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豐銀「T+2延後交易」與各界聯合打詐
詐騙手法層出不窮,為強化民眾防詐意識,聯合線上於20日舉辦「撕開詐團真相全民攜手拆詐彈」論壇,邀請產官學各界領袖齊聚分享打詐經驗,揭開詐團真相。兆豐金控暨兆豐銀行董事長董瑞斌提到,銀行端會從源頭就幫客戶過濾可疑資訊,並且啟動AI偵測帳戶異常變動,同時銀行臨櫃也規劃關懷警檢勸阻。他呼籲,打詐需要聯合各界力量,全民一起防詐。
根據統計,去年2024年詐騙造成財損高達502億元。金融界代表、兆豐銀行董事長董瑞斌針對「防制金融詐騙之多方位守護策略」表示,近年兆豐銀行採取的反詐措施包括:禁止對非實名制登錄之社群媒體投放廣告資源、組成Fin+Tech金融科技防詐小組、從「First Mile + Last Mile」策略轉型為「First Meter + Last Meter」策略。另,銀行公會成立防範金融詐騙委員會,整合各家銀行打詐人力與資源,配合金管會、檢警機關及科技業、電信業之大力支持,共同解決民眾面臨之詐騙難題。
源頭過濾訊息、T+2延後交易防堵詐騙
兆豐銀行董事長董瑞斌提到:「為了多方位打擊詐騙,兆豐也跟電信業者合作,藉由阻擋手機資訊,不讓假投資機會、假交友、假訊息進入手機,把所有可能有害的訊息都過濾掉,讓客戶不會受騙上當。」除了從源頭過濾訊息,也結合最新科技打詐,使用AI工具協助客戶識詐,同時AI也能偵測帳戶異常變動。
另外,兆豐銀行推出「T+2延後交易猶豫期」,經客戶同意合作簽訂信任合約,特別抓出「絕對信任的帳戶」,除了匯款給絕對信任帳戶之外,都會將匯款保留兩天,給客戶判斷與求助的機會,之後錢再轉出去,兩天內還可取消匯款作業。
跨界協力守護高齡 謹慎理性多方阻詐
超高齡社會,如何透過跨界協作提升高齡者識詐能力?兆豐銀行董事長董瑞斌建議,一般來說要避免高齡者受騙上當需要全方位協助,因為高齡者資訊判斷較不容易,藉由家人親友、政府單位、社福組織等各種方法、耐心溝通,其中年長者彼此之間互相提醒較能說服。
兆豐銀行董事長董瑞斌最後也補充,根據數位發展部發布近期常見的「詐騙關鍵字」供民眾參考,像是:「融資貸款」、「加倍券」、「免費」等等。提醒民眾,詐騙手法日新月異,務必保持謹慎理性,多方驗證,確保自身財物與個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