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拾獲台灣狐蝠寶寶 花蓮展開全台首例幼蝠救援

有民眾在花蓮市拾獲1隻台灣狐蝠寶寶,通報林保署花蓮分署,是台灣首例救援案例。花蓮分署徵詢國內及日本狐蝠專家,建立照養流程。 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有民眾在花蓮市拾獲1隻台灣狐蝠寶寶,通報林保署花蓮分署,是台灣首例救援案例。花蓮分署徵詢國內及日本狐蝠專家,建立照養流程。 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有民眾在花蓮市拾獲1隻台灣狐蝠寶寶,通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是台灣首例救援案例。花蓮分署徵詢國內及日本狐蝠專家,建立照養流程,經評估後決定將幼蝠交予東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照養,由獸醫師依成長狀態,評估成體後是否野放。

台灣狐蝠為夜行性動物,於晨昏及夜間活動,棲息在森林或谷地,黃昏時外出活動,多為單獨活動。因棲地被破壞,數量大幅減少,屬於瀕臨絕種野生動物,根據花蓮狐蝠監測志工的觀察,發現狐蝠日間也會棲息在市區綠地樹林中。

有民眾在花蓮市拾獲1隻台灣狐蝠寶寶,通報林保署花蓮分署,是台灣首例救援案例。 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有民眾在花蓮市拾獲1隻台灣狐蝠寶寶,通報林保署花蓮分署,是台灣首例救援案例。 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分署指出,台灣狐蝠在本島僅在大花蓮地區確認有繁殖個體,非常不容易,拾獲幼蝠的民眾為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志工,20日晚間發現狐蝠幼體後,擔心幼蝠遭到流浪犬貓攻擊緊急救援,隔天交由台灣狐蝠監測志工隊長鍾秀綢,立即通報緊急處置。

花蓮分署指出,這次是國內首次拾獲台灣狐蝠幼體,經檢查是隻小公蝠,推測約2周大。因過去無相關照養經驗,在母蝠接回前,為維持幼蝠體力,花蓮分署向多名教授、獸醫、台灣蝙蝠學會,以及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等狐蝠專家,諮詢蝙蝠幼體照養方式,專家們也向日本專家請益狐蝠照養經驗及收集文獻,建立幼蝠照養流程。

經獸醫師評估後,花蓮分署執行幼蝠回歸母蝠計畫,將幼蝠放回原拾獲處,希望母蝠接回。但2天過去,發現狐蝠不斷在幼蝠周邊繞飛,卻未接觸幼蝠。

考量幼蝠體力、健康狀況及母蝠未出現,花蓮分署於23日送至野灣動物醫院,由專業團隊接手照養工作,並進行更精密的測量與體能評估。這次花蓮分署及志工夥伴共出動27人次照養與野放。

花蓮分署呼籲,民眾如發現幼蝠或受傷個體,第一時間應通報縣市政府1999,或分署(0800-057930),切勿帶回私自照養,避免觸法。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只需1/12的時間!AI垃圾包辨識小幫手 準確率可達95%、抓違規丟垃圾更省時

只需1/12的時間!AI垃圾包辨識小幫手 準確率可達95%、抓違規丟垃圾更省時

能源弱勢壓力好大...尤其是夏季電價期間 56.9%家庭能源支出占收入超10%

能源弱勢壓力好大...尤其是夏季電價期間 56.9%家庭能源支出占收入超10%

國產柳杉桌椅進教室!花蓮高農花33萬採購 讓學生感受在地木材、精油香氣

國產柳杉桌椅進教室!花蓮高農花33萬採購 讓學生感受在地木材、精油香氣

AI救老櫻花樹!日本麒麟推「櫻花AI相機」 能判斷樹齡、評估健康狀況

AI救老櫻花樹!日本麒麟推「櫻花AI相機」 能判斷樹齡、評估健康狀況

最新文章

為什麼植物要這麼臭! 比屍體還臭的獨到魅力

為什麼植物要這麼臭! 比屍體還臭的獨到魅力

24年來最北!台灣黑熊出沒桃園原民部落 顯示山林族群逐漸恢復

24年來最北!台灣黑熊出沒桃園原民部落 顯示山林族群逐漸恢復

塔塔加三山新科技!登山步道裝流量計數器 幫助掌握園區人流、優化管理

塔塔加三山新科技!登山步道裝流量計數器 幫助掌握園區人流、優化管理

厲害鼠!非洲巨鼠「掃雷」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3年多嗅出109顆地雷

厲害鼠!非洲巨鼠「掃雷」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3年多嗅出109顆地雷

台灣首見「長須鯨」!10.5公尺完整個體 擱淺龜山島北岸

台灣首見「長須鯨」!10.5公尺完整個體 擱淺龜山島北岸

世界首例!台灣發現新屬新種「花蓮臺塘鱧」 淡水魚的重大發現

世界首例!台灣發現新屬新種「花蓮臺塘鱧」 淡水魚的重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