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照亮老地方-南門露天大戲院,古蹟裡看老國片

露天大戲院是近年來少見的戶外電影放映會。
露天大戲院是近年來少見的戶外電影放映會。

2019年歲末,「南門露天大戲院」開始搬演老電影,首場播映半世紀前在安平取景的《回來安平港》,一百八十個座位座無虛席,沒位置的觀眾倚著城牆,照樣看得津津有味!年長者找回懷舊滋味,年輕人領略戶外看電影趣味;迎著徐徐晚風,置身古蹟看電影,如此這般的臺南人文風景,簡直羨煞人!

何來「南門露天大戲院」?構想自然不是憑空而來,選在這座古蹟區播映經典修復電影,得從南門電影書院的故事開始說起。

從「臺南放送局」到「中廣臺南臺」

位於南門公園內的臺南電影書院,前身是日治時期的臺南放送局。
位於南門公園內的臺南電影書院,前身是日治時期的臺南放送局。

上圖為電影書院入口處的電影海報牆,是天主教馬利諾教會紀寒竹神父的捐贈的珍藏。下圖為書院內陳列關於電影的資料文物。
上圖為電影書院入口處的電影海報牆,是天主教馬利諾教會紀寒竹神父的捐贈的珍藏。下圖為書院內陳列關於電影的資料文物。

南門電影書院前身是日治時期、1932年落成的「臺南放送局」,當時,若欲收聽廣播,須向放送協會提出收音機登記並繳交月費;1945年,國民政府正式接收,由中國廣播公司接管,1949年政府播遷來臺,開始對海外開播,名為「自由中國之聲」;1968年,中廣於此成立中廣臺南臺,1997年中廣臺南臺遷出大南門公園。

回望這棟建築物從臺南放送局到成為中廣臺南臺,走過65年歲月,一直扮演對外「發聲」的據點,於是,當2001年7月,臺南市政府將其指定為市定古蹟,並於2010年1月進行古蹟修復,同時也已擬定她的未來定位:從影視文化出發!

「電影友善之都」根據地—南門電影書院

2011年5月13日,臺南市政府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簽訂合作意向書,共同推動臺南市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希冀將臺南打造成為電影友善之都,市府將整棟建築委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成立「南門電影書院」,書院目的為辦理影視推廣教育、電影協拍、資訊查詢、電影放映等。

南門電影書院設立本質以影像為出發點,但該如何讓民眾親近這座館舍呢?臺南市文化局與臺南藝術大學共同絞盡腦汁,決定從最能跟民眾拉近距離的電影起步。

古蹟裡 月光下 重溫往日看電影的記憶

「南門露天大戲院」將緊鄰的大南門城規畫成露天看電影場域,彌補南門書院建築物空間小,僅可容納二十四個座位不利播映電影的限制,盼召喚更多人一窺南門電影書院,為期一年十場的臺灣經典修復影片播映計畫,選擇的電影皆為國家電影中心及南藝大所修復經典老片,這項計畫同時也獲得文化部補助經費添購播映設備,提升戶外觀賞電影的品質,此番重現風華,已屬難得,更難得的是,一律開放民眾免費入場。

經典電影「空山靈雨」劇照。
經典電影「空山靈雨」劇照。

經典電影「颱風」劇照。
經典電影「颱風」劇照。

在去年2019年11月底首登場的是以臺南為背景的《回來安平港》,當天吸引許多民眾到場欣賞,齊聚月光下、城牆邊看電影;教人驚喜的是,觀眾年齡從二三十歲的年輕世代橫跨到七八十歲的爺奶,讓鮮少進戲院看電影的長輩們,重溫往日看電影的記憶;而南門露天大戲院的經典國片將會一路放映到2020年下半年,陸續登場的有被香港電影金像獎選為華語電影百強之一的《空山靈雨》、1960年代由「台灣藝術電影之父」潘壘導演的台語片《颱風》與影視雙棲辛奇導演的《地獄新娘》,還有天王級臺語巨星文夏與文夏四姊妹主演的《再見台北》等影片,歡迎大家在周六的夜晚,前來感受露天戲院魅力!!到「南門露天大戲院」臉書看更多訊息。

露天大戲院「轉動的聲音」。
露天大戲院「轉動的聲音」。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巧克力太貴就吃軟糖?氣候變遷推高可可價格 小熊軟糖銷量反逆勢成長14%

巧克力太貴就吃軟糖?氣候變遷推高可可價格 小熊軟糖銷量反逆勢成長14%

「樹」業有專攻!峭壁300公斤櫸木搖搖易墜 專業「攀樹師」挑戰不可能任務

「樹」業有專攻!峭壁300公斤櫸木搖搖易墜 專業「攀樹師」挑戰不可能任務

解禁核能!世界銀行將資助核電廠延役、開發SMR 提振全球核能產業

解禁核能!世界銀行將資助核電廠延役、開發SMR 提振全球核能產業

全台唯一!中和動物之家屋頂鋪滿太陽能 犬舍隔熱、降溫還能賺飼料錢

全台唯一!中和動物之家屋頂鋪滿太陽能 犬舍隔熱、降溫還能賺飼料錢

最新文章

台北市保留農業有必要嗎?找回屬於城市風土的酸甜滋味與土地記憶

台北市保留農業有必要嗎?找回屬於城市風土的酸甜滋味與土地記憶

痛失2頭明星海牛!彰化芳苑海牛接連病逝 衝擊無形文化資產保存

痛失2頭明星海牛!彰化芳苑海牛接連病逝 衝擊無形文化資產保存

從荒廢走到米其林餐桌!職人復曬嘉義百年鹽田 再創「台灣海鹽」文化滋味

從荒廢走到米其林餐桌!職人復曬嘉義百年鹽田 再創「台灣海鹽」文化滋味

苦盡柑來遇見你!曾經輝煌的「北投草山柑」起起落落復育之路

苦盡柑來遇見你!曾經輝煌的「北投草山柑」起起落落復育之路

比瑠公圳還早!溫州街「霧裡薛圳」被列為市定古蹟 守護台北農地記憶

比瑠公圳還早!溫州街「霧裡薛圳」被列為市定古蹟 守護台北農地記憶

用「社會學」耕田?李法憲在高雄梓官打造生態農業、文化節翻轉農村困境

用「社會學」耕田?李法憲在高雄梓官打造生態農業、文化節翻轉農村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