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霸凌現狀:仍有10.2%學生曾遭校園霸凌 受害者失眠率飆升至30.1%

良好健康與福祉

根據兒福聯盟去年調查發現,霸凌中以言語霸凌(64.9%)最為普遍,有30.1%學生因霸凌失眠或睡不好,恐產生睡眠障礙,比例較2023年的19.5%大幅增加。示意圖。 圖/本報資料照片
根據兒福聯盟去年調查發現,霸凌中以言語霸凌(64.9%)最為普遍,有30.1%學生因霸凌失眠或睡不好,恐產生睡眠障礙,比例較2023年的19.5%大幅增加。示意圖。 圖/本報資料照片

霸凌事件造成學生身心傷害到成人因霸凌引發的憾事,是全社會共同面臨的挑戰。根據兒福聯盟去年調查發現,霸凌中以言語霸凌(64.9%)最為普遍,有30.1%學生因霸凌失眠或睡不好,恐產生睡眠障礙,較2023年的19.5%大幅增加。

閱讀更多:小心養出沒有同理心的「小霸王」!家長必修的霸凌防治課

兒盟於2024年底對全台1萬6000多名國、高中生進行網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校園霸凌發生率與前年相比下降至10.2%,以言語霸凌64.9%最高,關係霸凌24.5%居次,雖然霸凌狀況有減緩趨勢,值得關注的是,受霸凌影響的學生,睡眠問題比率由19.5%大幅增至30.1%,近1/4受害學生更曾產生自殘意圖。

至於什麼樣的孩子容易霸凌或是被霸凌?數據指出,童年創傷經驗是校園霸凌的重要風險因子之一,約4.9%的國高中生經歷過4項以上創傷,例如父母離異或過世、遭受言語暴力或身體虐待甚至性侵害等,這些學生無論在霸凌他人或被霸凌的比率上,均遠高於創傷經驗較少者。

調查顯示,近1年內有10.2%的國高中生曾遭遇校園霸凌,雖然比2023年15.1%下降,問題依然不容忽視。值得注意的是,國高中生為台灣校園霸凌的嚴重程度打出4.9的平均分數,但有12.8%的學生給到最嚴重的滿分10分,認為台灣的校園霸凌仍然非常嚴重。兒盟分析,霸凌發生率的下降得益於校園教育與社會重視的提升,但仍有約1成學生深陷霸凌困境,迫切需要師長的介入與支持。

調查也指出,校園霸凌對學生的心理創傷深遠且多面,其中超過半數(53.1%)感到被孤立,接近一半(48.6%)自尊心受損,另有44.8%感到無助;而有過霸凌經驗的學生,有22.5%曾有意圖自殘或自殺,凸顯校園霸凌對心理健康的嚴重影響,亟需各界關注。

調查也有令人鼓舞的發現,兒盟觀察,校園「創傷知情」的環境與資源,是有效降低霸凌發生率及負面影響的重要保護因子,創傷知情環境是指各種場域針對受創者提供友善、安全且支持的互動與空間氛圍,在創傷知情環境分數較高的校園,學生被霸凌的比率僅6.6%,相較環境分數較低的校園的24.3%,足足相差近4倍;校園創傷知情資源的充足程度也顯著影響霸凌發生率,分數較高的校園被霸凌比率為9.6%,遠低於資源匱乏校園的25.4%。

兒盟呼籲,面對校園霸凌問題,政府應持續強化輔導精神,將創傷知情理念落實於校園。此外,教師應提升對歧視、霸凌議題敏感度,政府也應密切觀察新通過的「學生輔導法」,是否有確實為受創學生提供持續且專業的心理支持與復原資源,才能營造健康友善的校園環境。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工藝有意思!KIRIN「探索工藝Bar」 邀你一起探店、手作,玩出新意思!

工藝有意思!KIRIN「探索工藝Bar」 邀你一起探店、手作,玩出新意思!

呼應COP30 從氣候到健康 味全用「食」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永續行動

呼應COP30 從氣候到健康 味全用「食」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永續行動

氣候合作蒙陰影...多位主要汙染來源國領袖缺席本屆COP30

氣候合作蒙陰影...多位主要汙染來源國領袖缺席本屆COP30

全球最適合騎單車的城市竟不在荷蘭!出乎意料美國城市包辦前3名

全球最適合騎單車的城市竟不在荷蘭!出乎意料美國城市包辦前3名

最新文章

全球最適合騎單車的城市竟不在荷蘭!出乎意料美國城市包辦前3名

全球最適合騎單車的城市竟不在荷蘭!出乎意料美國城市包辦前3名

環保葬漸漸成主流?葬件數近10年增3.3倍 超過9成首選公墓內樹葬

環保葬漸漸成主流?葬件數近10年增3.3倍 超過9成首選公墓內樹葬

致命殺手!德里連7年全球空汙最嚴重 每7個死亡案例就有1例相關

致命殺手!德里連7年全球空汙最嚴重 每7個死亡案例就有1例相關

路透評論:台灣燃氣發電占比創新高 阻礙亞洲與全球潔淨能源趨勢

路透評論:台灣燃氣發電占比創新高 阻礙亞洲與全球潔淨能源趨勢

大腦反應大不同?研究:男性更易沉迷電玩、女性更易社群成癮

大腦反應大不同?研究:男性更易沉迷電玩、女性更易社群成癮

闢謠!烏山頭水庫浮力光電「使用清水清洗」 清潔劑濃度遠低法定標準

闢謠!烏山頭水庫浮力光電「使用清水清洗」 清潔劑濃度遠低法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