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縣市雨量豐卻河溪乾枯…台灣原生種魚蝦死一片 淪首波「氣候難民」

乾涸溪流逢連日降雨或颱風水位上升,洄游魚蝦趁機上溯;但水量來得快去得快,往往不到數日又恢復乾涸,再度斷流,上溯到一半的魚蝦前路斷絕,出現生態墳場。 圖/方韻如提供
乾涸溪流逢連日降雨或颱風水位上升,洄游魚蝦趁機上溯;但水量來得快去得快,往往不到數日又恢復乾涸,再度斷流,上溯到一半的魚蝦前路斷絕,出現生態墳場。 圖/方韻如提供

乾涸溪流逢連日降雨或颱風水位上升,洄游魚蝦趁機上溯;但水量來得快去得快,往往不到數日又恢復乾涸,再度斷流,上溯到一半的魚蝦前路斷絕,出現生態墳場。 圖/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提供
乾涸溪流逢連日降雨或颱風水位上升,洄游魚蝦趁機上溯;但水量來得快去得快,往往不到數日又恢復乾涸,再度斷流,上溯到一半的魚蝦前路斷絕,出現生態墳場。 圖/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提供

今年5月間,溪哥、鰕虎、毛蟹等魚蝦蟹慘狀。 圖/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提供
今年5月間,溪哥、鰕虎、毛蟹等魚蝦蟹慘狀。 圖/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提供

極端氣候造成近年雨水分配不均,缺水期增長,水資源豐沛的宜蘭、花蓮,過去以「即使沒水庫也從不缺水」自豪,但近年卻頻傳「河川斷流」,宜蘭蘇澳鎮「新城溪」的溪流河道斷流,加上農工業「截水」,多種台灣原生魚蝦蟹,因為河溪乾枯無水喪命,成了人為與氣候變遷下的難民。

宜蘭縣年均雨量達2,750毫米,高於台灣平均,新城溪上游山區2022年累積雨量高達1萬2027毫米,全國名列前茅,新城溪從3月以來傳出斷流後,雖有兩次颱風過境,但仍未恢復正常溪流,到8月中旬下游仍有斷流。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資深經理方韻如表示,今年3月新城溪中下游就出現斷流,4、5月斷流範圍甚至往上逼近武荖坑橋,他們陸續觀察到台灣石賓、台灣吻鰕虎、苦花、溪哥、毛蟹、大口湯鯉、日本禿頭鯊死在乾枯的河道,難過又心疼。

方韻如指出,2021年觀察到新城溪36種原生魚種與10種原生蝦蟹,有定居本地的魚蝦,也有河海間洄游的魚蝦;洄游魚蝦冬天時趁冬雨上溯,但今年2、3月間遇到農水署宜蘭管理處以閘門圍水,使得魚蝦洄游到一半就斷流,困死淺灘,本地魚蝦在乾涸時游往低窪處躲避,水量遲遲無法恢復,同樣逃不過死亡命運。

新城溪靠近國道五號段,河床上只剩一條細流。 記者陳敬丰/攝影
新城溪靠近國道五號段,河床上只剩一條細流。 記者陳敬丰/攝影

宜蘭縣府追查,農田用水與龍德工業區的工業用水截走新城溪大半溪水,加上近年極端氣候的影響,降雨量已經不穩定,更經不起農、工業與民生用水消耗,縣府水資處最近找來相關單位開會,要求農田水利署宜蘭管理處適時開啟水門,農閒時「把水還給河流」,台化公司龍德廠也提出數種節水方案。

宜蘭惜溪聯盟召集人康芳銘表示,宜蘭河川短、溪水湍急,不容易留住溪水,枯水期缺水是常見現象,這2年遇到氣候異常,包含颱風連續幾年沒光顧、梅雨季水量不夠、秋冬東北季風增強雨量集中,全年雨水分配不均,缺水期增長,過去豐沛的地下水資源越來越少,溪流水量減少也是一種警訊。

蘭陽農業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名輝說,宜蘭不會僅有1條新城溪斷流,只要溪河供應人類用水都可能面臨截流轉水、河道乾涸、溪流生態物種難以存活的困境;溪流裡的台灣原生物種與迴游魚蝦,將是人為與氣候變遷下的首波氣候難民。

無獨有偶,花蓮也面臨高溫乾旱、缺水考驗,今年秀姑巒溪支流6月也出現長達半個月的斷流,颱風來才紓解,但台灣山高水急,儲水不易,田地在水圳下游的農民只能趁晚上把水「趕」到農地,農水署花蓮管理處規畫分配水量到農田灌溉。

農水署花蓮管理處長張麒瑋表示,上月曾到花蓮南區開說明會請農友要注意缺水問題,幸好7月底杜蘇芮颱風帶來雨量補充水源,否則乾旱無法栽種第二期稻,管理處興建「水撲滿」,類似水塔從山上接水儲存,乾旱需要用水時,可用管線輸水到農田,預計今年底啟用。

從國道五號向下游走不到100公尺,便是涓涓細流的盡頭,新城溪在此中斷。 記者陳敬丰/攝影
從國道五號向下游走不到100公尺,便是涓涓細流的盡頭,新城溪在此中斷。 記者陳敬丰/攝影

新城溪下游靠近龍德大橋段,寬闊的河床已經完全乾涸。 記者陳敬丰/攝影
新城溪下游靠近龍德大橋段,寬闊的河床已經完全乾涸。 記者陳敬丰/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花蓮垃圾場「燒」不停!今年已發生11起火警 鋰電池、火種是元兇

花蓮垃圾場「燒」不停!今年已發生11起火警 鋰電池、火種是元兇

獨居長者安全亮紅燈!4成「孤獨死」死亡3天後才被發現

獨居長者安全亮紅燈!4成「孤獨死」死亡3天後才被發現

水域意外頻傳...但安全管理僵化、違規開罰率低 專家批制度停滯10年

水域意外頻傳...但安全管理僵化、違規開罰率低 專家批制度停滯10年

全球升溫1.5°C已不可避免...聯合國:減碳目標「幾乎沒有帶來任何改變」

全球升溫1.5°C已不可避免...聯合國:減碳目標「幾乎沒有帶來任何改變」

最新文章

全球升溫1.5°C已不可避免...聯合國:減碳目標「幾乎沒有帶來任何改變」

全球升溫1.5°C已不可避免...聯合國:減碳目標「幾乎沒有帶來任何改變」

人類好揮霍...75%能源變廢熱、生產一條牛仔褲的用水夠一個人喝7年

人類好揮霍...75%能源變廢熱、生產一條牛仔褲的用水夠一個人喝7年

氣候打亂草莓產季...苗栗大湖草莓季延至12月中、豐香品種也成絕響

氣候打亂草莓產季...苗栗大湖草莓季延至12月中、豐香品種也成絕響

為氣候而走!民間百工百業上街 繞行101籲政府提升「氣候韌性」

為氣候而走!民間百工百業上街 繞行101籲政府提升「氣候韌性」

雪厚到直升機打滑...尼泊爾與西藏降異常大雪 聖母峰暫停開放觀光

雪厚到直升機打滑...尼泊爾與西藏降異常大雪 聖母峰暫停開放觀光

補貼是幫兇?研究:氣候變遷危及健康 政策失敗數百萬人枉死

補貼是幫兇?研究:氣候變遷危及健康 政策失敗數百萬人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