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開發吞噬濕地!西海岸泥灘地消失近6成、威脅候鳥生態

陸地生物

生多所研究顯示,在經歷了100年的大規模人為開發後,台灣西海岸泥灘地整體面積約有58%已經消失,天然棲地也逐漸被人工化設施取代。 圖/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
生多所研究顯示,在經歷了100年的大規模人為開發後,台灣西海岸泥灘地整體面積約有58%已經消失,天然棲地也逐漸被人工化設施取代。 圖/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近日在國際期刊Wetlands發表一項關於台灣西海岸泥灘地過去百年變遷的研究,報告顯示,經歷100年的大規模人為開發,西海岸泥灘地整體面積約58%已消失,將威脅到生物多樣性,對遷徙性水鳥構成重大威脅。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團隊呼籲,政府應重新審視沿海地區的土地利用規畫,減少泥灘地等天然棲地的流失,以達成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目標。

泥灘地為最重要的生態系之一,提供碳吸存等生態服務功能,及承載高度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指出,根據澳洲研究顯示,全球泥灘地自1984至2016年間,流失16%,亞洲因為20世紀末經濟與工業成長快速,沿海泥灘地流失程度遠高於全球,而台灣是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中繼站,因此泥灘地健全程度對東亞水鳥的存續至關重要。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宛均說,為了全面了解台灣泥灘地變遷,團隊透過歷史地圖與衛星影像分析,發現從1950年代開始,台灣西海岸泥灘地面積隨著大規模人為開發,而逐年減少,至2010年約有58%的泥灘地消失。

陳宛均分析,在開發歷程中,因水資源需求,在上游河川興建水庫與水壩,攔截了泥沙,也阻斷了泥灘地的自然增長。此外,愈來愈多泥灘地被填海造陸,轉變為養殖漁業和農業區,或是開發為工業區、漁港及商港,使得海岸環境從天然棲地逐步變為半天然棲地,最終成為完全人工化設施。

陳宛均表示,目前全台僅存最完整的泥灘地位於彰化漢寶濕地、芳苑濕地、濁水溪出海口的大城濕地一帶,肩負著重要的生態系服務功能,更是眾多水鳥的重要覓食地,提醒政府謹慎規畫沿海地區的土地利用。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滑手機不只會腦腐 還會憂鬱!社群媒體讓青少年越來越不快樂

滑手機不只會腦腐 還會憂鬱!社群媒體讓青少年越來越不快樂

貓奴才注意了!2025貓咪登記新制上路 未植晶片最高可罰1.5萬

貓奴才注意了!2025貓咪登記新制上路 未植晶片最高可罰1.5萬

「霧農大叔」爆紅!短影音行銷農會農產品 創造百萬流量

「霧農大叔」爆紅!短影音行銷農會農產品 創造百萬流量

聖誕節交換禮物指南!今年耶誕就送這8款環保永續好禮

聖誕節交換禮物指南!今年耶誕就送這8款環保永續好禮

最新文章

台灣之光!「蝠路雙全」紀錄片連獲國際大獎 讓世界看見蝙蝠保育

台灣之光!「蝠路雙全」紀錄片連獲國際大獎 讓世界看見蝙蝠保育

台灣每年浪費近5億噸水!相當於2個石門水庫 水資源正走向泡沫化危機

台灣每年浪費近5億噸水!相當於2個石門水庫 水資源正走向泡沫化危機

寒流太強!2百多隻海龜抵擋不住大凍僵 導致無法覓食、擱淺

寒流太強!2百多隻海龜抵擋不住大凍僵 導致無法覓食、擱淺

浪浪闖玉山遊蕩討食...憂釀生態危機 背工連籠帶狗扛40公斤下山

浪浪闖玉山遊蕩討食...憂釀生態危機 背工連籠帶狗扛40公斤下山

抹香鯨現身花蓮外海頻率大增!協會研究鯨豚、分析原因

抹香鯨現身花蓮外海頻率大增!協會研究鯨豚、分析原因

撈到保育類大村鯨下顎骨!上網標價販售 漁民觸法遭緩起訴

撈到保育類大村鯨下顎骨!上網標價販售 漁民觸法遭緩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