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鷹寶寶日常首次公開 直播家族老三「莎倫」的玉山生活

陸地生物

熊鷹是瀕臨絕種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 圖/玉管處提供
熊鷹是瀕臨絕種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 圖/玉管處提供

熊鷹瀕臨絕種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為讓民眾一睹珍稀畫面,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進行台灣首次熊鷹巢直播,可欣賞玉山國家公園熊鷹家族老三「莎倫」的日常生活。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孫元勳告訴中央社記者,熊鷹為台灣最壯碩的留棲性猛禽,生息環境通常需要較大面積原始森林,生態調查推估全台熊鷹數量有500個家族,約1000隻。

孫元勳說,這次的熊鷹巢直播是台灣首次,由鴻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器材架設、緯創人文基金會支持直播設備,記錄位於玉山國家公園內其一熊鷹家族中第3胎「莎倫」的日常生活,「莎倫」是近2個月大的熊鷹寶寶,性別尚在檢驗中,目前體重約有1.6至1.9公斤重。

孫元勳提及,「莎倫」也有兄弟姊妹,分別是大姊「烏莉」、二姊「妲麗茉」,目前已離家在外,「烏莉」在西邊、「妲麗茉」則是在東邊,離巢約2、30公里。

「直播真的是要天時地利人和!」孫元勳說,巢位位於深山中,難以到達,電力是用太陽能板供應,降低人為干擾,若天氣出現長時間下雨就可能中斷,畫面相當難得,希望可以直播到6月中過後,讓民眾可以透過鏡頭一睹熊鷹在自然棲地,最原始的生活日常及生態環境,藉以傳達生態保護重要性。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醜泥怪」大翻身!中和「瓦磘溝」曾惡臭不堪 水質改善後烏魚也現蹤

「醜泥怪」大翻身!中和「瓦磘溝」曾惡臭不堪 水質改善後烏魚也現蹤

美國曾佔優勢!為何敵不過「中國製造」、在清潔能源競爭中被中國超車?

美國曾佔優勢!為何敵不過「中國製造」、在清潔能源競爭中被中國超車?

離島垃圾轉運成效不彰!源頭沒有減量還增加、委託代燒率也超過8成

離島垃圾轉運成效不彰!源頭沒有減量還增加、委託代燒率也超過8成

不只正名更要禁止!女權團體呼籲終結「處女膜修復術」

不只正名更要禁止!女權團體呼籲終結「處女膜修復術」

最新文章

「醜泥怪」大翻身!中和「瓦磘溝」曾惡臭不堪 水質改善後烏魚也現蹤

「醜泥怪」大翻身!中和「瓦磘溝」曾惡臭不堪 水質改善後烏魚也現蹤

你家也有「微塑膠」海綿嗎?研究揭科技海綿每月釋放數兆纖維 進入食物鏈

你家也有「微塑膠」海綿嗎?研究揭科技海綿每月釋放數兆纖維 進入食物鏈

蜜蜂大軍消失中!建築師、設計師搶著打造「友善花園」救傳粉昆蟲

蜜蜂大軍消失中!建築師、設計師搶著打造「友善花園」救傳粉昆蟲

穿山甲太好吃?全球盜獵走私嚴重...美國提案納入保護、遏止不法活動

穿山甲太好吃?全球盜獵走私嚴重...美國提案納入保護、遏止不法活動

不只人類 野生動物也「吃塑」!瑞士野豬糞便每克含逾600顆微塑膠

不只人類 野生動物也「吃塑」!瑞士野豬糞便每克含逾600顆微塑膠

台灣小水力發電進退兩難,是綠電解方還是生態隱憂?

台灣小水力發電進退兩難,是綠電解方還是生態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