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體解剖陷「不平等」困境 全國法醫剩150人瀕臨滅絕
每年警察接到報案而必須處理的屍體超過16萬具,警察會根據必要性委託法醫進行「司法解剖」、「調査法解剖」、「許可解剖」或「監察醫解剖」,努力查明死因。但是解剖率依舊不夠高。
據警察廳統計,2015年警察負責的屍體共16萬2881具。其中,經司法解剖的遺體8424具,經調查法解剖的遺體2395具,經許可解剖和監察醫解剖的遺體9302具,共計2萬121具,解剖率達12.4%。與前一年的11.7%相比稍有增長,但是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這個數值相當低。
幾乎天天要解剖大體 但全日本解剖率卻僅12%
曾經發生過保險金相關殺人案件被漏查的事件,不過不是在我們大學管轄地區,而是在關西某個地區。案件剛曝光時,沒有對被害的遺體進行解剖,在後搜查中才發現這是一起殺人案件。
根據警察廳掌握的情況,這樣的「遺漏犯罪案件」自1998年以來共有45起。其中41起遺體未被解剖,只是透過現場驗屍或科學搜查研究所進行了調查,對死因或是否具有犯罪性做出了錯誤判斷。(順便提一下,其中透過查詢保險金就能確定存在他殺可能性的案件有12起。)那警察廳未掌握的案件究竞有多少呢?考慮到解剖率只有12%,想想那些「未被揭發的案件」,讓人背脊發涼。
近年,日本法醫學教室負責的法醫解剖數都在增加。其原因之前也有所闡述,獨居者增加,使得死亡時狀況不明的非正常死亡屍體增加,這與解剖數增加有很大關係。
事實上,我們法醫學教室一年中負責解剖的屍體數約是十年前的兩倍,其中2015年共320具,換句話說,幾乎每天都要解剖一具屍體。
法醫淪「瀕危物種」 凸顯日本各地解剖率「不平等」
就算解剖請求增加,有資格運用法醫學進行解剖的法醫人數不增加,那也於事無補。
全國一共有約80所法醫學教室,據稱,在這些教室工作的法醫最多150人。這個數字可以說和國家特別自然紀念物、瀕臨滅絕的物種「西表山貓」的推算存活數差不多。和日本心血管內科以及消化科的醫生人數相比,法醫學從事者只有其1%左右。
正因現狀如此,各都道府縣中,不少地方負責解剖的大學只有一所,大學中負責解剖的法醫只有一名。全日本的解剖率難以提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雖說解剖率有所上升,但是各都道府縣之間,解剖率存在嚴重的「不平等」。2015年度解剖率最高的是神奈川縣,達到39.2%;解剖率最低的是廣島縣,只有1.5%(據警察廳調查)。我們大學所在地兵庫縣解剖率為33.4%,僅次於神奈川縣。這主要歸功於負責解剖的兵庫縣兩所大學以及神戶市監察醫組織,每天負責了大量的解剖工作。
換句話說,再怎麼重視解剖率低的問題,如果當下最現實的負責解剖的大學和解剖法醫數量問題不解決,很明顯在勞動力上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醫學生熱衷法醫解剖卻不想以此為業 人才培育陷困境
其實大學醫學部中,對法醫學表現出興趣的在籍學生意外地多。
以我們大學為例,大多數大學醫學部會為學生提供分配到臨床系以外的基礎系教室的機會。調查學生們的分配意願後發現,愈來愈多的學生希望分配到法醫學教室。我就職的大學以成績高低排序來決定大家的分配教室,所以能進法醫學教室的,基本上都是成績優秀學生。但是,他們畢業後基本上都不打算成為法醫。
相比其他基礎系教室,法醫學教室裡需要學習的內容更好應付,同時也能體驗一回何為法醫解剖,學生們大都抱著這樣的想法進入法醫學教室,但最終還是選擇成為臨床醫師。對於這樣的個人意願,我並沒有抱怨的意思,但是不得不說,現況便是,沒能將法醫學所代表的社會意義準確到位地傳達給學生們,這之中有很大的問題。
無論今後世間如何變化,法醫解剖都不會成為無用的東西。只要有捲入犯罪事件的死者,或是出現死因不明的非正常死亡,如果沒有具有專業醫學知識的專家診斷死因和受傷情況等,那我們生活的社會將無法正常運行。所以培養對法醫學感興趣的青年醫師刻不容緩。
- 本文摘自:《不平等的屍體:解剖台上,資深法醫的社會階級觀察》
- 出版社:寶瓶文化
- 出版日期:2024 年1月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