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視訊、查定位...智慧型手機養大的Z世代 寧可被「監視」也拒絕獨處?

良好健康與福祉

無論在台灣或日本,都達8成國中生擁有智慧型手機,多數青少年下課後的生活更是被手機綁架。 圖/Shutterstock
無論在台灣或日本,都達8成國中生擁有智慧型手機,多數青少年下課後的生活更是被手機綁架。 圖/Shutterstock

編按:無論在台灣或日本,都達8成國中生擁有智慧型手機,多數青少年下課後的生活更是被手機綁架。長期關注社會現象的石井光太在《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書中提到,這群被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犧牲個人獨處時間,透過群組視訊或定位APP,持續與朋友保持聯繫,竟是因為害怕成為邊緣人。

日本國中一年級的學生,持有智慧型手機的比例高達80%。他們會使用手機做什麼?

根據兒童家庭廳〈令和5年度(2022年)青少年網路使用環境實況調查報告書〉指出,第一名是觀看影片(88%)、第二名是發布內容或互傳訊息(84.9%)、第三名是查資料(83%)。換句話說,使用手機的時間大部分花在影片、社群平臺及搜尋上。(按:在臺灣教育部〈112年(2023年)臺灣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調查報告書〉中,國中生持有智慧型手機的比例為87%。使用手機上網時,最常進行的活動為玩遊戲〔77.6%〕、使用社群平臺〔75.3%〕和影音網站〔72.9%〕。)

放學後也要一直視訊...國中生吃飯、洗澡都被手機綁架

不論是LINE、X(舊名Twitter)或Instagram,社群平臺連結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要使用得當,就能成為日常生活的武器。

不過,社群平臺上的關係,有時反而讓孩子很痛苦。

關西地區一名40多歲的女老師說:

「我覺得現在的學生生活很吃力,即使在放學後,也要一直用社群平臺跟朋友連線到深夜,幾乎沒有時間從學校的人際關係中解脫。

「才剛回到家,幾分鐘前才道別過的朋友,就已經透過社群平臺傳來訊息或照片。不論是晚餐時間,還是讀書、洗澡時也是如此。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到睡前,甚至是已經入睡。」

我常常聽父母說,孩子們即使回到家,也會一直在社群平臺上跟朋友聊天。直到不久之前還只是傳文字訊息,近年來則改用視訊通話。

上述情況常見於準備段考或其他考試時,由於這段期間學校課程會縮短、沒有社團活動,所以學生們會提早回家。

在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假如學生覺得提早放學很無聊,就會傳送簡訊給朋友,或是約同學到圖書館或速食店一起用功。

然而,現在的國中生拿起智慧型手機,就能利用通訊軟體(例如LINE)打視訊電話互相聯絡。他們跟幾個朋友建立群組,不間斷的視訊通話,從傍晚到深夜,都一直在線上查看彼此用功的模樣。

一旦這個現象變得理所當然,不僅是考試期間,在日常生活中也會進行視訊。他們不見得會說話或是玩同一款遊戲,而是將手機放在書桌或床邊,另外拿平板觀看自己喜歡的影片或聽音樂。偶爾看一下對方在做什麼,再鑽進自己的世界裡。

同學之間群組不只1個 還要隨時看見對方才安心?

為什麼想要跟朋友聯繫到這種程度?

我向採訪時遇到的一名女國中生拋出這個問題。她跟朋友建立的聊天群組不只1個,每天會花上幾個小時視訊,她說:

「我認為,即使我們都不說話也仍這麼做的原因,大概是為了讓彼此安心。

「假如能夠透過手機隨時看到對方,不就表示這個人跟我是朋友嗎?反過來說,當我獨處時,就會開始擔心各種事,例如對方是不是討厭我,或是朋友是否正在跟別人在做某件事。所以,只要隨時能透過手機看到彼此的臉,就不必對此感到焦慮。」

在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沒有方法可以求證朋友在放學後,是不是跟自己以外的人玩耍,或是在家裡做什麼。

不過,有了智慧型裝置後,孩子們就可以時時查看朋友在做什麼。因此,他們會產生一種心理,要是沒有時時聯絡就會不安,只好用社群平臺束縛彼此,以獲得安全感。

學生瘋定位app 寧願被「監視」也不要變成邊緣人

孩子們為掌握彼此狀況而使用的工具,除了通訊軟體之外,還有如whoo或Jagat等共享即時定位資訊的應用程式。

這些APP可以瞬間查出使用者的所在地,並透過聊天室傳送訊息。孩子們將這些程式安裝在手機上後,就能看到朋友當下的位置,並詢問對方「你在那裡做什麼」,甚至是監看交往對象或鍾情異性的動向。這在國、高中生之間蔚為熱潮。

不論是視訊通話,還是共享位置資訊的應用程式,孩子們是否會討厭時時處於被監視的狀態?

先前的女學生表示:「不太會在意吧?假如討厭(被別人知道)的話,關掉手機電源就好了。更討厭的是,如果我是唯一不這麼做的人,反而覺得像被同儕排擠一樣。」

另一位男學生也說:「明明大家都互相連線,卻只有我沒這樣做,那不就是『邊緣人』嗎?這樣別人就會覺得我是個小咖(按:小角色、可有可無的小人物。「咖」為cast〔角色〕的音譯),很遜(丟臉)。」

照理說,孤單一個人不見得意味著「孤獨」。反倒是人與人的關係越緊密,精神就越容易感到疲憊。這種時候就要離開群體,騰出個人時間治癒心靈。

不過,國中生的共通點,就是害怕因為不共享資訊而成為邊緣人。與其成為邊緣人,不如隨時保持聯繫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200名托兒所至國高中教師現場直擊:手機陪伴長大的孩子,已經或即將成為怎樣的大人?家長、企業主管必讀。》。 圖/任性出版提供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200名托兒所至國高中教師現場直擊:手機陪伴長大的孩子,已經或即將成為怎樣的大人?家長、企業主管必讀。》。 圖/任性出版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百萬人響應的綠色行動!永豐「休碳Show time」榮獲金峰獎十大創新

百萬人響應的綠色行動!永豐「休碳Show time」榮獲金峰獎十大創新

回收量也看景氣?消費增加、限塑政策助攻 讓紙類紙容器回收量大增

回收量也看景氣?消費增加、限塑政策助攻 讓紙類紙容器回收量大增

「不買」成新趨勢!臉書Buy Nothing社團崛起  1285萬人加入免費贈物行列

「不買」成新趨勢!臉書Buy Nothing社團崛起 1285萬人加入免費贈物行列

台北市「空維區」是罰單陷阱?未檢驗排氣車輛一經過直接開罰 天天有人中招

台北市「空維區」是罰單陷阱?未檢驗排氣車輛一經過直接開罰 天天有人中招

最新文章

隨時視訊、查定位...智慧型手機養大的Z世代 寧可被「監視」也拒絕獨處?

隨時視訊、查定位...智慧型手機養大的Z世代 寧可被「監視」也拒絕獨處?

延長產假搶救少子化?是否強制休假引發爭議 托盟憂「職場隱形歧視」惡化

延長產假搶救少子化?是否強制休假引發爭議 托盟憂「職場隱形歧視」惡化

育兒責任誰來扛?產假擬從8週延長到12週 專家憂心女性就業選擇權

育兒責任誰來扛?產假擬從8週延長到12週 專家憂心女性就業選擇權

財政部性別統計:2023男女所得差距縮小至1.57倍 是近3年最低

財政部性別統計:2023男女所得差距縮小至1.57倍 是近3年最低

不是只有成年人會家暴...未成年對父母施暴5年增8成 其中單親媽媽最多

不是只有成年人會家暴...未成年對父母施暴5年增8成 其中單親媽媽最多

人臉辨識的潘朵拉盒子:隱私裸奔、普通生活照變肉搜工具

人臉辨識的潘朵拉盒子:隱私裸奔、普通生活照變肉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