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蝙蝠驚見「住客」!研究團隊發現2種寄生軟蜱 呼籲注意傳播病毒風險

陸地生物

新加坡與海外研究員共組的跨國團隊在新加坡10種蝙蝠身上發現2種軟蜱。蝙蝠示意圖。 圖/Unsplash
新加坡與海外研究員共組的跨國團隊在新加坡10種蝙蝠身上發現2種軟蜱。蝙蝠示意圖。 圖/Unsplash

新加坡與海外研究員共組的跨國團隊在新加坡10種蝙蝠身上發現2種軟蜱。專家指出,蝙蝠身上的軟蜱等寄生蟲往往僅以蝙蝠為宿主,尚無證據顯示這些軟蜱會叮咬人類,但若遭叮咬可能引發疼痛、發熱病症,不可忽視傳播病毒風險。

蜱是一種寄生性生物,可能寄生於哺乳類、鳥類、爬蟲類等動物。這次在蝙蝠身上發現的類型,尚無證據顯示會叮咬人類,然而,近年蜱蟲構成的疾病傳播風險受到關注。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2011年至2020年間,由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Duke-NUSMedical School)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新加坡11個地點鋪設霧網等陷阱暫時困住蝙蝠,以便對蝙蝠身上的寄生蟲進行採樣與分析。

蝙蝠是夜行性動物,研究員只能在入夜時進行工作,一般在傍晚6時開始設網,到了午夜才完成樣本收集。研究員全程需要全副武裝,佩戴防護設備以免感染潛在病原體。

報導指出,樣本帶回實驗室後的分析工作相當耗時,透過顯微鏡才能確定蜱蟲的種類。而新加坡已知有大約25種蝙蝠,跨國研究團隊捕捉到的蝙蝠,包括長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短耳犬蝠(Cynopterus brachyotis),以及短吻果蝠(Penthetorlucasi)。根據研究團隊日前發表的報告,在10種蝙蝠身上發現2種軟蜱,為Ornithodoros batuensis和Argaspusillus,前者是首次在新加坡發現。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專家劉虹妏受訪表示,軟蜱有傳播病毒的風險,也曾有寄生在人類身上的案例,全球的蜱蟲監測工作近年持續加快,新加坡對軟蜱的研究不足,應投入更多資源以瞭解蜱蟲的生物多樣性與分布情況,以及其在複製和傳播病原體所扮演的角色,瞭解這類寄生蟲對公衛構成什麼樣的威脅非常重要。

不過,報導指出,蝙蝠身上的軟蜱等寄生蟲往往僅以蝙蝠為宿主,並只出現在蝙蝠棲息地周圍,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這些軟蜱會叮咬人類。劉虹妏表示,只要人類不打擾蝙蝠的棲息地,應該就不用擔憂會有任何健康風險。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4月就開始融冰...氣候正威脅生活 因紐特獵人談格陵蘭融冰危機

4月就開始融冰...氣候正威脅生活 因紐特獵人談格陵蘭融冰危機

冰川跟我們有關係嗎?格陵蘭冰層60年厚度減少27公尺...氣候影響近在眼前

冰川跟我們有關係嗎?格陵蘭冰層60年厚度減少27公尺...氣候影響近在眼前

養殖漁業新突破!水試所成功培育世界首批人工土魠魚 有望不用再靠捕撈

養殖漁業新突破!水試所成功培育世界首批人工土魠魚 有望不用再靠捕撈

91%低價包裹來自中國...歐盟報告:危險化妝品中國是最大來源地、占40%

91%低價包裹來自中國...歐盟報告:危險化妝品中國是最大來源地、占40%

最新文章

里山保育有成!石虎首次現蹤台中斯可巴社區 還有其他17種野生動物

里山保育有成!石虎首次現蹤台中斯可巴社區 還有其他17種野生動物

超過1/4死於人類活動...鯨豚至少20%死亡跟混獲漁業有關

超過1/4死於人類活動...鯨豚至少20%死亡跟混獲漁業有關

知本濕地鳥類大調查:極度瀕危「環頸雉」206隻 數量創歷史新高

知本濕地鳥類大調查:極度瀕危「環頸雉」206隻 數量創歷史新高

海豚遭槍殺...擱淺糙齒海豚 解剖後發現遭2顆子彈不同時間槍擊

海豚遭槍殺...擱淺糙齒海豚 解剖後發現遭2顆子彈不同時間槍擊

城市鳥巢處處有驚奇 荷蘭「羅金巢」記錄30年人類塑膠史

城市鳥巢處處有驚奇 荷蘭「羅金巢」記錄30年人類塑膠史

人工孵化首例!汽修老闆成功孵化9隻「醜小鴨」 繁殖成果卓著

人工孵化首例!汽修老闆成功孵化9隻「醜小鴨」 繁殖成果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