師:蚯蚓每年能翻動350億噸落葉層!植物生長增2成更助增強免疫力

地底工程師:蚯蚓每年能翻動350億噸落葉層!植物生長增2成更助增強免疫力

夏季蛇類活動力強...新北寵物蛇出逃潮  3個月拾獲24條、平均4天1隻

夏季蛇類活動力強...新北寵物蛇出逃潮 3個月拾獲24條、平均4天1隻

澳洲發現新品種原生蜜蜂!臉上長惡魔般小角 學名直接取名惡魔「路西法」

澳洲發現新品種原生蜜蜂!臉上長惡魔般小角 學名直接取名惡魔「路西法」

不只賣零食!南投3家「保育柑仔店」成生態服務據點 可免費換取改良式獵具

不只賣零食!南投3家「保育柑仔店」成生態服務據點 可免費換取改良式獵具

魚虎電撈量從3.5萬尾降到844尾...疑似是新外來魚種「皇冠三間」崛起?

魚虎電撈量從3.5萬尾降到844尾...疑似是新外來魚種「皇冠三間」崛起?

洪災後如何救土?光復400公頃農田被淤泥淹沒 好土變極度貧瘠的「高鹼土」

洪災後如何救土?光復400公頃農田被淤泥淹沒 好土變極度貧瘠的「高鹼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