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唐鳳:數位時代,傳統媒體何去何從?

聯合報《倡議+》。 記者蘇健忠/攝影
聯合報《倡議+》。 記者蘇健忠/攝影
無貧窮

數位時代帶來了傳統媒體運作的困難、能量的消逝,當大環境自媒體風起雲湧、沒有查證的新聞流量反而大,傳統媒體要如何找到新的創作能量?

Skills for U執行長黃偉翔

我自己是用媒體來耕耘技職或者是技能相關的轉譯角色,因此想請問政委,政委覺得傳統媒體要扮演什麼角色?愈數位,傳統媒體愈要思考這件事。

唐鳳

以前的媒體佔據話語權高位,尤其還沒有完全開放黨禁、報禁的那個年代,不管是廣播、電視或者報紙,都擁有非常大的話語權,議題設定靠媒體做,因為也沒有別的議題設定者,在這過程中,大家學到的是,媒體要負擔社會責任、要平衡報導、必須負起查證義務等等。

現在最大的差別是自媒體--任何人都可以是媒體,成本大幅下降。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有時不要盡查證責任,或者不做平衡報導,流量反而會更大。大家覺得媒體真實碎片化等問題,很多是這個大環境造成的。

我具體的建議是,這跟我們做「開放政府」很像,當政府還是用威信做事,信任會喪失,民間組織者就會取代政府的功能,但是又不一定取代得很完整,政府的主觀成就感就會愈來愈弱,也就是做了非常多的事,但是都只有負面的批評,為什麼呢?因為其實政府離大家的距離,雖然沒有變遠,但是大家彼此間的距離都愈來愈近,所以相形之下,和政府就愈來愈遠。

媒體也是,所謂追求高質量的報導、新聞工作,這件事也就跟開放政府一樣,很可能必須要用參與式的方法來做。第一時間做的,或許並沒有那麼高的質量,但是你可以用彙聚民間能量的方法來做,也就是承認自己不完美,但是如果大家一起來做就會變得更好。

在有維基百科之前,我們講這個概念講了很多年,很少有人聽懂,但是有維基百科之後,就說「像維基百科那樣」就可以了。

維基百科可以當作是大型的自媒體,未來的媒體都可以往那個方向來走,我覺得是不可逆的趨勢。

如果往那個方向來走,可以把這個能量重建回來,不管是正能量或者是負能量,衝突可以造成新的創作。如果不做雙向或多向溝通,而像以前傳統媒體由上而下,那就再也沒有辦法把這個能量找回來了,相信這也是《倡議+》策展的初心之一。

(錄音逐字稿整理:薛雅婷)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作者文章

從獨立記者到組織經營 黃偉翔發揚技能多元價值

從獨立記者到組織經營 黃偉翔發揚技能多元價值

台灣永續報告研究出爐 盤點5大關鍵發現

台灣永續報告研究出爐 盤點5大關鍵發現

TFT/全台教師最年輕學校,從瀕臨廢校到人人想來

TFT/全台教師最年輕學校,從瀕臨廢校到人人想來

TFT/全台教師最年輕學校,從瀕臨廢校到人人想來

TFT/全台教師最年輕學校,從瀕臨廢校到人人想來

最新文章

放學後的溫暖角落-阿里山樂野部落廚房 在地食材守護地方

放學後的溫暖角落-阿里山樂野部落廚房 在地食材守護地方

富邦金控響應聯合國「生物多樣性日」!跑步種樹奔向綠色,共創永續好日子

富邦金控響應聯合國「生物多樣性日」!跑步種樹奔向綠色,共創永續好日子

離岸風電如何促進社區與人才正面發展

離岸風電如何促進社區與人才正面發展

宏碁基金會「龍騰微笑獎」開始徵件 助攻新創企業邁向國際

宏碁基金會「龍騰微笑獎」開始徵件 助攻新創企業邁向國際

ESG永續開局!美德醫療守護全民健康  共創地球美好未來

ESG永續開局!美德醫療守護全民健康 共創地球美好未來

中租羽球隊進軍奧運殿堂 混雙葉李配備受期待

中租羽球隊進軍奧運殿堂 混雙葉李配備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