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生育?從《未來媽媽》看女性「生育指南」

過去女性時常同時扮演媽媽、媳婦、老婆的角色,擁有多重身分的女性,在角色中奔波轉換,兼顧孩子和生活的女人,容易因為忙碌而迷失自我。 圖/pixabay
過去女性時常同時扮演媽媽、媳婦、老婆的角色,擁有多重身分的女性,在角色中奔波轉換,兼顧孩子和生活的女人,容易因為忙碌而迷失自我。 圖/pixabay
性別平等

編按:近日南韓首爾市府發布《孕婦指南》,建議孕婦在懷孕早期應按時完成家務以維持體態,且補充「把結婚前穿的衣服,或分娩後想要穿的小號衣服掛起來,警惕自己在多吃或不做運動時看看它們」,甚至提醒準媽咪在前往醫院生產前,要替丈夫準備好飯菜、衣物等...。

此篇指南在網站刊登後,立刻引來大批南韓網友不滿,認為該「指南」要求女性一切要為丈夫而活。不過,再進步一討論,「女性」要為生孩子而活嗎?

「婚不婚,就是孕不孕的開始」

「結婚後生小孩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嗎?」

「結婚不是為了生小孩,但結婚後就會有人開始問你什麼時候要生小孩?」

東方文化中重視家族延續的傳統,將婚姻及生育緊緊綁在一起,難以脫鉤。 圖/取自《未來媽媽》劇照
東方文化中重視家族延續的傳統,將婚姻及生育緊緊綁在一起,難以脫鉤。 圖/取自《未來媽媽》劇照

與相愛的人步入禮堂,婚後生個孩子,攜手共組一個家庭,經營幸福美滿的生活,是許多伴侶嚮往的生活。但是,這真能實現嗎?

「很愛一個人,一定要結婚嗎?」「沒有孩子的家,是不是就不完整?」台劇《未來媽媽》首播就拋出上述的疑問,透過劇中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主角們內心的掙扎與詮釋,引起現代人心中苦苦思索未果的共鳴。

看劇的同時,不妨回過頭問問自己:「結婚的意義是什麼?」又或者「當初是因為什麼原因而結婚?」

秉著「相愛」之名的結合,卻成了生育枷鎖


「你想想看,如果沒有孩子,這段婚姻還剩下什麼…」

        「婚姻是愛情墳墓,沒有孩子的婚姻,就像一個空蕩蕩的墳場」

上述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劇中女主立芳的婆婆認為「結婚後生孩子」是一個自然且標準的流程,其實,婆婆的言語反映東方社會「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觀念。東方文化中重視家族延續的傳統,將婚姻及生育緊緊綁在一起,難以脫鉤。



而婆婆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可能是因為研究中顯示東方社會普遍有著「養兒防老」的價值觀,例如劇中女主立芳的婆婆提到,夫妻間發生爭吵時,需要孩子來扮演「潤滑劑」。但,這真的是孩子存在的意義嗎?若夫妻雙方以「孩子」做為衝突發生的藉口,則可能無形中讓孩子成為代罪羔羊。

更甚至,有了孩子後,一切真的會好轉嗎?劇中女主立芳努力求子,放棄事業在家安胎、精準計算排卵日期,甚至使用婆婆求來的開運石,種種努力只為懷孕。這段原先因愛而維繫的婚姻,隨著懷孕的壓力,逐漸變質為一段只剩下傳宗接代的關係。

正在鬆動「女性=婚嫁生育」的標籤

親戚孩子的滿月酒上,親友們一句「什麼時候喝得到你的滿月酒?」「下一個就輪到你了」,看似善意的關心,卻帶給女主立芳極大壓力,外界的過度關注,如同一顆顆巨石,壓得她喘不過氣。



與立芳形成強烈對比的郭沁,貼近現代社會的新獨立女性形象,認為麵包在前愛情在後,事業和婚姻同等重要。

「如果婚後的生活品質不能過得和婚前一樣,甚至更好,為什麼要結婚呢?」

臺灣學者調查深入訪談未婚女性發現,現代女性遲遲未進入婚姻是因為以下三點因素考量:失去自己的時間、無法預測的婚姻關係以及公婆難題。

受訪女性表示,婚後生活往往都要以「家庭需求」做為出發點,不論在經濟、時間等面向亦然,也就是說,女性進入婚姻後,被期待「奉獻或放棄自己」來滿足家庭需求。加上現代婚姻觀仍有不少觀念建立在以「夫家」為主的價值觀下,任何家庭決策都需符合長輩的期待,缺乏自己做主的機會,例如:女主角立芳的婆婆對於「生不生孩子」的干涉。種種跡象顯示,婚後生活並不是兩個人的小世界,而是兩個家庭的大宇宙。

之所以有上述對婚姻感到疑惑的焦慮,其背後原因為女性認為結婚「必須放棄原本生活」且有「被迫脫離原生家庭」的感受,加上未知的婚後生活,使女性對婚姻望之卻步。從中顯示出女性價值觀念正逐漸轉型,婚姻與生育之間的關係不再緊密,在滿足前置作業前,進入婚姻與生兒育女可能不再是首要之選。

當媽媽是一種「選擇」,不是義務

過去女性時常同時扮演媽媽、媳婦、老婆的角色,擁有多重身分的女性,在角色中奔波轉換,兼顧孩子和生活的女人,容易因為忙碌而迷失自我。

臺灣學者調查已婚和未婚女性後發現,約八成的女性婚後生子的意願受到「母職壓力」所影響。換言之,對於成為母親後的未知、外界給予媽媽的標籤、照顧孩子起居責任…等壓力,潛移默化陶染著女性的婚育態度。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媽媽」這個選項,不再是女人的唯一抉擇。在現代自由的社會風氣中,女性擁有不生的權利,生育不再是一種義務,而是個人生活的選項之一,想生和不想生取決於自身選擇。更重要的是問問自己的內心,與伴侶理性討論,協商出兩人都能接受的共識。

對於要不要生孩子感到躊躇迷惘時,不妨問問自己和伴侶是否真的想成為父母,因為不見得每個女人都想成為母親(也不見得每個男人都想成為父親)。試著停下來重新思考、好好溝通,會發現婚不婚和生不生,可以變成一種選擇。

本文轉載自《雞湯來了》(原文標題:女人婚後一定要生?《未來媽媽》當婚嫁生育變成一種義務)。

延伸閱讀:

>>她們不在母親節名單裡「但無後生活 不憂不懼」

>>李昂:規劃退休生活,別忘了把愛情也規劃進去

>>要不要生孩子,我自己決定!從生育看女性權利展現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別等末日才後悔!全球71%濕地面臨消失危機 守護「垂直濕地」要趁早

別等末日才後悔!全球71%濕地面臨消失危機 守護「垂直濕地」要趁早

性別凍結...美國五角大廈停招跨性別者 並中止軍人性別轉換治療

性別凍結...美國五角大廈停招跨性別者 並中止軍人性別轉換治療

好自私...草莓農私自架網 多隻保育鳥類慘死網上

好自私...草莓農私自架網 多隻保育鳥類慘死網上

懶惰才不會被淘汰!樹懶教你「懶」與「慢」的生存哲學

懶惰才不會被淘汰!樹懶教你「懶」與「慢」的生存哲學

最新文章

性別凍結...美國五角大廈停招跨性別者 並中止軍人性別轉換治療

性別凍結...美國五角大廈停招跨性別者 並中止軍人性別轉換治療

南韓育嬰新政策!縮短每周工時 育嬰假最多可請到3年

南韓育嬰新政策!縮短每周工時 育嬰假最多可請到3年

全球首例!英國將立法禁止AI生成性虐兒童圖像

全球首例!英國將立法禁止AI生成性虐兒童圖像

爸爸也會產後憂鬱?男性參與育嬰比例提高 日本政府推出父親育兒支援手冊

爸爸也會產後憂鬱?男性參與育嬰比例提高 日本政府推出父親育兒支援手冊

每年300萬顆墮胎藥!一年至少30萬墮胎數 超過出生人數2倍

每年300萬顆墮胎藥!一年至少30萬墮胎數 超過出生人數2倍

友善醫療!衛福部公布LGBT+醫療照護指引、尊重多元性別

友善醫療!衛福部公布LGBT+醫療照護指引、尊重多元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