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少一半、人口外移、百年漁業萎縮…南方澳成立自己的「文化部」

南方澳漁港是全國三大漁港之一,近年面臨產業萎縮、人口老化等問題,亟需轉型,地方人士成立南方澳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盼「文化產業化」。 記者陳敬丰/攝影
南方澳漁港是全國三大漁港之一,近年面臨產業萎縮、人口老化等問題,亟需轉型,地方人士成立南方澳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盼「文化產業化」。 記者陳敬丰/攝影

宜蘭南方澳漁港是全國三大漁港之一,啟用百年,卻面臨漁獲和漁船減少、人口老化與外移等危機,地方人士相信百年漁港必須進行產業轉型,將漁村文化與產業結合促進觀光;為了整合南方澳多元的文化資源,南方澳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經過半年籌備後,於9月7日成立。

近年海洋資源越見萎縮,南方澳也深受影響,以最具代表性的鯖魚為例,據漁業署統計,2010年宜蘭的捕獲量超過5萬公噸,去年僅剩1萬8000餘公噸;從業人口也不斷減少,蘇澳區漁會表示,南方澳漁業最盛時期,共有1400多艘漁船在籍,如今僅剩680餘艘,銳減一半以上。

地方人士指出,除了漁業萎縮,百年漁港的整體人口結構都面臨高齡化、年輕人出走等問題,產業轉型勢在必行。在南方澳深耕數十年的文史工作者廖大慶說,南方澳有非常多元的文化資源,比如漁業文化、宗教信仰,甚至近年外籍漁工帶來的東南亞音樂、食物等,發展潛力巨大。

南方澳地方文史工作者廖大慶指出,南方澳文化多元,除了漁業、廟宇,近年的東南亞漁工也帶來豐富的文化。 記者陳敬丰/攝影
南方澳地方文史工作者廖大慶指出,南方澳文化多元,除了漁業、廟宇,近年的東南亞漁工也帶來豐富的文化。 記者陳敬丰/攝影

廖大慶回憶,今年是建港百年,許多慶祝活動接踵舉行,然而卻頗有「各唱各調」、難以串連的問題,半年前由蘇漁理事長蔡源龍任主任委員,與地方人士開始籌畫組建南方澳文化產發展協會,旨在整合漁港各地的文化資源,「就像是南方澳的文化部」。

廖大慶指出,具體作法比如培訓在地導覽員,與旅宿業者合作,推出南方澳文化導覽遊程,讓觀光客不再只是走馬觀花、買完海產就走;將各地方工作者撰寫的文章、拍攝的影片相片集結出版,並定期舉辦藝文活動,「趁著產業還在,讓產業文化化」,創造商機也能吸引年輕人返鄉。

南方澳文化產業協會經過半年籌備,9月7日正式成立,邀請縣長林姿妙、前代理縣長陳金德、蘇澳鎮長李明哲等人出席。林姿妙表示,文化是宜蘭的根,縣府會全力支持相關產業發展。

南方澳文化產業協會今天成立,相關人士與會員出席。 記者陳敬丰/攝影
南方澳文化產業協會今天成立,相關人士與會員出席。 記者陳敬丰/攝影

蘇澳區漁會理事長蔡源龍約半年前組建籌備委員會,9月7日協會正式成立,將事務交接給協會新任理事長。 記者陳敬丰/攝影
蘇澳區漁會理事長蔡源龍約半年前組建籌備委員會,9月7日協會正式成立,將事務交接給協會新任理事長。 記者陳敬丰/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AI犧牲戰?各國競相提供資料中心優惠 科技巨頭大興土木卻不必負責

AI犧牲戰?各國競相提供資料中心優惠 科技巨頭大興土木卻不必負責

「鐙鋒氫科技」用二十年淬鍊的氫能夢!宏碁龍騰微笑獎見證台灣新創踏上永續征途

「鐙鋒氫科技」用二十年淬鍊的氫能夢!宏碁龍騰微笑獎見證台灣新創踏上永續征途

AI醫療潛力股!「神瑞人工智慧」將人工智慧導入醫學分析 勇奪宏碁龍騰微笑獎國際組首獎

AI醫療潛力股!「神瑞人工智慧」將人工智慧導入醫學分析 勇奪宏碁龍騰微笑獎國際組首獎

英國開始種水稻了?全球暖化讓歐洲種稻區往北移 開啟農業轉型之路

英國開始種水稻了?全球暖化讓歐洲種稻區往北移 開啟農業轉型之路

最新文章

【專欄投稿】農業M型化...大農靠資本、小農靠家庭 誰來解救卡在中間的「中農」?

【專欄投稿】農業M型化...大農靠資本、小農靠家庭 誰來解救卡在中間的「中農」?

獵奇或反思?以悲劇為核心 「黑暗旅遊」版圖逐漸擴大

獵奇或反思?以悲劇為核心 「黑暗旅遊」版圖逐漸擴大

亞太黑暗旅遊崛起!從戰爭到天災 創傷歷史下的「記憶空間」皆成熱門景點

亞太黑暗旅遊崛起!從戰爭到天災 創傷歷史下的「記憶空間」皆成熱門景點

【從承諾到共好】每個人都是局內人 富邦人壽深耕保險教育實踐普惠金融

【從承諾到共好】每個人都是局內人 富邦人壽深耕保險教育實踐普惠金融

墾丁想變「台灣奈良」?梅花鹿生態旅遊 有可能成為觀光逆轉的關鍵嗎?

墾丁想變「台灣奈良」?梅花鹿生態旅遊 有可能成為觀光逆轉的關鍵嗎?

從舌尖到衣角品味美好 優織隆攜手成真咖啡啜飲循環新日常

從舌尖到衣角品味美好 優織隆攜手成真咖啡啜飲循環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