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圈活動】藝術與公益 視障調香師讓文物故事飄香

圖由左至右分別是芙彤園詹茹惠創辦人、江尉綺、陳一誠、劉子瑜、北視家協王晴紋總幹事、史博館梁永斐館長。 圖/芙彤園提供
圖由左至右分別是芙彤園詹茹惠創辦人、江尉綺、陳一誠、劉子瑜、北視家協王晴紋總幹事、史博館梁永斐館長。 圖/芙彤園提供

視覺是人類最強勢的感官,是我們日常生活高度的依賴,如果因失去視覺而增強的其他感官,能創造哪些可能呢?也許從國立歷史博物館(下稱史博館)、芙彤園社會企業(下稱芙彤園)、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下稱北視家協)聯手推出的「公益調香・藝術聯名」專案可獲得一些想像。

北視家協王晴紋總幹事分享,視障者的就業是重中之重。有別於傳統印象的推拿按摩工作,他們透過陳永泰公益信託傳善獎與各方支持,發展與嗅覺關聯的「香氛職業」以及從聽覺出發的「EyeMusic音樂發展中心」培育人才,期盼為視障者開拓新職涯道路。

北視家協兩年前與芙彤園創辦人詹茹惠開啟感官培訓合作專案,以視障者「一條龍」香氛就業模式,讓視障調香學員接受調香培訓、考取國際證照,進而參與商品開發。

此次專案和史博館合作,精選《花鳥刺繡橫披》、《墨荷》、《青花花鳥八角盒》和《青花一束蓮大盤》四項經典文物,透過北視家協以2.5D列印技術將平面文物圖樣立體化的技術,製作出「2.5D觸摸圖」,並結合史博館專業人員口述解說,讓視障調香師藉由觸摸的方式理解國家級文物。調香師透過敏銳的觸覺感受不同主題文物,將視覺之美轉化成心靈圖像,再以嗅覺和香氛轉譯心靈圖像與傳達感動。

發表會現場,三位視障調香師分享他們調香過程中的感觸。江尉綺的《賓至如歸》,靈感源自幸福意向的《花鳥刺繡橫披》,以黃檜為主調,打造親切柔和的放鬆香氣;劉子瑜的《墨荷之芳》感受溥心畬大師的《墨荷》,以左手香為主調,傳遞水墨畫中的自然與溥心畬的書香感;陳一誠的《王者風範》靈感來自兩件青花瓷《青花花鳥八角盒》、《青花一束蓮大盤》,八角盒器皿的五爪龍紋代表著皇室,因此以台灣肖楠為主調,展現霸氣又有領導魅力的王者風範。

視障調香師透過2.5D觸摸與專業人員口述解說,以香氛傳遞他們欣賞文物的感受。 圖/芙彤園提供
視障調香師透過2.5D觸摸與專業人員口述解說,以香氛傳遞他們欣賞文物的感受。 圖/芙彤園提供

芙彤園詹茹惠創辦人分享,她第一次聽到視障學員的生命故事就深受感動。透過自身的精油專業,重新編製成香氛系列課程,一路陪伴現場這三位學員從調香幼幼班、進階班到菁英班。這次選用台灣本土香草萃取出的精油,經由學員的調香天賦,傳達出來自台灣土地的特色及療癒能量。

藝術平權是近年頗受重視的議題,史博館梁永斐館長表示,史博館透過本次多元跨域的公益文創合作,傳遞文化近用權的感人歷程。他看見三位視障學員用勇氣克服視覺障礙,用智慧從博物館文物得到創作靈感,用「心」來看這世界的萬物,值得尊敬。

本次專案以史博館授權的紋樣圖像,讓民眾從不同角度了解文物故事,結合芙彤園以本業核心香氛培力視障者的ESG精神,透過北視家協培育的三位視障調香師之手,特調出兼具藝術、公益及市場的作品,展現出驚人的跨域能量。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里山保育有成!石虎首次現蹤台中斯可巴社區 還有其他17種野生動物

里山保育有成!石虎首次現蹤台中斯可巴社區 還有其他17種野生動物

歐盟氣候2024年報:創下最熱紀錄、又熱又旱又雨、東西差異大

歐盟氣候2024年報:創下最熱紀錄、又熱又旱又雨、東西差異大

養豬戶變土壤專家!吃「麴」長大的豬 為何讓土地更健康了?

養豬戶變土壤專家!吃「麴」長大的豬 為何讓土地更健康了?

超過1/4死於人類活動...鯨豚至少20%死亡跟混獲漁業有關

超過1/4死於人類活動...鯨豚至少20%死亡跟混獲漁業有關

最新文章

拾荒者處理全台近1成回收量...付出卻遠高於收入 陷入又老又窮困境

拾荒者處理全台近1成回收量...付出卻遠高於收入 陷入又老又窮困境

能源弱勢壓力好大...尤其是夏季電價期間 56.9%家庭能源支出占收入超10%

能源弱勢壓力好大...尤其是夏季電價期間 56.9%家庭能源支出占收入超10%

氣候變遷的無聲受害者—乾旱與飢餓夾擊,那些被標價出售的童年

氣候變遷的無聲受害者—乾旱與飢餓夾擊,那些被標價出售的童年

年輕街友有家歸不得、困在心裡的牢籠 這個「社會」憑什麼淘汰他們?

年輕街友有家歸不得、困在心裡的牢籠 這個「社會」憑什麼淘汰他們?

發生社會悲劇,是社工的責任嗎?撕下標籤,社工也是人。

發生社會悲劇,是社工的責任嗎?撕下標籤,社工也是人。

台灣戒護比遠超美日韓...監獄超收危機 夜班管理員1人要管300人

台灣戒護比遠超美日韓...監獄超收危機 夜班管理員1人要管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