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野生動物獸醫生的告白:給牠「一碗乾糧」才不是救浪浪

陸地生物

《傷獸之島》紀錄作者綦孟柔,擔任野生動物獸醫師救傷、保育的第一線視角,提醒著「愛動物」的我們,不打擾才是對野生動物最好的溫柔。 圖/Unsplash
《傷獸之島》紀錄作者綦孟柔,擔任野生動物獸醫師救傷、保育的第一線視角,提醒著「愛動物」的我們,不打擾才是對野生動物最好的溫柔。 圖/Unsplash

編按:街頭流浪的犬貓,惹人憐愛的聲聲叫喚,總是吸引人類買來「罐罐」餵食,餵飽一餐、滿足牠們的飢餓。然而,人類可曾試想過,即便是定點餵養,只要牠們沒有一個家,每一次餵食都可能是與牠們的最後一見。《傷獸之島》紀錄作者綦孟柔,擔任野生動物獸醫師救傷、保育的第一線視角,提醒著「愛動物」的我們,不打擾才是對野生動物最好的溫柔。

野生動物面臨的困境有很多,像是棲地被破壞或破碎化、遊蕩動物的競爭或攻擊、毒殺、陷阱、路殺、窗殺(撞上窗戶導致傷亡,是鳥類的隱形殺手)等。其中,最容易引發網路論戰的便是「餵養」與「私養」。

牠們吃飽了,然後呢?健康活著還需要注射疫苗、驅蟲...

我曾經認為在路上擺一碗乾糧給遊蕩犬、貓吃,對牠們是好的。也曾經認為放養的方式對牠們來說才是最快樂的,畢竟有廣大空間可以奔跑,自由選擇想待的地方,想吃飯時再回來吃,真是再好也不過。

但隨著投入動物保育日久,漸漸發現這不過是人類將自己的欲望投射在動物身上罷了。其實正是有「侷限」,才讓動物活得健康、走得長遠且一切平衡。在野外自由生活的野生動物也是依循牠們的天性、本能,一季又一季地重複著生命週期。

每種動物都有其在世界上的棲位。例如狗和貓從一開始以工作為目的的培育,到現今以陪伴為目的,定位就是伴隨在人類身邊,和人之間的情感才會這麼強烈。這樣的伴隨不是街頭上可見的身影,而是真正地進入家庭或是工作場合。

看見有人餵養街頭的貓、狗,我們習以為常。但別忘了犬、貓需要定期注射疫苗、驅除寄生蟲,牠們也要洗澡、修整毛髮、每天刷牙……才能夠健康地活著。

有人注意過嗎?街上的遊蕩犬、貓每過幾年就有幾隻不見,有時會屍橫路邊。當牠們生下幼崽,可能有幾隻被人抱回家養,剩下的則繼續流落街頭。沒有人認為這樣對狗、貓來說不好嗎?

遊蕩犬貓受傷、意外頻傳 人人說「可愛」卻沒人給牠一個家

在私人動物園工作時,我撿到了幾隻遊蕩貓,當時便在園區裡飼養,任牠們自由來去。但是後來陸續發生悲劇:一隻突然失蹤,被發現時已氣絕多日,死因不明;另一隻因車禍而當場死亡。

我原以為養在園區內,這些貓既享有自由,又能受到妥善的照顧。不過,就像放養或餵養一樣,沒有妥善限制在家中的寵物,的確有比較高的機率會遇到危險、意外或傳染病等風險。

這樣的切身經驗,更堅定我對於餵養與放養的不贊成。我在乎的是這些動物有沒有辦法好好地生活。

我有位鄰居會定時、定點餵食街貓。有天巷子來了一隻大肚母黑貓,等牠生完後,鄰居帶黑貓媽媽去結紮、剪耳,再放回巷子裡,並且開始在自家門口固定擺放乾糧和水。

大家都是老鄰居,對於住家附近來了一隻貓,只覺得怪可愛的。但貓有狩獵天性,會撲咬路上的麻雀,我就曾從牠口中救下一隻剛學飛的小麻雀。牠也常對著我的機車尿尿。

我一直思索如何開口請鄰居別再放食物在門口,沒有食物了,貓自然會離去;或者建議鄰居乾脆養牠吧,既然牠這麼可愛。但又擔心說了可能會壞了感情,遲遲沒有開口。

後來黑貓突然沒再出現,幾天後,被發現死在工地裡。

我為牠感到傷心,整條巷子的人都很喜歡牠,但沒有人要給牠一個家。如果當初我向鄰居反應,牠會不會早已有個家了?

街頭餵養「一碗乾糧」引動物群聚 犬獸衝突、路殺該由人類承擔?

橫死可說是臺灣遊蕩犬、貓的日常,大家見怪不怪,認為在街頭討生活,死亡率自然不低。但認真思考會發現有個矛盾:犬、貓本來就不應該待在街頭啊!

人們出於愛心而餵食,雖然說食物是最基本的,有吃就能活,但相對地食物也引來其他地區的犬、貓,造成同一個區域有數量眾多的狗群或貓群,可能導致身上的寄生蟲互相傳播。只要其中有一隻是傳染性疾病帶原者,那麼疾病的傳播速度是很快的。

動物群聚,也可能出現對於地盤、食物或交配權的爭奪,發生攻擊行為,導致傷兵。另外還有犬、貓在街頭遭人毒殺的例子。如果是在馬路旁的區域,更有可能發生路殺悲劇。

除了影響到犬及貓的動物福利,動物聚集可能帶來跳蚤、壁蝨、糞尿,食物會引來老鼠,有時也會引起鄰居不滿,間接造成鄰居之間的嫌隙或爭執。

動物突然在馬路上行動,也可能會造成車禍。根據交通部統計動物招致車禍的身亡人數,2023年有紀錄的就有11人。

街頭犬、貓的不幸最終是由環境承擔,透過野生動物的悲劇來反映,若看過捲成球的穿山甲遭啃咬、被撕咬得有如破布的山羌被送進救傷單位,你就會明白。除了穿山甲和山羌,有更多是沒能撐過來的白鼻心、鼬獾與各種鳥類。

動物們誰也沒有錯,人類該承擔起這一切。

《傷獸之島:我當野生動物獸醫師的日子》。 圖/寶瓶文化提供
《傷獸之島:我當野生動物獸醫師的日子》。 圖/寶瓶文化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470.png

寶瓶文化

寶瓶文化以最旺盛的企圖心在出版市場出發,「把事情做大」是寶瓶創社的信念。我們深信,要做出版,就要做大眾出版,而以我們的專業、決心與意志力,必能讓作品有最完美的呈現,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未來,寶瓶將繼續努力出版高品質且適合大眾閱讀的好書,希望藉此努力,能讓讀書成為全民運動!

作者文章

選票比海洋重要?政府佛系保育、政策牛步 揭開「海洋三法」的難產真相

選票比海洋重要?政府佛系保育、政策牛步 揭開「海洋三法」的難產真相

年輕街友有家歸不得、困在心裡的牢籠 這個「社會」憑什麼淘汰他們?

年輕街友有家歸不得、困在心裡的牢籠 這個「社會」憑什麼淘汰他們?

瀕危鯊魚、大王具足蟲都上桌 台灣的「海鮮文化」能永續轉型嗎?

瀕危鯊魚、大王具足蟲都上桌 台灣的「海鮮文化」能永續轉型嗎?

街頭困境下的女性無家者...如何走出傷痛、尋找遮風避雨的地方?

街頭困境下的女性無家者...如何走出傷痛、尋找遮風避雨的地方?

最新文章

新北小眾景點!全台唯一的梯田鳶尾花海  還可以體驗一日小農

新北小眾景點!全台唯一的梯田鳶尾花海 還可以體驗一日小農

又有私自架網!獅潭草莓田讓13隻鳥網死 至少4隻是保育類

又有私自架網!獅潭草莓田讓13隻鳥網死 至少4隻是保育類

即將進入尾聲!茄萣濕地吸引8千隻候鳥來過冬 賞鳥只剩4月

即將進入尾聲!茄萣濕地吸引8千隻候鳥來過冬 賞鳥只剩4月

被動捕魚護生態!定置網捕魚空拍全紀錄 幫助海洋休養、漁業更永續

被動捕魚護生態!定置網捕魚空拍全紀錄 幫助海洋休養、漁業更永續

新竹候鳥春季報到!黑面琵鷺、白琵鷺及小燕鷗都在香山濕地簽到

新竹候鳥春季報到!黑面琵鷺、白琵鷺及小燕鷗都在香山濕地簽到

魚兒賞光!碧潭堰魚道設計大成功 毛蟹、魚群洄游數量可觀

魚兒賞光!碧潭堰魚道設計大成功 毛蟹、魚群洄游數量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