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圈活動】百年匠心展,萬華老商號重聚剝皮寮

持續挖掘在地人文產業歷史的剝皮寮歷史街區,2020年推出《百年匠心》特展後,獲得許多迴響;2021年持續探索匠人們的故事,邀請作家林立青訪問13間百年老行業與場域,推出《百年匠心重拾萬華時光》特展,10月7日起開幕,百年店家的主人述說產業故事,百餘年來、代代相傳的產業與記憶,讓老店關關難過關關過、創新求變延續傳承。

開幕現場百年匠人們熱情到場支持!已傳承七代的龍山佛具老闆李子勇開心分享:「很高興剝皮寮有這個展覽,讓大家認識佛具的歷史,傳承到七代一定隨著時代去變化,才能流傳下來。」兩喜號第四代老闆陳輿安說道:「今年相信萬華的店家都感觸良多,不過只有抱著不斷創新的態度,才能迎接傳承的未來。」

負責採訪店家的作家林立青以精彩生動的解說導覽揭開序幕,他表示:「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百年店家在面對不同的改朝換代,看到當地的庶民生活、產業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現在再不做就會淡忘,因此更必須記錄下來,萬華的歷史很有意義跟價值。」百年店家的堅持與用心,不僅代代相傳也深植人心。

負責《百年匠心特展》採訪店家的特展作家林立青以精彩生動的解說導覽揭開序幕。
負責《百年匠心特展》採訪店家的特展作家林立青以精彩生動的解說導覽揭開序幕。

《百年匠心重拾萬華時光》特展,10月7日起開展,開幕現場百年匠人們熱情到場支持,述說百年的產業故事!
《百年匠心重拾萬華時光》特展,10月7日起開展,開幕現場百年匠人們熱情到場支持,述說百年的產業故事!

剝皮寮總監葉益青指出:「很開心的是疫情終於趨緩,萬華的特色百年店家很多,《百年匠心》最大的特色就是一直不斷在長大的展覽,剝皮寮正是一個很好的介紹平台,不管是藝術還是文化,都歡迎來剝皮寮看看。」與剝皮寮緊密相連的老松國小的校長林明助感動分享:「因為疫情讓我們學習到很多,我們一起團結,凝聚在地的心,帶著萬華的美好再努力一起出發!」剝皮寮歷史街區特別推薦訪客,逛完展間內的《百年匠心》特展後,馬上就能抵達在地的百年老店與場域,去體驗、去品嘗各種時間淬鍊下的匠心手藝,自己和百年匠人對話!

《百年匠心特展》開幕前導暖身活動「萬華100照」,邀請關心喜歡萬華的朋友,分享美食店家與記憶,大家走過平常再日常不過的街道時,能好好紀錄下屬於萬華傳承的故事與歷史痕跡,在10月7日開幕時直播抽獎,抽出10位朋友來好好吃萬華!

《百年匠心特展》開幕前導暖身活動「萬華100照」,在10月7日開幕時直播抽獎,抽出10位朋友來好好吃萬華!
《百年匠心特展》開幕前導暖身活動「萬華100照」,在10月7日開幕時直播抽獎,抽出10位朋友來好好吃萬華!

從艋舺的生活場域剝皮寮出發,回顧「太陽製本所」、「秀英茶室」等記憶,一路往北萬華而上,沿途看見「艋舺長老教會」的轉變與百年指標建築「西門紅樓」,重現鮮活的常民景況。來萬華廟宇參拜,許多經典美食也擁有百年歷史,曾經都是在「龍山商場」中的百年美食店家「兩喜號」魷魚羹、「龍城號」麵店、「川業肉圓」(原萬華新竹肉圓)及「龍都冰菓專業家」冰品,是舌尖上的記憶;來到「台北第一街」貴陽街上,艋舺首間茶莊「福大同茶莊」,有著圓滑甘醇的經典好茶,配上過去供總督品嚐的「台北堂摩納卡餅舖」的日式甜點最中餅,流傳百年記憶中的美味,都是值得細細品味的萬華滋味。

《百年匠心重拾萬華時光》10月7日起開幕,推薦民眾逛完特展後,馬上就能抵達在地的百年老店與場域,去體驗、去品嘗各種時間淬鍊下的匠心手藝! 圖/剝皮寮歷史街區提供
《百年匠心重拾萬華時光》10月7日起開幕,推薦民眾逛完特展後,馬上就能抵達在地的百年老店與場域,去體驗、去品嘗各種時間淬鍊下的匠心手藝! 圖/剝皮寮歷史街區提供

美食背後有著以細緻手工出名的「富山蒸籠」,五代傳承,被餐廳、飯店指名訂製的深厚技藝。跟萬華廟宇關係深厚的「老明玉香舖」與「龍山佛具店」秉持保有台灣傳統儀式信仰的信念,而「德安青草店」在醫療資源缺乏的時代,見證了不一樣的台灣醫療曾經。

匠人對遵循技藝的堅持,或勇於創新的挑戰精神,都體現百年店家風貌,傳達艋舺多元、包容的生活意象。來到剝皮寮走入《百年匠心 重拾萬華時光》特展,穿梭百年時空,探索艋舺深厚悠遠的匠心故事!

2021《百年匠心 重拾萬華時光》特展

展覽開幕|2021.10.07(四)10:30-11:00

展覽時間|2021.10.07起 每周二到周日 09:00-18:00

展覽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展間29、31號(萬華區康定路173巷)

詳細資訊|http://r.ad-hub.net/WHd3r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最新文章

墾丁想變「台灣奈良」?梅花鹿生態旅遊 有可能成為觀光逆轉的關鍵嗎?

墾丁想變「台灣奈良」?梅花鹿生態旅遊 有可能成為觀光逆轉的關鍵嗎?

從舌尖到衣角品味美好 優織隆攜手成真咖啡啜飲循環新日常

從舌尖到衣角品味美好 優織隆攜手成真咖啡啜飲循環新日常

北漂族溢出的鄉愁!3位彰化青年假日返鄉、親手修復60年代老宅 賣書也賣情懷

北漂族溢出的鄉愁!3位彰化青年假日返鄉、親手修復60年代老宅 賣書也賣情懷

【專欄投稿】不是不會說而是沒人聽!農民的「語言權」由誰定義?

【專欄投稿】不是不會說而是沒人聽!農民的「語言權」由誰定義?

7隻稀有「東方白鸛」飛來!彰化大城鄉重啟生機 擬打造東方送子鳥農產品牌

7隻稀有「東方白鸛」飛來!彰化大城鄉重啟生機 擬打造東方送子鳥農產品牌

【專欄投稿】讓不熟悉農業的人也買單!從「梓感農村文化節」看見農業轉型的新商模

【專欄投稿】讓不熟悉農業的人也買單!從「梓感農村文化節」看見農業轉型的新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