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汙染大躍進?嚴重汙染河川總長20年減少近8成 環團:偷排廢水仍然很臭
環境部17日公布嚴重汙染河川總長度,20年來從386.2公里大幅縮減至去年的74.6公里,減少近8成,嚴重汙染測站數去年降至7站,創歷史新低。但環團指出,不肖業者排放廢水行為依舊,臭到不行,去年汙染測站創新低是拜颱風大雨所賜。
環境部水質保護司司長王嶽斌說,近年來透過公共下水道接管、現地水質淨化、總量管制加嚴、畜牧糞尿資源化等,讓各地河川整治見效,像是北部的南崁溪、南部的二仁溪及急水溪水質都有明顯改善。
環境部從2015年推動水汙染總量管制,截至去年,44條高汙染潛勢圳路已全數解除列管,全國77處監測點共執行516次監測,除重金屬(銅)汙染合格率達99%,也促進轉型,降低汙染風險跟處理成本。
王嶽斌說,目前還剩餘7站嚴重汙染測站,其中有5處是畜牧廢水造成的汙染,畜牧廢水汙染處理是重中之重,必須透過集中處理,將畜牧糞尿轉廢為能,包括雲林崙背鄉、麥寮鄉、台南柳營區、高雄內門區都是優先推動區域。
環境部近期也啟動總量管制2.0,預計未來4年推動20處水體畫設加嚴管制區,今年優先鎖定老街溪、南崁溪、社子溪、新豐溪、新虎尾溪、急水溪、二仁溪、阿公店溪8條流域,針對重金屬超標、中重度汙染測站實施強化管制。
此外,自3月起也將規範露營場應收集汙水,並設置建築物汙水處理設施,處理後排放水質應符合放流水標準。王嶽斌說,按裁罰準則可處3萬到300萬元。
對於環境部端出的成績單,台灣民參與協會水土防災組主任粘麗玉指出,環境部稱排放廢水情況改善,嚴重汙染河川的測站大幅減少,但其實不肖業者排放廢水的行為依舊,且都是趁周末公務人員沒上班時偷排放,就算民眾檢舉也無法及時抽驗,常常廢水都偷排完了,稽查人員才趕到,民眾仍被廢水臭到不行、抱怨連連。
粘麗玉說,政府立再多法也沒用,就算修法推動總量管制2.0,也不見得可以根除問題,既要源頭管理就要嚴格查辦,現在環境部規定,違規排放廢水的畜牧業者被抓就會縮減總飼養頭上限,建議應改為輔導後若仍再犯,就要撤銷營業執照。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說,去年嚴重汙染河川的紀錄之所以會創新低,全都是因為去年颱風、大雨不斷,就算偷排廢水也很快就會被沖走,但如今沒有下雨,不肖業者依然違規排放廢水,彰化沿海低窪地區的河川「幾乎是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