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微塑膠就像大氣PM2.5...學者提醒持續監測、做好源頭管理

水下生物

國立海洋大學研究團隊接受海保署委託研究微型塑膠,調查發現海洋廢棄物有近7成是塑膠。 圖/海大副教授許瑞峯提供
國立海洋大學研究團隊接受海保署委託研究微型塑膠,調查發現海洋廢棄物有近7成是塑膠。 圖/海大副教授許瑞峯提供

國立海洋大學研究團隊在台灣多處河川出海口,採集野生牡蠣發現體內都有微塑膠(MPs),提醒國人海洋廢棄物除造成環境汙染,微塑膠潛藏的食品安全危害也不能等閒視之。海中的微塑膠就像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也是威脅人類健康的殺手。

海大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許瑞峯說,隨著塑膠使用量提升,塑膠廢棄物隨之增加,國際研究約兩成因管理不當進入自然環境,在河川、土壤、地下水、港灣、沙灘、出海口、海洋,甚至海底都能發現塑膠的蹤跡,直徑小於0.5公分就屬微塑膠,並隨時間裂解成更微小的粒子。

許瑞峯表示,塑膠廢棄物對海洋生物的危害程度跟大小有關係,海龜在海中看到塑膠桶,只要去撥一下,不會出事,但若變成塑膠碎片,牠就可能以為是食物吃進去。塑膠小的更小的時候,連海洋生物濾食都會吃進體內。

海大團隊接受海洋保育署委託,調查台灣海域海漂、海底及微塑膠廢棄物分布調查及分析,數據顯示海廢中有67%為塑膠,保麗龍占19%。來源分成陸、海兩種管道,陸源包含透過河川流運及沿近海經濟活動排放,海上來源則是船舶、海洋休閒觀光或漁業活動。

研究團隊選定台北淡水河、苗栗後龍溪、彰化烏溪、台南鹽水溪和曾文溪、高雄阿公店溪出海口,以及10處海域,進行表水及牡蠣採樣,均檢測出微塑膠,接著進行樣品定性分析,來源多是人造衣物纖維、漁網漁繩及日常生活用品或塑膠工業製品。

許瑞峯表示,分析微塑膠來源以陸地為主,部分來自海洋長程傳輸或是海上活動。若要探討微塑膠與海廢相關性,建議未來可持續在出現海洋廢棄物海域,持續採集表水調查,以利更了解當地海域微塑膠等海廢來源、變化及相關性,更有效從源頭進行管理。

許瑞峯指出,在各地出海口固著在橋墩等處的野生牡蠣,因為長年在當地水域濾食,有如被動式汙染生物採樣器,有計畫的採集並檢驗生物體累積情形,同樣有助於調查微塑膠來源,據以研擬因應方案。

「海中的微塑膠就像大氣中的PM2.5,都是人類健康殺手」,許瑞峯說,PM2.5的危害取決於附著的物質有沒有毒,如果在沙哈拉沙漠吸一口PM2.5風險不大,因為就只是沙子,但PM2.5通常和石化或汙染物一起產生,上面裹了一層致癌物質,人體吸進去就可能致病或致癌,而石化產物產生的微塑膠危害,也就不容輕忽。

許瑞峯表示,原本漂浮的微塑膠除了在海域水平移動,也可能材質密度大於海水或被藻類包覆,垂直運輸沉入海底。實驗室模擬研究證實低密度的微塑膠,可與海裡的生物排泄物、生物碎屑、浮游植物、細菌和黏性有機物質,因不斷碰撞、黏結、包覆,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形成摻有微塑膠的大型聚合顆粒,稱之為「海洋雪花」。

民眾多已知道海龜呼吸道被吸管堵住,海中生物被塑膠網具、繩索纏繞,或是食入海廢造成消化系統阻塞,產生錯誤的飽足感而消極覓食,導致營養不足死亡的危害,但對微塑膠的影響層面就較不明白。

許瑞峯說,較小的顆粒進入生物體可能引發免疫或發炎反應,加上微塑膠表面積大,會吸附更多重金屬、環境賀爾蒙等致癌或有毒物質,造成生態及人類健康的負面風險。微塑膠已在食用的海鮮或飲用水中偵測到,人類的血也偵測到微塑膠濃度,說明微塑膠已進入人類食物鏈,大家都無法置身事外。

減少海廢就能減少微塑膠進入人體的風險,許瑞峯認為,減少海廢需要政府跨部糸合作,以及全民的配合。政府可透過政策介入及民眾覺知促成源頭減量,同時提升循環使用替代率,河川攔截、海域移除也有助減少海廢,更重要是環境教育從小扎根,讓下一代知海、近海、進海和淨海,海洋一定會更潔淨。

海大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許瑞峯說,環境教育從小扎根,讓下一代知海、近海、進海和淨海,海洋一定會更潔淨。 圖/海大副教授許瑞峯提供
海大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許瑞峯說,環境教育從小扎根,讓下一代知海、近海、進海和淨海,海洋一定會更潔淨。 圖/海大副教授許瑞峯提供

國立海洋大學研究團隊接受海保署委託,去年在台灣16處河川出海口等海域,採集海水及野生牡蠣微型塑膠含量;圖為環璄微塑膠。 圖/海大副教授許瑞峯提供
國立海洋大學研究團隊接受海保署委託,去年在台灣16處河川出海口等海域,採集海水及野生牡蠣微型塑膠含量;圖為環璄微塑膠。 圖/海大副教授許瑞峯提供

國立海洋大學研究團隊接受海保署委託研究微型塑膠,調查發現海洋廢棄物有近7成是塑膠製品,並會慢慢裂解成微型塑膠。 圖/海大副教授許瑞峯提供
國立海洋大學研究團隊接受海保署委託研究微型塑膠,調查發現海洋廢棄物有近7成是塑膠製品,並會慢慢裂解成微型塑膠。 圖/海大副教授許瑞峯提供

國立海洋大學研究團隊接受海保署委託研究微型塑膠,圖為微型塑膠潛藏危害人類健康風險關係圖。 圖/海大副教授許瑞峯提供
國立海洋大學研究團隊接受海保署委託研究微型塑膠,圖為微型塑膠潛藏危害人類健康風險關係圖。 圖/海大副教授許瑞峯提供

國立海洋大學研究團隊接受海保署委託,去年在台灣16處河川出海口等海域,採集海水及野生牡蠣微型塑膠含量;圖為「海洋塑膠雪花」。 圖/海大副教授許瑞峯提供
國立海洋大學研究團隊接受海保署委託,去年在台灣16處河川出海口等海域,採集海水及野生牡蠣微型塑膠含量;圖為「海洋塑膠雪花」。 圖/海大副教授許瑞峯提供

國立海洋大學研究團隊接受海保署委託,去年在台灣16處河川出海口等海域,採集海水及野生牡蠣微型塑膠含量;圖為水體中的微型塑膠。 圖/海大副教授許瑞峯提供
國立海洋大學研究團隊接受海保署委託,去年在台灣16處河川出海口等海域,採集海水及野生牡蠣微型塑膠含量;圖為水體中的微型塑膠。 圖/海大副教授許瑞峯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幸福肥」男女有差?已婚男性肥胖風險高3.2倍 女性因社會歧視趨勢大不同?

「幸福肥」男女有差?已婚男性肥胖風險高3.2倍 女性因社會歧視趨勢大不同?

淘汰課桌椅重生!變身藝術、雙語交通教具 重新活用有創意

淘汰課桌椅重生!變身藝術、雙語交通教具 重新活用有創意

小花蔓澤蘭能變保養品?頑強綠癌活性大 實驗證實可保養皮膚

小花蔓澤蘭能變保養品?頑強綠癌活性大 實驗證實可保養皮膚

海島氣候危機...帛琉總統邀請川普一同浮潛 見證氣候變遷衝擊

海島氣候危機...帛琉總統邀請川普一同浮潛 見證氣候變遷衝擊

最新文章

國家公園不像樣...澎湖南方四島垃圾成堆 多居民家用垃圾

國家公園不像樣...澎湖南方四島垃圾成堆 多居民家用垃圾

去阿里山只會看神木?春天還有這26種花正在盛開

去阿里山只會看神木?春天還有這26種花正在盛開

賞「櫻」也賞「鷹」?灰面鵟鷹北返過境 把握八卦山的賞鷹季!

賞「櫻」也賞「鷹」?灰面鵟鷹北返過境 把握八卦山的賞鷹季!

吾家有「植」初長成!太魯閣邊坡的種子球發芽啦

吾家有「植」初長成!太魯閣邊坡的種子球發芽啦

宜蘭農舍蓋不停...研究點名:農地種房就是讓蘭陽平原水鳥減少的元兇

宜蘭農舍蓋不停...研究點名:農地種房就是讓蘭陽平原水鳥減少的元兇

無尾熊超市擴增中!動物園再種250棵尤加利樹 固碳、供食兩不誤

無尾熊超市擴增中!動物園再種250棵尤加利樹 固碳、供食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