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活餓死了3歲孩子與單親媽媽之後
被稱為東方設計界奧斯卡獎的《Good Design Award 2018》每年都吸引亞洲大牌設計師投件參賽,今年總共有945家知名企業,包括SONY、YAMAHA、Panasonic等大牌設計師,共計4789個作品,10月底頒出了壓軸的年度設計大獎,但獲獎的都不是這些大師,而是一個和尚。
這個和尚叫松島靖朗,他是奈良安養寺的住持,自2014年1月起推動「寺廟零食俱樂部」行動,宗旨是為了消除貧窮。他起而號召信徒居民,捐零食、水果、日用品等給貧窮的孩子,截至2018年10月,全日本已經有975個寺廟、392個團體參與,他們每個月幫助9000個孩童有零食可吃。
為窮孩子帶來快樂 讓零食不再是奢侈品
行動的背後,起心動念是2013年的一則大阪新聞,一個單親媽媽與孩子活活餓死了。單親媽媽年僅28歲,孩子才3歲。媽媽的遺言是:「對不起,我讓你連飯都吃不飽。」
被視為安居樂業、豐饒富足的日本,竟然出現活活餓死的人,這讓松島靖朗相當震撼,原本以為貧窮很遙遠,沒想到近在咫尺。他開始了解這個社會問題,日本有13.9%的兒童處於貧窮線下,單親母子女的家庭總共123萬人,17歲以下的孩子,每7人就有一人處於貧窮狀態,他們連溫飽都成問題。其中單親媽媽是最明顯的貧窮族群,她們的貧窮造成孩子的困頓。
貧窮女子與貧窮兒童是這幾年日本社會議題的代表字。2015年4月日本政府開始針對生活貧困的人實施自立支援法,民間團體也對貧窮兒童施以援手,因為他們也發現「貧窮世襲」問題,孩子輩若陷入貧窮,孫子輩也會陷入貧窮,整個家族都陷入貧窮的循環地獄中。
全國有7萬多個民間團體組織在奧援。貧窮的背後藏著上百種不同困難,因此不會只有一種解方。送米溫飽的行動有其他法人團體進行,松島成立的零食俱樂部希望零食能為孩子帶來喜悅快樂,因為對這些貧困家庭而言,100日圓的零食就是奢侈品,是孩子童年必須犧牲掉的喜悅。
零食俱樂部專門配送給單親家庭,一個月送一箱蔬菜水果、零食飲料的零食箱。而且零食箱使用的紙箱也採用二手捐贈物,幫忙的志工一邊包裝一邊想像孩子打開箱子開心說:「哇,是零食!」的笑容。
年輕志工參與者眾 人與寺廟關係逆轉
另一方面,松島的號召也解決了寺廟問題,日本的高齡化問題不只是衝擊經濟產業,連寺廟也遭遇相同困境,寺廟內的人手或是信徒也都高齡化,這幾年更傳出「寺廟滅亡」的擔憂,松島透過零食俱樂部,不僅幫助弱勢貧童,也聚集了人氣。寺廟附近居民來擔任志工,幫忙整理零食、運送零食,不是因個人信仰或祈願需求來寺廟求神拜佛,而是為了幫助別人才來寺廟,完全逆轉了人與寺廟之間的關係。
松島靖朗獲獎時,他說日本還有280萬個貧窮兒童需要被幫助,還有很多空間可以努力,最高興的是每次收到感謝信,有一封讓他印象深刻,信中寫說:「很感謝你們送來的零食,但您們給我的和菓子已經夠多了,下次能給我一些洋芋片嗎?」讓他莞爾。
特別的是,松島號召來參與的人,不是寺廟習以為常的志工媽媽或阿姨們,而是許多年輕人,有大學生,還有年輕的媽媽們。更有人自己就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他們明白單親家庭的困頓,現在也投身零食俱樂部幫助他人。
而松島本人,就是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人不能只為自己活 他努力讓富足支援匱乏
幼兒時期父母便離異,小學開始他就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安養寺就是外公外婆家。高中起他便嚮往過「普通人」的生活,因此一心想離開關西,「假如能到東京讀大學,就可以離開奈良、離開安養寺了吧。」
然而在東京讀大學、出社會在IT企業上班後,他才慢慢發現「難道這是我嚮往的普通生活嗎?」網路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自己心中的普通生活究竟是什麼呢?在東京生活13年後,他決定返鄉,回到安養寺。
返鄉看到睽違多年的安養寺裡,每天佛壇上都有信眾供奉的新鮮水果、大量的和菓子,他心想:我就是靠這些慈悲養大的吧。是不是可以回饋給別人呢?
「人活著不是為自己活著,人活著的價值取決於對社會做了什麼貢獻吧。」松島在高中時一度中輟、20歲獨自上東京,不停思考自己的人生是依靠許多人的幫助才有今天,返鄉後他看到寺廟擁有這麼多信眾供奉,而社會角落卻有這麼多匱乏貧窮,因此才決定成立零食俱樂部。
讓寺廟的「有」,來回饋社會的「無」。用慈悲來解決貧困問題,是松島靖朗獲得《Good Design Award 2018》首獎的原因,近日,他也又獲頒環境大臣優秀賞。
養活一個孩子,需要全村落的力量。他曾說:「零食俱樂部一定要持續10年,這樣才能真正支持一個孩子的成長。看見孩子活著平安長大,是我們的責任。」
• 寺廟零食俱樂部網址:https://otera-oyatsu.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