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親的懇求:可以幫我讓孩子上學嗎?

扭轉教育環境的同時,遠山呼喚協助每一個區域,創造屬於在地的教育NGO,讓在地人也能永久經營教育環境。圖/遠山呼喚提供
扭轉教育環境的同時,遠山呼喚協助每一個區域,創造屬於在地的教育NGO,讓在地人也能永久經營教育環境。圖/遠山呼喚提供
優質教育

事發時Anish坐在老舊的板凳上聽課,起初只是輕微的搖晃,沒想到嘎吱嘎吱的聲音沒有停,教室屋頂落下粉塵,掉在Anish的課本上,然後整個世界開始陷入混亂。

當窮人遇上大地震

尼泊爾,有橫跨兩代的人沒有經歷過大地震,對沒有受過教育的貧窮區域來說,地震源自於怒不可遏的神靈,而非板塊碰撞。

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了80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奪走了上百條生命。圖/遠山呼喚提供
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了80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奪走了上百條生命。圖/遠山呼喚提供

山城「廓爾喀」就是這樣子的地方,就經濟水準來說,它不只落於世界貧窮線之下,更是整個尼泊爾的落後地區。當地70%以上的家長沒有受過教育,所以當石塊砌成的屋子,往Anish的母親身上傾斜的時候,她恐慌程度,遠超乎一般人想像。那一天,廓爾喀成了震央,居民失去一切,整晚,餘震似乎永不停歇。

故事便是從這場悲劇開始,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了80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奪走了上百條生命。幾天之後,我的手機裡響起,螢幕裡相繼出現讓人震驚的照片。

用奶茶換來的震後援助

照片裡,一群居民擠在遮雨棚下,身旁的「垃圾堆」放大之後,才發現那是居民所剩無幾的家當。當時下著雨,受到驚嚇的居民一整晚都縮在泥土地上。

當時的我們就讀大學,廓爾喀是高中時代曾經擔任過短期志工的地方,那時,居民用滿滿的善良接納了我們,那段志工經驗讓我覺得,自己給予當地的遠少過在地人給我的。所以當學校老師傳了照片給我,告訴我震後他們需要買食物、衣服、建材,準備進行長期重建的時候,我下定決心,心想一定要伸出援手。

那時最早期的遠山呼喚團隊在凌亂學生辦公室裡集結,半夜2點在一面白板上,畫出了第一個企劃。當時我們沒有經驗也沒有資源,於是一群學生用自己唯一能夠募資的方式,期望打動唯一可能接觸到的族群--透過臉書社群分享,號召台灣的大學生「每月省下一杯飲料的錢,幫助災民度過難關」。

最後誰都沒想到,台灣竟然有44所大專院校聯合響應,350位台灣學生參與計劃!

我們順利把資金傳遞到當地,在震後的3個月內,居民順利的買到了所需的基本物資,但是每個故事都有轉折,一到暑假我們立即飛到當地,卻發現自己面臨一連串的選擇。

最早期的遠山呼喚團隊在凌亂學生辦公室裡集結,半夜2點在一面白板上,畫出了第一個企劃。圖/遠山呼喚提供
最早期的遠山呼喚團隊在凌亂學生辦公室裡集結,半夜2點在一面白板上,畫出了第一個企劃。圖/遠山呼喚提供

短期援助如何解決長期需求?

居民搬遷到山坡地上,重新搭起鐵皮屋,從早到晚,他們挑水、種田、曬玉米、上山背柴,重複著地震前的生活,一切回歸平淡。這些景象彷彿在訴說,救助工作即將告一個段落了,然而我們心裡卻難以篤定地下結論,平凡的日常生活裡有太多隱藏的細節,不斷引領我們面對真相。

例如早晨,婦女們挑水的公共集水區,也同時是沐浴的地方,挑水回家之後,許多居民並不會進一步處理,便直接飲用。

又例如居民賴以為生的農地,多數不是自己的土地,而是歸地主所有,因此每年的農作收入有固定比例屬於地主,農夫永遠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改善生活,只能重複地被剝削。

2015年遠山呼喚成立於台北,留下來是我們的選擇,「離開」卻是我們的目標。圖/遠山呼喚提供
2015年遠山呼喚成立於台北,留下來是我們的選擇,「離開」卻是我們的目標。圖/遠山呼喚提供

還有當我重病住進當地醫院,才發現所謂急診室只是簡陋的布幕隔間,他們沒有電子血壓器,沒有急救器材,對於藥物的保存與分類更是缺乏系統,因此吊了點滴之後,看到醫生只拿了橘子口味的電解質給我,告訴我不用吃藥,反而讓我更安心。

這些問題存在於每天的日常生活裡,但是沒有一支短期救助隊會去碰觸這些議題,因為每個議題都太過巨大,都需要至少5年的時間,才能真正被初步解決。一幕一幕的日常觀察,突然變成廓爾喀對我們的質問:當你們已經把自己定位為短期,如何解決居民真正的長期需求?

一位母親的懇求:「可以幫我讓小孩上學嗎?」

因此我們重新走進鐵皮屋,一家接著一家進行家訪。有一次,我們翻越了一座山,不小心訪談到太晚,看著天已經要黑了,我們只好急忙離開。當時正逢冬季,氣溫只剩下5度,快步走了一段時間之後,卻突然有人叫住我們。

方才接受家訪的母親追上我們,相比我們身上厚厚的羽絨衣,她只穿著破舊的衣物加上一層紗麗(當地婦女傳統服裝),寒風不斷刮著站在著在山腰的我們,不過她無比堅定的站在那裡,急迫的問我們:「你們要離開了嗎?你們走了之後,我們孩子即將失去教育。可以幫我給小孩上學嗎?」

當時一群學生沈默地呆立在原地,無法給她明確的答覆。但是心裡面的火苗卻緩緩延燒,匯聚成為堅定的選擇。

留下來是我們的選擇,「離開」卻是我們的目標

「對在地人來說,我應該要成為誰?」不斷自我質疑之後,我們才真正弄清楚自己的定位,比起短期的救助者,在地人需要的是一個長期的規劃;比起上對下的資源給予,在地人更需要學會運用這些資源。我們決定留下來,陪廓爾喀的孩子、家長、教師、青年尋找一條長遠的改變之路。

比起短期的救助者,在地人需要的是一個長期的規劃;比起上對下的資源給予,在地人更需要學會運用這些資源。圖/遠山呼喚提供
比起短期的救助者,在地人需要的是一個長期的規劃;比起上對下的資源給予,在地人更需要學會運用這些資源。圖/遠山呼喚提供

我們把改善學習環境的「教育種植計劃」分為四大面向——教育資金、學習資源、親職參與、內在動機,開始執行相對應的專案。我們把地震之後的雜物間,變成了2座圖書館,建置超過800本圖書,接著舉行24場親子講堂,共累計了1500人次的家長參與,我們同時實施2年內在動機課程,帶領300位孩子規劃未來。

計劃實施之後,當地輟學率從42%,下降為2%。3年前,10個畢業生裡面,只有一個能夠順利升學;這3年來,我們用盡全力,已經可以讓超過90%的學生成功升學。

2015年遠山呼喚成立於台北,留下來是我們的選擇,「離開」卻是我們的目標。3年來,遠山呼喚與居民不斷嘗試、一起失敗、最後並肩找出永久的教育方針。我們不只給在地一個新的教育環境,也同時培訓青年、凝聚教育關鍵人物,帶領居民成立能夠永久經營教育的在地團隊。「長期改變」、「為世界種植教育」這些當初覺得不可能的夢想,已經漸漸發生了。


【遠山呼喚】

遠山呼喚(Calls over Ridges)是致力於前往世界貧窮區域,為學童扭轉教育環境的國際非營利組織。

扭轉教育環境的同時,遠山呼喚協助每一個區域,創造屬於在地的教育NGO,讓在地人也能永久經營教育環境。遠山呼喚不做短期服務,堅持長期行動,渴望讓Made in Taiwan的教育成為國際品牌。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333.jpg

林子鈞

2017年畢業於台大經濟系。2015年前往尼泊爾震央,同年於台北創辦國際非營利組織「遠山呼喚」(Calls over Ridges),致力於為貧窮區域翻轉教育環境。

作者文章

從被迫輟學到自願棄學 為何窮孩子不敢想未來?

從被迫輟學到自願棄學 為何窮孩子不敢想未來?

一位母親的懇求:可以幫我讓孩子上學嗎?

一位母親的懇求:可以幫我讓孩子上學嗎?

一位母親的懇求:可以幫我讓孩子上學嗎?

一位母親的懇求:可以幫我讓孩子上學嗎?

最新文章

全美第5州!伊利諾州全面禁止公私立學校體罰

全美第5州!伊利諾州全面禁止公私立學校體罰

永續原文書變生活教科書 文化大學「綠色學分」地方修

永續原文書變生活教科書 文化大學「綠色學分」地方修

做偏鄉學子的推手 博幼基金會用教育為孩子賦能

做偏鄉學子的推手 博幼基金會用教育為孩子賦能

博幼基金會攜手滙豐台灣 替偏鄉孩子儲備未來力

博幼基金會攜手滙豐台灣 替偏鄉孩子儲備未來力

馬祖店家打造學童「課後圖書室」 讀書1小時還可集點兌獎

馬祖店家打造學童「課後圖書室」 讀書1小時還可集點兌獎

孩子下課後的第二個家!聯電課輔中心:播撒希望種子讓更多希望發生

孩子下課後的第二個家!聯電課輔中心:播撒希望種子讓更多希望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