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4次…首爾酷兒文化節申請受阻 主辦憂:性別權益開倒車

性別平等

過去24年來,共有15萬人參與首爾酷兒文化節,曾有3萬5000人同時為性少數者權益走上街頭,參與首爾酷兒遊行。 圖/freepik
過去24年來,共有15萬人參與首爾酷兒文化節,曾有3萬5000人同時為性少數者權益走上街頭,參與首爾酷兒遊行。 圖/freepik

韓國最大的LGBT活動「首爾酷兒文化節」邁入第25屆,但今年在申請活動場地等行政程序上卻連連受阻,甚至得為反LGBT勢力的攻擊行為買單,主辦方對韓國社會在維護性少數者權益上開倒車的現象表示憂心。

「我們將今年口號定為YES, QUEER!時,並沒想到這會變成如此迫切的訴求」,首爾酷兒文化節組織委員會委員長梁瑄友今天在對外媒的記者會上表示,今年為活動申請場地的過程中,已經受到首爾市政府的4次拒絕,「但酷兒族群並不是被拒絕就會消失,組織委員會也不會因此放棄舉辦活動」。

2000年起一年一度的首爾酷兒文化節,自2015年起除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外,每年都在首爾市政府前的首爾廣場舉行活動,但去年首次遭首爾市府拒絕使用申請,當時市府將活動當日的場地使用權給了另一個反對LGBT(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者)的基督教青年音樂會。

今年首爾市府拒絕的理由則是預計連續舉辦7個月的「露天圖書館」活動。梁瑄友表示,申請遭拒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但今年不只是遊行活動,演講、討論會等活動場地申請都遭拒」,「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拒絕的剛好都是首爾市府轄下的機關」,質疑LGBT團體在行政程序上遭到公家機關差別對待。

過去24年來,共有15萬人參與首爾酷兒文化節,曾有3萬5000人同時為性少數者權益走上街頭,參與首爾酷兒遊行;但這樣的發聲行動不僅招來反對勢力的惡意攻擊,這些言語、肢體攻擊行為也成為場地主管單位拒絕LGBT團體活動的理由。

梁瑄友舉例,原本預定4月19日在首爾市公益活動支援中心多目的廳舉行的紀念演講活動,在活動的15天前突然收到取消許可通知,梁瑄友解釋,原本申請的活動名稱是「文化節:實現民主的市民之力」,之後修改為「酷兒文化節:實現民主的文化之力」,其他內容都與先前一致,卻被以「活動內容與申請表不符」打回票。

首爾酷兒文化節期間預計舉行的演講活動,也因「可能引發社會糾紛,影響設施正常營運」為由被拒。梁瑄友說,組織委員會已向國家人權委員會提出陳情,強調「該被拒絕的不是酷兒族群,而是首爾市對性少數者的歧視行為」。

今年首爾酷兒文化節在5月17日至6月18日舉行,結合線上及實體演講、討論會、電影放映等活動,首爾酷兒遊行則規劃在6月1日於鄰近市政府的地鐵乙支路入口至鐘閣站之間舉行,屆時預期可能與去年一樣,受到LGBT抗議者包圍、攻擊,梁瑄友表示主辦方正與警方協調,擬定確保活動現場安全的應對方案。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自行車違規亂象多...未依規定轉彎、闖紅燈頻傳 2025至今已釀13死

自行車違規亂象多...未依規定轉彎、闖紅燈頻傳 2025至今已釀13死

鰻魚飯危機?歐盟擬將鰻魚列為限制貿易的瀕絕物種 日本:數量足夠而反對

鰻魚飯危機?歐盟擬將鰻魚列為限制貿易的瀕絕物種 日本:數量足夠而反對

海門冬立大功!高科大陸上養殖紅藻加進畜牧飼料 能從源頭抑制牛隻排放甲烷

海門冬立大功!高科大陸上養殖紅藻加進畜牧飼料 能從源頭抑制牛隻排放甲烷

每年近萬豬隻死於運輸...台灣豬活體拍賣制度殘忍、高碳排 歐美日韓都已淘汰

每年近萬豬隻死於運輸...台灣豬活體拍賣制度殘忍、高碳排 歐美日韓都已淘汰

最新文章

「被消失」的性少數...南韓LGBTQ+處境10年無好轉 主流社會拒納、政府漠視

「被消失」的性少數...南韓LGBTQ+處境10年無好轉 主流社會拒納、政府漠視

多胞胎孕產風險高...台灣人工生殖複製歐美經驗30年 再創寬鬆標準?

多胞胎孕產風險高...台灣人工生殖複製歐美經驗30年 再創寬鬆標準?

為彩虹發聲!布達佩斯市長硬槓匈牙利政府禁令 堅持舉行驕傲遊行

為彩虹發聲!布達佩斯市長硬槓匈牙利政府禁令 堅持舉行驕傲遊行

日本自衛隊爆性騷擾醜聞 女兵親揭部隊霸凌日常與父權文化

日本自衛隊爆性騷擾醜聞 女兵親揭部隊霸凌日常與父權文化

職業刻板印象OUT!「水電女力軍」優先培訓班 打破室內配線性別框架

職業刻板印象OUT!「水電女力軍」優先培訓班 打破室內配線性別框架

多子多孫多福氣?多胞胎試管嬰兒竟面臨更多早產、早夭風險

多子多孫多福氣?多胞胎試管嬰兒竟面臨更多早產、早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