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好貴!日本私大學費一年近台幣30萬 父母一定要為教育費買單?

無貧窮 優質教育

讀書好貴!日本私大學費一年近台幣30萬  父母一定要為教育費買單? 圖/Shutterstock
讀書好貴!日本私大學費一年近台幣30萬 父母一定要為教育費買單? 圖/Shutterstock

編按:日本,家長為子女支付高額教育費是天經地義的社會潛規則,然而高昂的學費卻成為許多家庭的經濟壓力來源。末富芳、櫻井啟太在《當育兒變成一種「懲罰」?》書中剖析日本的教育費用與家庭支出現況,帶領我們反思父母在教育支出上的動機、社會對教育的期待,以及我們是否有更合理的教育經費解方,讓育兒不必是一種懲罰。

我之所以遇上許多為育兒懲罰所苦的家長,是為了調查日本的家長為何得支付這麼多教育費,研究家長身為「教育費資助者」的情況。日本社會認定家長為子女負擔教育費是天經地義,日本學者稱之為「家長負擔潛規則」,韓國也是類似情況。

但家長真的是高高興興為子女支付教育費嗎?日本大學學費驚人,以2020年私立大學的平均學費為例,一年高達134萬日圓(約新台幣28萬元)。

《2018年度文部科學白皮書》模擬兩個孩子同時上大學的家計情況。原本教育費占可支配所得的2至3成,到了第一個孩子上大學後瞬間暴增。倘若第二個孩子上大學且離家外宿,教育與生活支出甚至高達可支配所得的86%。但是日本的家長都很盡責,「即使是低所得階層,幾乎所有家長都想為孩子負擔全部或部分學費」。

日本家庭所得中的教育費占比。 圖/遠流出版提供
日本家庭所得中的教育費占比。 圖/遠流出版提供

日本超過3成學生背學貸 誰該為孩子的教育買單?

當然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支付所有教育費,所以向學生支援機構申請學貸的學生目前超過3成。我自己為了實現學者夢,也是靠學貸修完研究所博士學位。我讀大學時雖有父母資助生活費,但金額並不充裕,加上母親生病,家計長期緊繃,直到我過了40歲才把學貸還清。

日本人普遍強烈認為,為了孩子好,父母不但該支付教育費,還要投注大量心力照顧孩子,全心全意愛孩子,這便是「家長負擔潛規則」的基礎。

其實不是每個家長都樂於為子女支付教育費。我上研究所時就曾和父母起爭執,他們責備我「是要念書念到什麼時候」,所以我沒有接受他們的資助,靠著打工和學貸支付念研究所的費用,經濟和時間都十分拮据。這個經驗成為我研究家長身為教育費資助者的起點。

經過長期的研究與分析,加上我自己也成為家長後終於明白,家父家母不過是受到「家長負擔潛規則」所折磨。當社會認定父母養育子女為天經地義,付完大學學費是「理所當然」時,做不到「理所當然」的家長只能獨自受苦。

教育費具有雙重價值?這是一場投資或消費?

經濟學理論主要把家長為子女負擔教育費的情況分為「投資」與「消費」。

前者自1960年代急速發展,屬於「人力資本論」(Human capital theory)。簡而言之,這種理論認為高學歷能獲得高薪,所以政府和家庭應該把資金挹注在教育上。

培養優秀人才能有效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增加稅收,所以政府基於人力資本論投資教育。至於家長投資子女的教育費,培養他們成為賺大錢的成人,晚年獲得子女照顧與負擔長照費用的可能性則會提高。

後者是由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加哥大學教授蓋瑞.貝克(Gary Becker)提出。他認為家長支付教育費是藉由為子女(家人)消費,提高自己的滿意度(效用),屬於「利他主義」(Altruism)。

現代家長確實有很多機會享受為子女消費,例如買美食給孩子吃、添購可愛衣物讓孩子穿、看到孩子在運動會或才藝發表會上表現傑出、看到孩子考上理想學校而生氣蓬勃地上學等等,每一種情況都對父母提供了其他消費行為難以企及的滿足(效用)。

對子女本身,教育費的確以「投資」的型態發揮功效。學士通常比高中畢業生能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高學歷女性比低學歷女性更有機會結識高學歷且高收入的配偶,高學歷也能有效提升家庭所得,提供穩定收入。

現實與期待的落差...父母投資子女教育會獲得回報嗎?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男性身體健康且工作到60歲、女性走進家庭且婚姻關係穩定,也就是日本過去的終身僱用制,已於1990年左右廢止。教育的投資報酬率是把學士的薪資和高中畢業生比較,但現在非典型就業市場擴大到學士,正職員工的平均薪資遲遲沒有調漲。換句話說,很多人不覺得大學畢業能享有薪資紅利。

現代家長也不期待子女會照顧自己的晚年生活。根據內閣府2020年的《高齡社會白皮書》調查,55歲以上受訪者中僅3.2%的人表示「子女或親戚會資助自己的長照費」。

既然如此,家長究竟是基於什麼心態支付教育費呢?文化人類學者竹澤尚一郎主張,父母對子女不求任何回報,付出無償親情與照料是一種理想,教育費屬於「家長不求回報的贈與」。但人類學與社會學的研究結果指出,「贈與」其實隱含「交換」的性質。父母期盼藉由支付教育費換來良好的親子關係,以及子女對自己的敬意。

「我付錢讓你去念書,你要回報」和「你不用回報我,為自己而活吧」,子女比較尊重哪一種父母呢?

投資、消費、贈與與教育費回報。 圖/遠流出版提供
投資、消費、贈與與教育費回報。 圖/遠流出版提供

《當育兒變成一種「懲罰」?:如何改變這個不婚不生,生了還被冷漠對待的社會?》。 圖/遠流出版提供
《當育兒變成一種「懲罰」?:如何改變這個不婚不生,生了還被冷漠對待的社會?》。 圖/遠流出版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460.jpg

遠流出版

遠流持續開發原創內容、創造品牌價值,提供多樣的載體服務,利用多元的展演方式,滿足量身自主的閱讀與學習。盼望在美麗新世紀裡,為全球的華文讀者,持續營造最豐厚美好的生活視野。

作者文章

鯨豚之間其實「愛說話」?解密抹香鯨如「摩斯密碼」的溝通之道

鯨豚之間其實「愛說話」?解密抹香鯨如「摩斯密碼」的溝通之道

鯨豚為什麼會擱淺?是人類惹的禍?一起解開擱淺背後的真相

鯨豚為什麼會擱淺?是人類惹的禍?一起解開擱淺背後的真相

喜歡「站著」睡覺、每天只睡1.7小時!抹香鯨的14個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喜歡「站著」睡覺、每天只睡1.7小時!抹香鯨的14個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讀書好貴!日本私大學費一年近台幣30萬  父母一定要為教育費買單?

讀書好貴!日本私大學費一年近台幣30萬 父母一定要為教育費買單?

最新文章

每10個孩子就有1個是身障...他們不只行動不便 還被社會擋住了路

每10個孩子就有1個是身障...他們不只行動不便 還被社會擋住了路

一開放就秒殺!免費心理諮商補助使用率高 盼放寬資格、擴大支持移工

一開放就秒殺!免費心理諮商補助使用率高 盼放寬資格、擴大支持移工

斷指自救還沒有補償!CNN揭外籍漁工在台受虐 漁業人權問題引發國際檢視

斷指自救還沒有補償!CNN揭外籍漁工在台受虐 漁業人權問題引發國際檢視

不再只有「小綠人」!慕尼黑紅綠燈小人將設輪椅圖樣 體現多元、展現平權

不再只有「小綠人」!慕尼黑紅綠燈小人將設輪椅圖樣 體現多元、展現平權

擺脫汙名化!專家推情緒障礙正名為「神經多樣性」 撕標籤、提升就醫意願

擺脫汙名化!專家推情緒障礙正名為「神經多樣性」 撕標籤、提升就醫意願

綠色療癒力量!台中農改場X榮總推園藝療育 助思覺失調患者重返職場

綠色療癒力量!台中農改場X榮總推園藝療育 助思覺失調患者重返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