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溝蓋仍是菸灰缸...環境部推熄菸桶大家不買單 亂丟菸蒂取締量不減反增
菸蒂對生態威脅不亞於塑膠垃圾,環境部長彭啓明去年上任即宣告要推「全國菸蒂不落地」,然而該政策上路年餘,但許多水溝蓋仍擺脫不了菸灰缸命運,菸蒂去年更擠進海廢前3名,不減反增。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說,菸蒂不落地政策不該停留在末端的檢舉與取締。
市售菸品高達99%使用濾嘴捲菸,濾嘴中約有1.2萬根醋酸纖維,在環境裡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分解。殘留的菸草含有4000種以上化學物質,如尼古丁、砷、鉛等,釋放出的化學混合物含有毒和致癌物質,除了對人體健康有害,溶出進入土壤、水域、海洋,對環境都是嚴重危害。
彭啓明去年6月攜手文化部長李遠,宣示推動全國菸蒂不落地方案,環境部還訂定設置菸蒂盒推動指引,去年7月至今年6月,全國就設置了1萬1593處熄菸桶。
不過根據環境部統計,去年全國民眾亂丟菸蒂稽查案件為3萬3967件,1至4月為1萬1783件;今年同期全國民眾亂丟菸蒂稽查案件為1萬2743件,推估今年度稽查案件可達3萬8202件,比去年多4000多件。
不僅亂丟菸蒂稽查案件逐年增加,記者於多個熄菸桶點位直擊,發現地板、水溝蓋仍是吸菸者最大菸灰缸,甚至熄菸桶就在前方,癮君子多走幾步都不願意。據國際淨灘行動(ICC)調查,去年國內海廢排名,菸蒂由第4名上升為第3名,顯見「菸蒂不落地」政策未發揮預期成果。
林清麗指出,菸蒂不落地政策不應只停留在末端的檢舉與取締,需結合環境與衛生跨部會合作。以澳洲為例,過去20年,幾乎年年調漲菸稅,目前1包香菸價格約台幣1500元;相較之下,台灣香菸每包平均約110元,認為應調高至300元,才能有效迫使老菸槍戒菸或減少菸量,並防止年輕人因價格低廉而開始吸菸。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長顏旭明表示,去年至今,各地環保單位辦理了345場撿菸蒂相關活動,數量超過4100公斤,約為2422萬根菸蒂,但和每年流落環境的90億根菸蒂相比實在杯水車薪。
許多菸蒂從排水溝經下水道流到沙灘和海洋,他坦言,撿菸蒂只是治標,民眾隨手丟菸蒂的習慣沒改變,菸蒂要做到真正不落地,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