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調查:自來水、貝類都驗出微型塑膠
環保署首度公布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與貝類中微型塑膠調查結果,結果發現,大部分樣品均檢出微型塑膠。
其中,從自來水廠自來水中檢出塑膠為纖維狀,數量範圍為0至6根/公升,其中,原水的檢出率為61%、清水為44%,又以公館的清水檢測值較高,環保署與自來水公司表示,主要是因為採樣時周邊正好進行工程所致,工程結束後即降低,民眾無須擔心。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表示,面對塑膠微粒要從源頭減量到河川中途的攔截、淨灘、海洋廢棄物的移除等,這樣的研究,是未來持續調查的基礎資料。
根據環保署的調查顯示,海水微型塑膠數量範圍為每1000公升有1000至1.85萬個,沙灘砂礫每公斤26至2400個,養殖及野生貝類每公克0.2至5.2個,鑑定檢測出的微型塑膠多屬常見的塑膠材質;來源來自寶特瓶、塑膠袋、瓶蓋、吸管等等物質的分解。
這調查在民國106年12月至107年7月進行,包括106年12月台水、北水11處淨水廠、107年3月在台水、琣水、金門、馬祖共89處淨水廠,採取樣本清水100件、原水23件。調查顯示,清水平均值為0.75根/公斤,原水2.17根/公斤;環保署比對國際非營利組織的各國自來水檢測值為4.34根/公斤,我國仍低於國際檢測值。
台灣省自來水公司副總吳振榮表示,微型塑膠無所不在,經過風化日曬後變成小型碎片,他認為這個數值已經比國外數據低很多,但仍請民眾少用並做好回收。
此外,環保署也到王功、台西、東石、安平、澎湖、金門、馬祖等採集養殖貝類和野生貝類,包括淡菜、牡蠣、扇貝、蛤蜊等,養殖的因為時間到就採收,因此驗出來的數值比野生的還要少,台灣抽驗的數值比國際數值要低。
環保署環檢所組長楊喜男表示,聯合國有做一項調查,認為貝類的營養價值與吃到貝類中的微型塑膠危害相比較多,所以聯合國仍建議民眾食用貝類。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政府、民眾都應該要抑制塑膠氾濫的現象,把塑膠用在必要用途,使用後要好好做回收,一般民眾自己都會亂丟,有些民眾即使拿給清潔隊回收最後也是堆置,有些回收場等於垃圾的堆置場,颱風一來,垃圾也就隨處去,亂丟的量即使僅有1%,就會造成為嚴重的問題,塑料的包裝用品,太過便宜,讓大家不知道節制。這些塑膠在環境中就會慢慢碎裂,魚吃進去,進入生物的消化道,最後我們再吃魚,又回到人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