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錯報不可遺漏 受虐兒就是需要你雞婆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10年兒虐案通報量急遽增加2.84倍,但其中親友及鄰居、社會人士的通報量卻幾乎逐年遞減,偏偏重大兒虐案中,有9成都是學齡前兒童,是學校、教師無法察覺的死角,更仰賴鄰里及社區的關注。
鄰里、親友不通報的原因,第一線社工觀察,大多是擔心通報後會造成家庭破碎,不想破壞家庭,還有些情況是擔心被報復,怕通報暴露身分。此外,華人社會「管教是家務事」的觀念根深蒂固,也是鄰里通報比率低的原因之一。
但多一點警覺、多一點雞婆,都可能是拯救孩子的機會。家扶基金會一直提倡對兒童「友善」的社區,孩子受虐都有跡可循,不需要隨時緊張兮兮,但需要每個人都有敏銳的嗅覺,留意孩子身上透露出的求助訊息。
例如:
1. 看看孩子身上是否有合乎天氣變化的乾淨衣著,若夏天著長袖、衣服髒兮兮,都可能是孩子被打或疏忽照顧的警訊。
2. 觀察孩子是否落單,或學齡階段的孩子上課時間卻遊蕩在外。
3. 在住家聽聞鄰居家有孩子長時間(超過20-30分鐘)的哭喊聲或夫妻衝突聲。
4. 外型過於清瘦、營養缺乏。
發現後可以怎麼做:
1. 若在公共場合看到,但不便上前詢問,可以請鄰近商家的服務人員、社區管理員、公共運輸地點的站務人員等一同協助。
2. 若聽聞鄰居家有長時間哭聲、或高度懷疑孩子受虐,可以撥打113家庭暴力與兒童保護專線,危急情況可撥打110報案專線。
通報小撇步:
通報時若能儘可能提供相關「人、事、時、地、物」資訊,以及詳細舉報內容,例如:被害人目前意識狀態、事件發生的原因、時間、頻率等,有助線上社工判斷;若當下通報個案無人身安全危險,可先撥113諮詢,但若判斷有立即危險,應立刻撥打110報警。
很多人會擔心自己錯報,但社福團體呼籲,判斷的責任並不在通報者身上,報錯沒有關係,但若有異樣未通報,卻可能錯失幫助孩子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