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機基樁能聚魚、形成新漁場?專家:效果有限 憂影響魚類習性
農業部水產試驗自2019年起持續在台灣西部風機海域進行試驗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風機設置後,海域的底棲類物種呈現增加趨勢,且風機基樁具有聚魚效果,不僅有助形成新的漁場,也提高漁民的漁獲量。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認為,基樁會改變海流和影響魚的生態習性改變,在基樁底下釣魚的多是不屬於漁民的波特船釣客。
水試所表示,台灣西部風機海域在2019年初開始建造水下基樁及風場設施,為消弭漁民對於漁場變化產生的疑慮,水試所特別針對風機海域進行水下生物相的調查,藉由漁業試驗船配備的底拖網,蒐集魚類、甲殼類和頭足類等生物標本共計1萬5757件,並應用群聚結構方法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底棲性物種種類數有增加跡象,而風機基樁對於底棲性魚種,例如魬鯛、黃鰭鯛、三線磯鱸及斑海鯰等有較佳的聚集效果。
水試所指出,隨著國內產業對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台灣西部海域風機設置與漁業發展之間的競合關係與相關議題廣受關注,水試所透過試驗船與水下聲學等方式,分析風機海域的魚種變動,未來也會持續進行漁場的調查與監測,並開發海域多重利用技術,期待能開創風場與漁場共生共榮的永續經營模式。
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研究員吳斐竣表示,水試所除了應該公開完整研究報告外,根據訪談漁民得知,風機基樁的聚魚效果和空間非常有限,以基樁為中心約10多公尺半徑才有聚魚效果,並不會無限擴大。且基樁也會改變海流而影響魚的生態習性改變,如三線磯鱸、油帶等會停在基樁附近不走,而不會靠岸。
吳斐竣說,風機業者不希望漁民進入基樁50公尺甚至100公尺半徑內,因此兼營一支釣的漁民並沒有因此受益,在基樁底下釣魚的多是不屬於漁民的波特船釣客,刺網漁民受到風場建設的影響更大,由於基樁距離的物理限制,迫使刺網無法繼續原本的作業,但主管機關並沒有提出調適措施來協助漁民。
吳斐竣芷出,台灣始終缺乏海洋空間規畫,離岸風場與重要漁場的高度重疊已是既定事實,離岸風電與漁業的競合關係不只是漁業資源的變動,主管機關與離岸風電業者應盡可能不干擾漁業活動的情況下推進離岸風電計畫,同時盡可能讓漁民了解情況,這樣才有可能最大化離岸再生能源和漁業活動共存的機會。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