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法擬開放代理孕母 限20至40歲終身1次

性別平等

「人工生殖法」草案擬開放代理孕母,但禁止商業目的。 圖/shutterstock
「人工生殖法」草案擬開放代理孕母,但禁止商業目的。 圖/shutterstock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5月14日預告修正「人工生殖法」草案,擬開放代理孕母但禁止商業目的,代孕條件為設籍台灣、年滿20歲至40歲、有足月懷孕生產經驗者,以終身1次活產為限。

台灣約5000至1萬人 可能有代孕生殖需求

台灣人工生殖相關統計顯示,子宮受損占不孕婦女1至2成,約5000至1萬人左右,可能會有尋求代孕生殖的需求。5月14日的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說明,截至民國111年至少有17個國家立法施行代孕生殖,藉由代孕生殖技術協助不孕症夫妻或男性同志伴侶一圓求子夢。

需符合哪些條件,才能委託代孕?

據草案規定,委託配偶委託代孕生殖,應符合妻子或女同志伴侶雙方皆無子宮、子宮先天性異常、免疫疾病等原因無法懷孕,或因懷孕或生產有嚴重危及生命之虞;受術配偶雙方均為男性。參考歐洲人類生殖及胚胎學會建議及台灣收養實務經驗,委託配偶至少一方年齡需未滿50歲。

誰可以當代理孕母?

至於各界關心的代理孕母資格條件,修正草案規定代理孕母須設有台灣戶籍,避免非法居留或於台灣無長久居住事實,可能導致跨境代孕糾紛,侵害代孕子女權益;代理孕母須年滿20歲,未滿40歲,確保生理健全、心理成熟,足以自主決定是否成為代理孕母,同時避免高齡生育風險。

考量需有懷孕且分娩經驗的婦女才能充分理解,評估是否願意從事代孕,再加上有剖腹產經驗者前置胎盤風險較高,這次修正草案規範代理孕母限於有足月懷孕生產經驗,無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子宮頸閉鎖不全、甲狀腺機能異常等重大併發症,也未有剖腹產經驗。

關於民間團體擔憂代理孕母衍生的子宮工具化爭議,這次修正草案參考以色列規定,最多1次為限制;代孕應為無償行為,非賺錢商業工作,避免形成不必要金錢誘因,但參酌美國作法可提供營養費,負擔必要檢查、委任律師、保險、心理諮商、交通、工時損失、產後護理等必要費用。

另外,依據101年公民審議會議共識,修正草案規定,代孕生殖僅限於妊娠型代孕,不得使用代理孕母卵子或代理孕母配偶的生殖細胞,醫療機構施行代孕生殖時,每次植入以單一胚胎為限,為避免減胎手術及降低懷孕生產風險,維護代理孕母健康與權益。

代孕子女和代理孕母的關係是什麼?能見面嗎?

關於代理孕母的代孕生殖胎兒權益,代孕子女至少與委託配偶一方有血緣關係,與代理孕母無血緣關係,修正草案基於保護所生子女及誠信原則,明定代孕所生子女視為委託配偶婚生子女,不影響委託配偶及代孕子女親子關係,並增訂代孕契約無效及撤銷相關內容。

考量代理孕母在交付代孕子女後,可能產生分離焦慮,這次修法為維護代理孕母心理健康,在不影響代孕子女及委託配偶的親和性前提之下,允許孩子生產後至少2年內,代理孕母可以探視代孕子女。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荷蘭如何從過去「人人瘋買車」,走到如今「人人自行車」的時代?

荷蘭如何從過去「人人瘋買車」,走到如今「人人自行車」的時代?

風災後都變垃圾?光電板成燙手山芋 環境部:未來大型案場須提抗災計畫

風災後都變垃圾?光電板成燙手山芋 環境部:未來大型案場須提抗災計畫

光電成本比他國貴20%!義大利綠色轉型卡關 恐難達歐盟2030減碳目標

光電成本比他國貴20%!義大利綠色轉型卡關 恐難達歐盟2030減碳目標

全台首創青年探索行動計畫:75位青年透過「流浪旅行」,在城市探索中看見自我的光芒

全台首創青年探索行動計畫:75位青年透過「流浪旅行」,在城市探索中看見自我的光芒

最新文章

北模作文以代理孕母為題...把子宮當成利他的工具 衛福部次長:考題反映社會盲點

北模作文以代理孕母為題...把子宮當成利他的工具 衛福部次長:考題反映社會盲點

彈性育嬰留停2.0:請假能以日為單位 托盟肯定其彈性但直指仍有3項缺憾

彈性育嬰留停2.0:請假能以日為單位 托盟肯定其彈性但直指仍有3項缺憾

父母曬小孩反成難以清除的「數位刺青」...台灣缺乏保護兒少數位隱私權的專法

父母曬小孩反成難以清除的「數位刺青」...台灣缺乏保護兒少數位隱私權的專法

不只正名更要禁止!女權團體呼籲終結「處女膜修復術」

不只正名更要禁止!女權團體呼籲終結「處女膜修復術」

隨時視訊、查定位...智慧型手機養大的Z世代 寧可被「監視」也拒絕獨處?

隨時視訊、查定位...智慧型手機養大的Z世代 寧可被「監視」也拒絕獨處?

延長產假搶救少子化?是否強制休假引發爭議 托盟憂「職場隱形歧視」惡化

延長產假搶救少子化?是否強制休假引發爭議 托盟憂「職場隱形歧視」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