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信用計算方法遭質疑 研究:一項護林專案過於寬鬆

氣候行動

6月13日發表的新研究指出,一項護林專案採取的碳信用計算方法存在缺陷,再次引發人們對碳信用功效的擔憂。情境示意圖。 圖/Ingimage
6月13日發表的新研究指出,一項護林專案採取的碳信用計算方法存在缺陷,再次引發人們對碳信用功效的擔憂。情境示意圖。 圖/Ingimage

6月13日發表的新研究指出,一項護林專案採取的碳信用計算方法存在缺陷,再次引發人們對碳信用功效的擔憂。航空公司等帶來污染的行業,利用購買碳信用抵銷他們的溫室氣體排放。

法新社報導,這項研究的重點是一種具爭議性的碳信用(carbon credit,即碳權),它是由保護森林免於未來發生毀林情形的專案產生。

根據這項專案,企業每購買1單位用以保護森林的碳信用,就能防止1公噸碳被排放到大氣中。

這項發表於「全球環境變遷」(GlobalEnvironmental Change)期刊、經同儕審查的研究探討了衡量碳信用的方式。研究發現,每減少一公噸二氧化碳就獲得一單位碳信用的計算基準缺乏細節和準確性,而且範圍過於寬鬆。

這導致有利Redd+專案的碳信用被「過度發放」。Redd+係指「減少開發中國家毀林與森林退化所造成排放」(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and forest degrad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再加上森林復育和永續管理的概念。

這些專案已產生4億3600萬碳信用,約占自2000年代初期以來全球發放的20億碳信用額中的1/5。

兩名研究作者威斯特(Thales West)和海雅(Barbara Haya)還參與了近期幾項減損碳信用可信度的研究,特別是美國碳權認證機構Verra發放的碳信用。這個組織已認證近2/3的現有碳信用。

研究人員在最新研究中進一步稱,Verra的4種方法學採用的標準過於模糊,無法計算若沒有碳信用資助的保護計畫將發生的毀林情況,但這是計算因為專案而未釋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量的關鍵數據。

根據研究,Verra的方法學靠的是「過分簡化的預測」,這些預測基於「過去10年間觀察到的毀林趨勢或平均值,但忽略在專案進行期間,已知會影響毀林情形的政治或經濟環境變化」。

研究人員建議,應將受保護區域與未得到資助的相似區域進行比較,以確認專案是否確實防止毀林。

面對批評,Verra近幾個月宣布,將用新的方法取代先前4種方法。新方法迄今已應用於5個開發中的專案,但現階段還未產生碳信用。

不過與此同時,透過舊方法學產生的碳信用有超過一半已被企業用於銷售「碳中和」的航班、洗髮精和咖啡。

儘管研究已證明其效益被過度誇大,其餘碳信用仍在市場上流通且可被使用。

研究作者海雅指出,新方法的基礎仍存在缺陷。海雅告訴法新社:「這些改進可能只會減少過度發放的額度,且仍然為過度發放留下很大的空間。」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全球甲烷減量不如預期...專家示警:台灣身為進口國必須有所作為

全球甲烷減量不如預期...專家示警:台灣身為進口國必須有所作為

蘭花外銷市場受挫...川普加徵20%關稅衝擊 蝴蝶蘭對美外產值減2億

蘭花外銷市場受挫...川普加徵20%關稅衝擊 蝴蝶蘭對美外產值減2億

蘋果挑戰不可能!3D列印Apple Watch錶殼 實現航太級鈦金屬量產、省下大量材料

蘋果挑戰不可能!3D列印Apple Watch錶殼 實現航太級鈦金屬量產、省下大量材料

全球援助體系受重創...歐美同步砍資金 預估2030年前多2260萬人死亡

全球援助體系受重創...歐美同步砍資金 預估2030年前多2260萬人死亡

最新文章

全球援助體系受重創...歐美同步砍資金 預估2030年前多2260萬人死亡

全球援助體系受重創...歐美同步砍資金 預估2030年前多2260萬人死亡

搶辦明年COP?土耳其與澳洲互不相讓 主辦權目前陷入僵局

搶辦明年COP?土耳其與澳洲互不相讓 主辦權目前陷入僵局

COP30第2周進度卡關...4大關鍵議題陷僵局 但主席有信心將準時閉幕

COP30第2周進度卡關...4大關鍵議題陷僵局 但主席有信心將準時閉幕

越南歷史洪災 唯有一大樓獨自乾燥?日本建築用精密設計躲過一片汪洋

越南歷史洪災 唯有一大樓獨自乾燥?日本建築用精密設計躲過一片汪洋

澳洲保守派轉向...自由黨宣布棄守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優先考量能源價格

澳洲保守派轉向...自由黨宣布棄守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優先考量能源價格

風水輪流轉?發展綠能不再是富國專利 新興國家反成減碳主角

風水輪流轉?發展綠能不再是富國專利 新興國家反成減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