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火山島新發現 科學家成功分離出「噬碳」藍綠菌

義大利火山島武爾卡諾島(Vulcano)。 圖片來源:Peter F.(CC BY-NC-ND 2.0)
義大利火山島武爾卡諾島(Vulcano)。 圖片來源:Peter F.(CC BY-NC-ND 2.0)
無貧窮

義大利西西里島外海有一座以火山為名的小島,在這座武爾卡諾島(Vulcano)上,科學家發現火山噴泉中有一種藍綠菌能吞噬二氧化碳,且捕獲速度驚人。今年2月,研究團隊也完成了美國科羅拉多州洛磯山脈碳酸泉的取樣,環境中二氧化碳濃度較武爾卡諾島更高,有待後續進行DNA序列分析。資助這項計畫的生技公司認為,研究結果將有助於下一代的碳捕集技術。

前所未見 實驗室培養出「噬碳」火山綠光合菌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微生物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生物量(biomass)的速度比任何其他已知的藍綠菌都要快。

「這些細菌似乎能在火山噴流中自然生長,有效利用環境中豐富的二氧化碳;跟其他已知生長快速的藍綠菌比較起來,該菌株在幾種條件下的碳捕獲效率更高。它們似乎也適應了冒泡、擾動的火山噴流環境,變得更密集、更容易下沉⋯⋯這種不尋常的特性,可能有助於捕捉碳並將其沉入深海封存,」研究作者之一,來自哈佛大學的舒伯特(Max Schubert)說。

去年9月,科學家首度在義大利小島上發現後,與巴勒莫大學(University of Palermo)合作展開對水文、沉積物和其他微生物來源的採樣工作。接著,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和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等更多團隊加入合作,在實驗室環境下,從這些樣本中培養出能捕獲二氧化碳的微生物,成功分離出一種前所未見的火山綠光合菌。

初步研究數據也顯示,這種菌株可將捕捉到的碳轉化成有價值的化合物,例如可生物分解的微生物聚合PHA塑膠。

藍綠菌也非減碳萬靈丹

不過,據《衛報》報導,研究主持人、威爾康乃爾醫學院(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和哈佛醫學院學者蒂爾尼(Braden Tierney)表示,這種微生物並非萬靈丹。目前因應氣候變遷和碳捕捉,仍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解決方案。在部分情況下,樹木會勝過微生物或真菌。但在某些情況下,只能靠這種快速生長且會沉入水中的微生物,可能還需要大型的碳捕集池。這種微生物或許還能生產出有用的生物塑膠。

資助這項研究計畫的生技公司「Seed Health」,同時也在研究如何使用微生物酶來分解塑膠。

今年2月,研究團隊探訪美國科羅拉多州,洛磯山脈碳酸泉的二氧化碳濃度更高,取樣結果正在分析中。研究人員表示,所有關於此藍綠菌的資料,包括與庫存藍綠菌樣本配對的DNA序列結果,未來將以資料庫的形式公開發表,供其他科學家使用。

洛磯山脈的碳酸泉。 圖片來源:Seed Health / John Kowitz
洛磯山脈的碳酸泉。 圖片來源:Seed Health / John Kowitz

參考資料

衛報(2023年4月19日),Volcanic microbe eats CO2 ‘astonishingly quickly’, say scientists

Seed Health新聞稿(2023年4月19日),Scientists Discover Volcanic Microbe That Could Unlock New Frontier in Carbon Capture Technology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義大利火山島新發現 科學家成功分離出「噬碳」藍綠菌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抖音炫耀帶起飼養鯊魚潮 專家:你不適合養鯊的5個理由

抖音炫耀帶起飼養鯊魚潮 專家:你不適合養鯊的5個理由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

斐濟遊客愛上的Loloma Hour是什麼? 1小時環境快樂時光 做一件對當地好的事

斐濟遊客愛上的Loloma Hour是什麼? 1小時環境快樂時光 做一件對當地好的事

遊蕩犬、沙灘車、撿蛋 來看小燕鷗在台繁殖到底有多難

遊蕩犬、沙灘車、撿蛋 來看小燕鷗在台繁殖到底有多難

最新文章

抖音炫耀帶起飼養鯊魚潮 專家:你不適合養鯊的5個理由

抖音炫耀帶起飼養鯊魚潮 專家:你不適合養鯊的5個理由

幫美洲獅過馬路!洛杉磯斥資9200萬美元 打造全球最大動物生態天橋

幫美洲獅過馬路!洛杉磯斥資9200萬美元 打造全球最大動物生態天橋

守護台灣的「鼠患剋星」!新北首度成功人工孵化黑眉錦蛇 順利野放11條幼蛇

守護台灣的「鼠患剋星」!新北首度成功人工孵化黑眉錦蛇 順利野放11條幼蛇

原生魚種再+1!「弓背青鱂」證實為台灣特有種 標本錯認百年終認祖歸宗

原生魚種再+1!「弓背青鱂」證實為台灣特有種 標本錯認百年終認祖歸宗

台灣本島已絕跡!金門擎天水庫野放800尾珍稀原生魚「大鱗梅氏鯿」變身保種庫

台灣本島已絕跡!金門擎天水庫野放800尾珍稀原生魚「大鱗梅氏鯿」變身保種庫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