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讓行人法規根本沒用?東海女大生之死、行人事故不減反增

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

東海大學兩名女學生前晚行經打卡熱點「宮原眼科」前斑馬線,遭左轉的公車撞上,林姓女學生卡在車底,消防隊員以千斤頂、破壞器材搶救脫困,送醫仍不治。 圖/陳宏睿翻攝
東海大學兩名女學生前晚行經打卡熱點「宮原眼科」前斑馬線,遭左轉的公車撞上,林姓女學生卡在車底,消防隊員以千斤頂、破壞器材搶救脫困,送醫仍不治。 圖/陳宏睿翻攝

台灣「行人地獄」惡名被CNN認證後,悲劇一再上演;今年1至6月行人事故死亡18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0人,以「車輛未依規定暫停讓行人」釀29死占比最高,23日晚上又有東海女大生在斑馬線被公車撞死,交通部力推的車輛停讓行人如同被搧大耳光。

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將持續與地方合作,積極改善危險肇事路口,並要求形塑停讓文化、加強宣導與教育,以有效落實車輛停讓行人的正確用路觀念。

2020年5月,何姓男子與愛情長跑13年、論及婚嫁的謝姓女友,牽手走在新北市新莊區幸福捷運站前斑馬線,遭鐘姓男子駕駛的貨車撞上,謝女頭部重創不治;何感嘆「我們所勾勒的幸福,原來永遠到不了」。

2021年4月底,台中清水嘉陽高中張姓女學生與8名同學走在斑馬線上,在校門前長下坡路段遭張姓男子駕駛的巨業交通公車撞死,張父泣訴,孝順又成績優異的女兒有機會赴美進修,卻被葬送人生。

2022年12月底,伊拉克籍季姓男子與台灣籍妻子及1歲兒子外出買消夜,步行經過中市北區學士路、英才路口,遭陳姓男子駕駛的豐原客運公車左轉撞上,季的妻兒當場被輾斃,撞碎一家幸福。

惡名洗刷不掉 行人事故不減反增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傳出行人走斑馬線上被撞死悲劇,台灣「行人地獄」的惡名甚至登上國際媒體CNN畫面,讓交通部決定對未禮讓行人的汽機車駕駛加重處罰。不過,盼終結「行人地獄」而發起的還路於民大遊行,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上月舉行遊行周年記者會,指交通部歷經1年的改善,今年上半年行人事故仍然不減反增。

交通部統計,今年1至6月行人事故死亡18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0人,其中「車輛未依規定暫停讓行人」為主要肇因,共釀29死,占21.3%,其次為「行人未依標誌或標線穿越道路」有25死,占19.1%;行人死亡數以新竹市增加10人最多,其次為台中市增加7人,桃園市、新竹縣、嘉義市、高雄市則增加4人。

交通部:事故嚴重縣市 加強執法

交通部表示,未來將針對上述兩個肇因加強教育宣導,另也要求行人事故發生較嚴重的縣市,加強執法。另外,今年起積極進行相關工程改善,包含全台799處路口改善,目前已改善245處,行人早開及專用時相,全國累計完成5130處;行人穿越道退縮全國累計完成1959處。

公車撞死東海女大生。 圖/洪敬浤、陳宏睿、萬于甄、王勇超製表
公車撞死東海女大生。 圖/洪敬浤、陳宏睿、萬于甄、王勇超製表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最新文章

監獄收容人也愛「嚕貓」!桃園監獄認養2隻浪貓 用動物輔療陪伴情緒轉彎

監獄收容人也愛「嚕貓」!桃園監獄認養2隻浪貓 用動物輔療陪伴情緒轉彎

加班也能安心!台北市社會局首推夜間臨托 延長至晚上10點、補足育兒缺口

加班也能安心!台北市社會局首推夜間臨托 延長至晚上10點、補足育兒缺口

不只捷安特!TIWA:強迫勞動是藍領移工「體制縮影」、勞動部只是做給美國看

不只捷安特!TIWA:強迫勞動是藍領移工「體制縮影」、勞動部只是做給美國看

美國國務院點名台灣...最新人口販運報告 再指台灣遠洋漁業改革不足

美國國務院點名台灣...最新人口販運報告 再指台灣遠洋漁業改革不足

移工上看百萬!穆斯林商機崛起 3大超商紛紛啟動「東南亞化」搶占市場

移工上看百萬!穆斯林商機崛起 3大超商紛紛啟動「東南亞化」搶占市場

至少3成中職球員是原住民 為何我們不用母語轉播賽事?

至少3成中職球員是原住民 為何我們不用母語轉播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