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重返10大死因…時隔14年再入榜 專家點名與職場壓力、詐騙頻傳有關

良好健康與福祉

職場、經濟壓力沉重,加上詐騙案層出不窮,相隔14年,自殺重返國人10大死因排行,去年共4062人,其中25至49歲族群每10萬人口自殺率均創下歷史新高,圖為示意圖。 圖/曾學仁攝影
職場、經濟壓力沉重,加上詐騙案層出不窮,相隔14年,自殺重返國人10大死因排行,去年共4062人,其中25至49歲族群每10萬人口自殺率均創下歷史新高,圖為示意圖。 圖/曾學仁攝影

衛福部公布113年國人10大死因,14年後自殺重返10大死因,排名第10,其中25至49歲等年輕、中壯族群每10萬人標準化死亡率各創下新高。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研判應與職場、經濟等壓力因素有關,近年詐騙案件頻傳,部分被害人自覺人生無望,選擇輕生。

據統計,113年自殺人數達4062人,較112年增加164人,增幅4.2%,每10萬人口17.4人因自殺死亡,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13.4人。進一步分析年齡,0至14歲19人自殺、65歲以上1120人,均較前一年減少。

令人擔憂的是,其他年齡層自殺人數明顯增加,15至24歲族群274人自殺、25至44歲1244人、45至64歲則有1405人自殺身亡,均呈上升。此外,25至49歲等黃金世代自殺死亡率更創紀錄,每10萬人標準化死亡率均為歷史新高。

逾65歲長者輕生人數下降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代理司長鄭淑心表示,自殺問題是許多亞洲國家的巨大挑戰,特別是日、韓、香港、新加坡、澳洲等。我國青中壯世代自殺死亡率持續上升,為此,去年8月推出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截至今年5月,使用人數達5萬4千多人,顯示青壯世代確有心理諮商需求。

65歲以上長者自殺人數下降,鄭淑心指出,與@@@憂鬱症@@@篩檢有關,去年有70萬名65歲以上長者接受憂鬱症篩檢,如有憂鬱傾向即啟動轉介治療,透過藥物及心理輔導、行為治療,降低自殺風險。

對現行自殺防治策略,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呂淑貞認為,仍有待加強,因為不同年齡層有著不同的情緒困擾、自殺風險因子,但目前促進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經費「真的偏低」,政府應該提高經費。

年輕族群易因感情想不開

研究發現,15至24歲年輕族群自殺危險因子為感情受挫、工作適應不良等。中壯年族群自殺人數增加,則與職場、經濟等壓力因素有關;65歲以上族群常因孤獨感、無價值感、或久病不癒不想脫累家人等因素,而選擇輕生。

「詐騙案件眾多,有人被騙後,將房子融資了,最後房子不保了,自殺案件當然有所增加。」呂淑貞說,政府應該積極遏止詐騙案件發生,否則一人被騙,可能整個家庭受到重創。民眾如遭詐騙,務必請熟悉法律的人協助,降低損失。

至於自殺方式,以「採用氣體及蒸氣」自殺人數增加最為明顯,113年較112年增加146人,增幅18.9%,呂淑貞表示,目前實體通路販售木炭,都在外包裝加註警語,店員也會多加提醒,但外送管道多,建議外送人員也能成為「自殺守門人」,注意訂購木炭者的身心狀況。

去年自殺死亡人數攀升。 圖/聯合報
去年自殺死亡人數攀升。 圖/聯合報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你的避難包有什麼?華爾街日報採訪台灣人 有人砸30萬打造「戰備糧倉」

你的避難包有什麼?華爾街日報採訪台灣人 有人砸30萬打造「戰備糧倉」

你還在被「氣候勒索」嗎?其實你的碳足跡已經比祖父母少一半以下

你還在被「氣候勒索」嗎?其實你的碳足跡已經比祖父母少一半以下

史上最貴氣候大會?巴西COP30住宿短缺、房價飆漲數百美元 各國考慮缺席

史上最貴氣候大會?巴西COP30住宿短缺、房價飆漲數百美元 各國考慮缺席

生態平衡新藍圖!聯合國新指定26處生物圈保護區 涵蓋珊瑚、火山與海岸

生態平衡新藍圖!聯合國新指定26處生物圈保護區 涵蓋珊瑚、火山與海岸

最新文章

有罰就有效?未停讓行人罰鍰提高後 台北市開罰件數明顯下降

有罰就有效?未停讓行人罰鍰提高後 台北市開罰件數明顯下降

台灣已成「詐騙之島」...每年被騙502億 韓媒:人均損失是日本的近20倍

台灣已成「詐騙之島」...每年被騙502億 韓媒:人均損失是日本的近20倍

全球氣候訴訟案件突破2000件...彭啓明:破壞環境就是一種罪

全球氣候訴訟案件突破2000件...彭啓明:破壞環境就是一種罪

垃圾若有分 環境就加分!屏東破袋檢查合格率從47%提高到85%

垃圾若有分 環境就加分!屏東破袋檢查合格率從47%提高到85%

彰化破袋稽查滿1周年!垃圾減量16% 資源回收、廚餘量同步增加

彰化破袋稽查滿1周年!垃圾減量16% 資源回收、廚餘量同步增加

漁電共生是假象?台灣近7成案場根本無養殖事實 淪「假養殖真種電」

漁電共生是假象?台灣近7成案場根本無養殖事實 淪「假養殖真種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